曾国藩发迹史(你觉得晚清四大中兴之臣谁的贡献最大)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曾国藩发迹史,你觉得晚清四大中兴之臣谁的贡献最大?

“晚晴四大名臣”,又称“中兴四大名臣”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有人将他们说成满清的走狗,有人说他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忠臣能臣所为。

做人要学曾国藩

曾国藩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编练湘军而发迹,攻灭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手握十万重兵,而当时的八旗军早已失去战斗力,绿营也腐朽不堪,属下多劝曾国藩自立,可曾国藩主动将湘军裁撤至两万人,自废武功,也因此得到了朝廷的信任。

说到曾国藩的贡献,恐怕就是湘军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晚晴的政治格局,湘军涌现了许多晚晴举足轻重的人物。

作为这股新兴力量的领军人物,曾国藩能屹立政坛始终不倒,确实有其独特的处事原则。

李鸿章恐怕是晚晴政坛最具重量级的人物

李鸿章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因为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也被骂为卖国贼,对他的评价始终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按照当时的情况,想要维护大清的统治,李鸿章所作所为无可厚非,李鸿章之所以背负“卖国贼”的骂名,其实完全是替清政府背锅。如果没有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大清这条破船可能早就沉了,难怪慈禧会称李鸿章为“再造玄黄”之人。

左宗棠标榜历史的中华民族英雄

左宗棠的功绩无需多说,“抬棺出征”身先士卒,收复新疆,维护了祖国统一,单就这一点,左宗棠就足以标榜为民族英雄,被历史铭记。

晚晴实业第一人

张之洞一生兴办教育,创办实业,编练新军,抵御外敌。

中法战争期间,担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坐镇前线,统筹调度指挥,是清军能够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最大功臣。

另外张之洞也是晚清兴办实业第一人,在他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开矿,办厂,大兴实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要说贡献最大,恐怕还是曾国藩,“晚晴四大名臣”除了张之洞以外皆出自湘军,他们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满清能够延续统治的关键人物。

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娶了黄家丫鬟?

陶澍娶妻时,还只是个穷书生。结婚时,老丈人后悔了,偷偷用丫环替换了新娘。新婚当晚,新娘就把来龙去脉,全告诉了陶澍。此后,陶澍扶摇直上,岳家却穷困潦倒。

陶澍,字子霖,是清朝嘉庆年间进士,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

他的一生,共有7房妻妾,其中和正妻黄氏的婚姻,最为人熟知。

婢女替嫁

陶澍是湖南安化县陶家湾人,父亲陶必铨是个普通的教书先生,收入很微薄。

当年,陶必铨“逢考不过”,次次名落孙山,便把科举的心愿都寄托在了儿子陶澍身上。

等到陶澍长大了,父亲便为他聘了同乡黄家的女儿。

黄家虽然算不上家财万贯,但比陶家,还是强了很多。

在黄老爷看来,陶澍会读书,聪明,只是家里穷一点,两家一结合,说不定未来就高中了。

只是,黄老爷没想到,富翁吴老爷也看上了自家姑娘,想聘去给儿子当续弦。

一边,是风险投资,万一陶澍高中,就一本万利;另一边,是家财万贯的富裕,唾手可得。

吴老爷拿巨额财产,直接拍在黄老爷面前,一下子,就让黄老爷心动了。

只是,陶黄两家已经订婚,此时退婚,不仅落人口舌,还可能招惹官司。

最重要的,是黄夫人坚决不同意。

最终,黄老爷决定让女儿自己拿主意。

而黄小姐呢,仔细想了想,觉得跟着穷书生没前途,便请父亲做主,反正自己宁死不嫁穷书生。

就在黄家闹得鸡飞狗跳之际,黄小姐身边的丫鬟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替小姐嫁人。

黄老爷一想,这真是个好主意,立刻认了丫鬟当义女,取名黄德芬。

陶澍并没有见过黄小姐,敲锣打鼓把丫鬟迎进了门。

好在,这个丫鬟是个厚道人,在新婚之夜,她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告诉了陶澍。

陶澍的反应

得知真相后,陶澍立刻陷入了沉思,但很快,他就选择接纳,并没有找黄家的麻烦。

而黄德芬非常感激他的包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说来也神奇,自黄德芬嫁过来以后,陶澍的科举之路就走得格外顺遂。

后来,他为夫人挣回来一个一品夫人的诰命。

至于黄小姐的结局,就显得有些凄惨了。

她如愿嫁入吴家,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富贵生活,还生了一个女儿。

然而好景不长,她的丈夫因为斗殴被别人打死。

由于她没生儿子,族里人便欺负她,抢占了她的田地。

后来,陶澍因为父亲去世,回乡丁忧,得知黄小姐的凄惨遭遇,便派人送去了50金。

看着这钱,黄小姐羞愤至极,抱着钱大哭起来。

她舍不得花这些钱,却不想遭遇小偷,钱都被偷走了。

一怒之下,黄小姐选择了上吊。

得知消息后,陶澍每年都会给黄家寄去一笔钱,资助她们的生活。

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以上就是“婢女代嫁”的故事,连带结局,都出自清朝梁恭辰的笔记体小说《北东园笔录》。

梁恭辰的父亲,是陶澍的同科进士。

在书中,梁恭辰称,当年两家来往很密切,他的母亲曾发现陶澍夫人的右手手背上有个凸起的疣,一看就是常年干活的人。

母亲追问原因,陶澍夫人却回答说:是因为小时候出身微贱,才有所损伤。

先母郑夫人尝语余曰:“陶家年母右手之背有凸起一疣,问其故。则蹙然曰:‘我出身微贱,少常操作,此手为磨柄所伤耳。’”先母亦不敢追问其详。(《北东园笔录》)

梁恭辰在书中说,婢女代嫁的故事,是陶澍老家的传说,但虽然是传说,可信度却非常高。

“按此事传闻情节小有歧互,而大致则同。”

那么,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个故事的可信度,还真的不高。

第一,《北东园笔录》只是小说,有文艺创作的成分。

虽然,梁恭辰的父亲,是陶澍的同科进士,但他的书本质上还是一本小说,有文学创作的成分。

婢女代嫁之所以流传甚广,和一个台湾人有关。

这个台湾人,名叫高阳,本名许晏骈,一生写了90多本书,其中文艺小说《印心石》流传最广。

而这本《印心石》,恰恰就是以“婢女代嫁”为背景虚构的故事。

因为高阳的名气,《印心石》多次加印,流传甚广。

21世纪,北京三联书店将《印心石》在内地出版,加速了传播。

因此,耳熟能详的“婢女代嫁”的故事,实则都是文艺小说,而不是真实史料。

第二,黄德芬颇有才名,显然不可能是丫鬟。

在陶澍的轶闻里,黄德芬颇有才名,根本不像丫鬟,而且两人也见过面。

据说,陶澍求娶黄德芬,还费了一番功夫呢。

黄德芬的家境不错,是村中首富,自小就才貌出众,求婚的人踏破门槛。

但她认为,这些人品貌不佳,文才不优,统统拒绝,一直到十七八岁,还没有嫁人。

一次, 黄德芬祖母留陶澍在家里做客,有心把孙女许配给他。

黄德芬便在屋外摘了一朵盛开的丁香,开口说:“丁香一朵,百字千字头。”

陶澍心知,这是黄小姐要考他的才学,便提起桌上酒壶,慢慢吟道:“冷酒一杯,二点三点水。”

黄德芬眨眨眼,拿起一支凤钗,插在发髻上,笑着说:“头插凤,凤居头,头点凤飞翔。”

陶澎忙从笔筒中抽笔,在纸上写道:“手握笔,笔在手,手动笔生花。”

两人一番较量以后,黄小姐才满意地应下了婚事。

这样的才华,不可能是个丫鬟,而且,两人也见过面,不见得黄小姐会把名字给丫鬟用。

第三,陶澍的岳父,为人忠厚,绝非贪慕富贵之人。

陶澍的岳父,名为黄崇榜,出生于1761年,是湖南安化人。

书上称黄崇榜,“古貌古心”,以“忠厚”传家,非常值得尊敬。

“幼习其教,恂恂恳恳,生平无一谩语、一诡步,古貌古心,望而知为长者。家不甚丰,而常推以泽物”(《陶澍集》)

黄家虽然是村里首富,但并非大富大贵,但即便如此,黄崇榜常常资助困苦百姓。

1798年(嘉庆三年),黄崇榜将女儿黄德芬嫁给陶澍。

对于陶澍这个女婿,黄崇榜非常满意,更愿意资助他求学。

一个为人忠厚善良的长者,又怎么可能贪慕富贵,故意悔婚,还让婢女替嫁呢?

第四,黄德芬有气节,性格和父亲如出一辙。

父亲以“忠厚”传家,养出来的女儿自然也不逊色。

和父亲一样,黄德芬同样“清钱财,重名节”。

历史上的陶澍,素来有“清官”之名。

他去世后,两淮盐商为感谢陶澍治理盐政的功劳,特地送来了4万两白银。

然而,黄德芬却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拒绝了。

她说,先生家世儒素,一辈子都不在意钱财,如今也不能用金钱羞辱他。

“夫子生无亏,死无歉,家世儒素,生计无所求,不可以死后污吾夫子。”

得妻如此,想必陶澍九泉之下,也感到非常欣慰吧。

第五,“婢女替嫁”的时间对不上。

在传闻故事里,黄老爷之所以不让女儿嫁给陶澎,除了有富贵人家求娶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便是陶澎入京考试,却名落孙山。

可陶澎娶妻时,连湖南省的乡试都没有参加。

他是在娶了黄德芬的2年后,即23岁那年,参加乡试,考中了第30名举人。

此后,第二年入京,参加嘉庆七年的会试,此后进入官场。

从时间上来讲,“婢女替嫁”的时间,根本对不上。

此外,还有人对陶澍纳了6房妻妾,非常反感。

但实际上,在古代妻妾成群是正常的,没必要多加职责。

首先,陶澍官至两江总督,纳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次,陶澍纳妾集中于41岁至54岁,原因是夫人黄德芬只生下了女儿,没有儿子。

古人重视子嗣,年过40岁,陶澍仍然没有后人,他不得不着急。

接连纳妾以后,他依然没有儿子,直到54岁那年,他的妾室张李生下了儿子,陶澍便停止了纳妾。

此外,陶澍也并非看重门第之人。

这一点,从他给孩子挑选婚事就可以看出来。

在他担任总督之际,他便非常欣赏还是布衣的左宗棠,并最终和他结为儿女亲家,留下千古佳话。

其实,陶澍的婚姻,史料清晰,根本没有争议。

所谓的争议,都是因为世人误把小说当历史。

我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虚构,但是不能用传闻逸事来伤害真实的历史人物。

婢女代嫁之说,其实是对陶澍的发妻黄德芬的抹黑,更伤害了忠厚的陶澍岳父黄崇榜。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那么你认为晚清四大渣臣是谁?

“晚清四大重臣”其实是有争议的,一说为曾左张李——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四人;还有一说则为曾左胡彭——即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四人。为此,许多人争论不休,到了今天有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我们且不论晚清四大重臣到底是曾左张李还是曾左胡彭,今天我们来聊点更有意思的事情,有贤臣、重臣,那么相对的就一定有奸臣、渣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晚清四大渣臣”。

像素以为“晚清四大渣臣子”当为康有为、奕劻、盛怀宣、载沣

一、厚颜无耻康有为

或许在很多人的心中康有为应该是个伟人,但要我说他是一个投机分子。

戊戌变法后谭嗣同在内的戊戌六君子舍身成仁,而大忽悠康有为却当了逃兵。自1898年开始流亡海外,1913年回国。

在这十六年的“流亡”生涯里,康有为的生活却过的有滋有味,一点都不像一个流亡他国之人。顿顿山珍海味,怀中妻妾成群,这期间康有为更是七赴法国、八游英国、出入德国十一次,还游历了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希腊等42个国家。请问,这像是流亡的日子么?反观当时的光绪帝却被慈禧太后幽禁在瀛台中,康有为的日子过得可真实不赖!

那么,康有为为何能把自己流亡的生活过得如此“滋润”呢?他一个逃亡之人哪来的那么多钱?

原来是康有为于1899年7月20日联合李福基、叶恩等当人成立了所谓的“保皇会”,又名中国维新会。

在国外用光绪帝的名头“吸金”,入会者每人每年需缴会费2元,在世界范围内共建立了国家级总会11个、分会103个,会员近百万人,这便是一笔大收入,而且在后来的庚子勤王运动中,保皇会更是捐款30余万元。

当然了,这些钱没有一个子是用在“保皇”这件事情上,而是进了康有为的口袋里,过上了无比滋润的生活。先是在坑了光绪帝,然后当了逃兵跑到了国外去,接着又利用光绪的名头各种为自己吸金,真的人不能这么不要脸!

二、清末第一巨贪奕劻

奕劻能从一个卑微的辅国将军,到清廷的铁帽子王,在他那个时代,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作为“皇亲国戚”,奕劻更应该思考如何报国。只是这个人对清廷丝毫没有一丝的感恩之情,对他来说只要你给钱,管他什么悉数可卖,当然了包括自己的祖宗。

所以,奕劻毫无意外成了晚清头一号“巨贪”。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奕劻之所以能变成“晚清头一号巨贪”,这也是时势造就出来的,而这背后慈禧要背锅。都说女人小气的,而慈禧也是如此,他容不下恭亲王奕訢,虽然有本事但却不怎么听话。而奕劻不一样,大本事没有但阿谀奉承、钻营攀交的能力却是不错。

另一方面,当时的清廷已经烂到骨子里去了,那些官员们,要么是只讲利害关系的贪官、要么就是不讲实际的垃圾,还有就是野心家和钻营客们。

有大本事的慈禧容不下,腐朽的官场也容不下。这也是为何奕劻刚一上位就敢大贪的原因。毕竟自古以来贪财好色者往往就是没野心得代表,慈禧纵容他的一切贪。

但不得不说慈禧还是选错人了,她不应该选择奕劻更应该选择一个对朝廷有感恩之情的皇族。若不是最后奕劻配合袁世凯逼宫,或许清朝也不至于灭亡的那么快。

或许奕劻贪到把祖宗都卖给了袁世凯,的确过分,但,也不得不佩服这个老家伙的聪明,一箭双雕,卖了祖宗便能在清朝覆灭后,继续守着自己贪污下来的巨额财产,还得善终,无耻可笑至极。

三、两级反转盛怀宣

其实,将盛怀宣纳入“晚清四大渣臣”,我犹豫了很久,毕竟盛宣怀一生无比传奇,成就更是不凡,开创了诸多打破时代先河的事业,如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等领域,影响巨大,垂及后世。

但,就事论事,从清政府的角度来讲,也正是盛怀宣将其彻底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晚清四大渣臣”的名头有他的一份,当然了,他的贡献我们也不可否认,近代民族工业和洋务运动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按理说,对于盛怀宣这样的人,应给予正面评价才是,但在《清史稿》中却将盛宣怀定为:“侵权违法,罔上欺君,涂附政策,酿成祸乱,实为误国首恶”。另一方面他在民间也是恶名昭著。

之所以说盛怀宣是“误国首恶”,这要从铁路说起,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清政府手里并没有钱,但是铁路又不得不修。所以当时的铁路一般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从民间筹资修建,而当时投资办铁路是老百姓们最好的一种盈利方式,所以无数民众争相入股。而在盛宣怀上位后,直接将铁路收归国家,以强硬的手段将铁路国有化。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就是那些投资铁路的民众的钱要打水漂了,哪怕是官方以股票的方式折银返还,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大笔损失,不知道多少人倾家荡产。一时间抗议四起,激发民变。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四川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几十万民众起事,清政府不得不派遣湖北武昌的新军入川增援,镇压保路运动。随着新军被调走,武昌空虚,紧接着就是辛亥革命爆发。接下来的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引发的蝴蝶效应导致了清朝的覆灭,或许,盛怀宣推进了历史的进程,但于清政府而言,将盛宣怀冠以“误国首恶”之名也并不为过。

四、爱新觉罗家族罪人载沣

在爱新觉罗家族眼中,载沣就应该是一个“罪人”,毕竟那个时候的溥仪还小,而他却是执政的摄政王。

另一方面,保路运动时,也正是载沣严厉对待抗议者,最终逼得立宪派没办法,只得将光绪皇帝的牌位给摆出来,这更是让载沣怒不可遏。最终载沣将枪口对准了示威的立宪派,大肆搜捕立宪派。就这样保路运动和立宪派领被他“完美解决”了,取而代之的是主张武力推翻清廷的革命党。

你说载沣算不算是一个“渣臣”,先是所谓的皇族内阁,后又有武力镇压立宪派,清政府尽失人心,他要背大锅的。

以上四位,便是所谓的“晚清四大渣臣”,排名不分先后。当然了除了他们,还有不给海军军费却非要修圆明园的翁同龢、出卖给空间的奕山等等之流,只是他们远不及以上四位,所以文中并未提及。

她是如何奖励功臣惩罚政敌的?

这个问题有的聊。

慈禧主政四十八年,发动过三次宫廷政变,一次是辛酉政变,一次是甲申易枢,一次是戊戌政变。值得说的是,宫廷政变一起,历来都是血流成河,株连极广的,但一介女流慈禧发动的这三次宫廷政变,却没有大开杀戒——辛酉政变只诛杀了“三奸”;甲申易枢只端锅,不杀人;戊戌政变原定也只杀八个,跑了两个后,慈禧没有怒不可遏,将“戊戌六君子”处决后便及时收手了。

大事见根本。

从这个角度讲,慈禧绝非后世所议的昏庸无能之主,至少她不滥杀、有格局,懂得收拾人心,以怀柔平衡手段驾驭天下。

毫无疑问,在慈禧发动的这三次宫廷政变中,辛酉政变最凶险,难度最大,影响也最深远,借这个问题,咱们就来讲一讲辛酉政变中的慈禧。

咸丰是个命运多舛的皇帝,民间说他是“跛龙”。想当年,他在高师的指点下,刻意表现“仁孝”以博得道光皇帝的好感,最终打败了锋芒毕露的六弟奕䜣。也许是即位即得太幸运,登上大宝后,咸丰虽然也有锐意进取之心,怎奈好运气已经用光,英法联军打进京城后,只得落荒而逃,成了清朝入关以来首位逃出京师的窝囊皇帝。

出逃前一天,咸丰任命恭亲王奕䜣为钦差全权大臣,留守京师处理与英法联军的换约和好事宜。咸丰此举本是扔烫手山芋,结果却成全了曾经的皇位竞争者,恭亲王奕䜣。

议和期间,因为恭亲王素有才智,留京办事大臣如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老臣周祖培等人,迅速聚拢到奕䜣周围,从而形成了以奕䜣为首的京城权力集团。

咸丰逃到承德后,萎靡不振,很快就死于耻辱。

临终托孤时,咸丰虽将恭亲王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苦心设计了顾命八大臣和两宫相互牵制的权力格局,但因为对京城恭亲王权力集团缺乏认知,咸丰的帝王之谋最终只是一张薄纸,只要两宫与恭亲王联手,这张薄纸一捅即破。

果不其然,咸丰驾崩后,二十六岁的慈禧为摆脱顾命八大臣,问鼎皇权,果断选择了与奕䜣暗中联手。

肃顺本是开明干才,但为人行事太过刚猛,也太过自信,在慈禧与奕䜣暗中联手时,他不仅没能对奕䜣保持足够的警惕,而且屡次犯下了轻视慈禧的致命错误。

慈禧联手奕䜣向顾命八大臣发起挑战,是由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拉开序幕的,芝麻小吏董元醇是个投机者,他闻风上奏,恭请太后垂帘、亲王辅政。

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奏折,为此他们在两宫面前大吵大闹,并以不理朝政相威胁。

面对顾命八大臣的咄咄之势,慈禧没有以硬碰强,而是选择了示弱麻痹对手。

顾命八大臣见占得了上风,更加目中无人,以为就此已将两宫控于鼓掌。

但这只是假象。

将顾命八大臣稳住之后,奕䜣立即返回京城,着手政变布局、排兵布阵;慈禧也没闲着,她充分利用顾命八大臣的傲慢轻敌,先是顺水推舟地拿掉了肃顺等人的关键兼差,而后又以小皇帝年幼不堪长途颠簸为由,甩掉肃顺,抄小路提前四天抵达了京城。

这是政变成功的关键。

一八六一年九月二十八日,两宫太后抵达京郊后立即召见奕䜣,次日回宫后再次召见,从而敲定了发动政变的步骤。

九月三十日,两宫太后在众臣的簇拥下向顾命八大臣摊牌,之后连下三道谕旨——

第一道谕旨,“以不能尽心和议,力阻大行皇帝回銮,于皇太后垂帘之议哓哓置辩,并擅自改写谕旨”等罪名,着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肃顺“解任革爵”;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逐出军机处。

第二道谕旨,以载垣等“肆言不应召见外臣,擅行拦阻”恭亲王等入宫陛见为由,称“前旨仅予解任,实不足以蔽辜”,着恭亲王奕䜣、桂良、周祖培、文祥即行传旨:将载垣、端华、肃顺革去爵职拿问,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严行议罪,并会议如何垂帘。

第三道谕旨,命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譞将肃顺即行拿押来京。

因为此前的布置滴水不漏,三道谕旨未遇凶险,均得到了有力执行。

一场速战速决,犹如暴风骤雨的政变,就此大功告成。

十月初一日,参与支持两宫政变的关键臣工,均获得了重赏:授恭亲王奕䜣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支持太后垂帘听政的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右侍郎宝鋆、户部左侍郎文祥,都入军机处;那位以密信方式将热河行在动静密报给恭亲王的亲信军机章京曹毓英,也因参与政变有功,被任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慈禧明面上的重赏,有值得细品的地方,尤其是针对恭亲王奕䜣的。

表面上看,辛酉政变后,叔嫂平分权力,清廷走向了“同治”。其实不然,虽说奕䜣获得了“议政王”这一头衔,但此前叔嫂密谋时,慈禧许诺奕䜣的是接近“摄政王”的权力待遇,现在政变成功后,慈禧却将“摄”字改成了“议”字,这一字之差,可谓天壤之别,归根到底,奕䜣还是只有参政权力的奴才,慈禧才是拥有最终决策权的主子。

这一表面皆大欢喜,背地暗藏玄机的赏赐,也为后来的叔嫂权力之争以及“甲申易枢”奕䜣被逐,埋线了伏笔。

除了明面上立竿见影的重赏,慈禧还有慢赏的布局以及心照不宣的封赏、不赏。

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当时的醇郡王奕譞。正如溥仪所言,老醇亲王发迹的真正起点就是辛酉政变时助慈禧抓捕了肃顺,从那以后,奕譞一路高歌猛进,先后被授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神机营等职。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被加封亲王衔,再随后便取代了不听话的恭亲王。

还有安德海,因为在辛酉政变中充当了慈禧与恭亲王之间的信使,随后成为总管大太监,若不是同治八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擒杀,此人很可能成为晚清的权监。

另值得一说的是,慈禧对功臣的赏赐虽不吝啬,但也有足够深的“帝王心机”——

一,投机小吏,慈禧没有给予赏赐,因而在辛酉政变中立有首功的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竹篮打水一场空,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二,恃功骄纵者拒不姑息。辛酉政变时,手握重兵的胜保曾有过近乎兵谏顾命八大臣,力挺护卫两宫的大功劳,但后来当他恃功妄为时,慈禧丝毫不念旧情,十分冷酷地将其赐死了。

讲完赏,再来说罚。

十月初六日,两宫下诏,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斩立决,景寿革去御前大臣,仍留公爵,兵部尚书穆荫发往军台,吏部右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卿焦祐瀛均被革职,免发遣。

注意,慈禧只杀了罪魁祸首肃顺以及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三人,剩下的五人只给了革职发配的处罚,另外,受到牵连的大臣、太监,也不多,只有十六人,而且只按从犯从轻发落。

用仁覆狠,慈禧似乎天生就是权谋大家。

另值得一说的是,慈禧在处罚顾命八大臣的时候,还玩了一手颇有曹操风范的枭雄举。肃顺被抓后,从其家中抄出了大量的信函,臣工见此人心惶惶,慈禧很干脆,一把火将信函付之一炬了。

更难得的是,曾国藩等一批汉臣皆是肃顺提拔起来了,慈禧在这一关键处,不仅具有胸襟魄力,而且颇能审时度势,她没有因人废政,相反对曾国藩等人更为器重。

可以说,慈禧虽靠阴谋上台,但在同治初年,确也具有英主之风。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后来的同治中兴,才会有后来近半个世纪的众臣皆服。

还是那句话,大事见根本。

慈禧不简单。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小编也来分享几个:

1、纣王很有作为,为商场开疆拓土;

我们很多人受《封神榜》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对于纣王,普遍都认为是一位残暴不仁,荒淫无度的暴君。但事实并非如此,纣王其实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王。

纣王即位之初,商朝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强大的东夷部族迅速崛起,对商朝的威胁日甚;另一方面,西边的西戎部落也时刻威胁着商朝的边境。这就使得商朝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

为此,纣王只能对暗地里不断发展壮大的周采取了怀柔政策,然后全力对付东夷。在纣王的多年征战下,盂方、夷方、人方等东夷部族先后被商军击败。到商朝末年,商朝势力范围最远已经到达雇(今山东鄄城)、齐(今山东淄博)等地。

可惜,正在此时,周却从背后袭击商朝。在牧野大战中,周的联军击败了措手不及的商朝军队,随后攻破都城,把商朝给灭了。

2、陆游是猫奴;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我们别看他在历史书上总是一副义愤填膺的硬汉形象,其实他骨子里头却是一名猫奴。陆游堪称大宋头号猫奴,他对猫咪的喜爱是相当狂热的。为此,他专门为猫主子作诗,而且还多达12首之多。

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这首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金戈入梦来。”

但是,我们恐怕只知其二,不知其一啊。事实上,这首爱国诗还有前半首:“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意思就是啊,下大雨了,我(陆游)不出门,就躺在床上撸猫咪………

3、唐伯虎那届“高考”不简单;

唐伯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一生可不像星爷的《唐伯虎点秋香》里头那般丰富多彩。其实,他的人生是比较苦逼的。其中最不幸的开端,便是那届“大明高考”。

在参加科举之前,唐伯虎其实已算是知名人士了,因此自然也是“高考状元”的大热门。然而,造化弄人的是,他在途中遇上了一个叫徐经的富家公子(这人就是大明第一背包客徐霞客的先祖)。结果,被这位徐经的招摇举动给坑了,导致他们两人双双被取消了资格。

但是,大家还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届科举的考生阵容是相当豪华的。除了唐徐二人,还有一代心血大师王阳明。而这届科举的状元就是伦文叙,对,就是《伦文叙老点柳先开》的伦文叙!

4、烽火戏诸侯,是不存在的;

两千多年来,“烽火戏诸侯”一直被认为是西周灭亡的原因所在,人们甚至将其责任都推到一个女人(褒姒)身上。而且还被载入煌煌史册中,成为了一件正史事件,成为大家都无容置疑的事件。

然而,烽火戏诸侯历史上恐怕并没有这么回事。因为这件事存在着不可操作性。

首先,周幽王要在都城点燃烽火台,召集各路诸侯,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诸侯都分封在周朝王畿以外的地方。从诸侯闻讯,然后开始想对策(或是观望核实)、整装备战、准备粮食,再陆续赶到城下,是需要花费相当一段时间的。在那个还没有驿道的时代,行军速度比秦汉可是慢得多啊。

因此,每个十天半个月,诸侯的军队估计赶不上。再说,这诸侯也有远有近,是不可能一个接一个赶到的。从第一个抵达的到最后一个,期间估计又是十天半个月。

其次,还有一个关键是,据历史学家考证,烽火台在西周时期,还没正式出现。也就是说,周幽王当时台可以点火!所以,烽火戏诸侯,更有可能是后世人们主观臆造的。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