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网游实名认证将上线,会导致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吗?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个人觉得,这里的实名制主要是为了维护游戏玩家的利益!保护玩家游戏资产,毕竟有的玩家游戏账号价值不菲!当然,实名制也有国家规定在里面!
安全问题的话,每一家游戏公司都会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账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当今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日益重要,我觉得游戏公司既然推出实名制,他就得为这套系统负责,安全问题应该不会出问题(针对性的网络攻击除外)
现在游戏要实名身份证?
2017年5月1日,《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实施。通知明确表示,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实名注册,并保护用户注册信息,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这一规定意味着,匿名玩网游已经成为“过去时”,实名制成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一个基本措施。
根据要求一般网游都需要实名认证,登记自己的身份证号。但是并不需要绑定银行卡,需要充值时一般都有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安全问题只要是个人信息的泄露,这是由于绑定手机号及身份证的原因,所以你会发现自己经常收到垃圾短信。尽量玩一些正规点的公司出的游戏,除了垃圾短信多点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防沉迷系统和实名认证?
关于防沉迷系统和实名认证都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而设立的。根据2019年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所有网络游戏用户需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认证,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而防沉迷系统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而设立的,未满18周岁的用户都将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在您成年后,将会解除对您的防沉迷限制策略(因游戏品类不同,具体的限制策略请以游戏内的实际触发为准)。
是否该禁止未成年人网游充值?
先说观点:单纯禁止未成年人充值网游并不能阻止所有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
我们对于游戏的监管力度和社会关注度足够了,但是我们对于游戏监管的方法还不到位。这种方法不到位最主要的就是表现在迄今为止,我国任何一个网络游戏监管部门没有出台过哪怕一个属于中国的游戏分级评级制度。
我们对于游戏的监管,往往是亡羊补牢或者说是后知后觉。当青少年开始充值了,我们讨论退款;当青少年开始开始沉迷了,我们考虑戒网瘾;当青少年开始熬夜打游戏了,我们研究宵禁。我们的监管从来没有指引游戏厂商游戏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而是在游戏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之后再告诉开发商你不应该做成这个样子。
如果说全世界只有中国有游戏,而且只有我们存在这个问题,那么我觉得大家可以理解我们在监管上的反应迟钝。但是从游戏行业出现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游戏行业比我们发达,游戏文化比我们深厚,在监管上也提供了众多可供参考的范例。可是我们至今没有通过借鉴迎来我们自己的游戏分级评级制度。
如果分级评级制度出现,我们将在监管上减少很多麻烦。比如在德国USK进行审查时,只要你出现了“纳粹”元素,不管“纳粹”在游戏里是以正面、中立或者反面角色出现,那就统统毙掉。为了能够在德国发售相关题材的游戏,游戏厂商们就开始了自我“和谐”的操作。以方便游戏在德国上市销售。
我们不需要毙掉包含“微交易”的游戏,只要将包含“微交易”元素的游戏评级调高,让16岁以下青少年玩不到,或者对“微交易”定级,让充值金额成为厂商的负担,我想游戏厂商自己会决定在哪些游戏中设置“微交易”。
北美评级定级机构ESRB在“微交易”刚出现时就明确表示“将为那些包括微交易内容的实体游戏增加特殊标记。玩可以清楚地在实体封面上看到新的“游戏内购”标签,表示游戏内有季票,虚拟货币和开箱等要素。家长会知道游戏何时包含要求玩家购买额外内容的情况。”
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只是对出现的问题亡羊补牢,永远只能是受制于人。
所以,我觉得中国游戏监管一定要尽快落实游戏分级定级制度。现在所采取的一切方法都只是舍本逐末,治标不治本。
下游戏为什么要身份证号?
防止未成年人玩。
网络游戏注册要身份证号,那是针对网络防沉迷系统所设置的,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在注册的时候,系统会根据玩家提供的姓名和身份证号进行分析。
所有通过实名认证确定为未成年人身份的、或者实名身份信息不规范的和验证未通过的用户均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所有的身份证号都可以用于网络游戏的注册。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