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帝国秘史,孝庄太后的灵柩37年未下葬?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七十五岁的孝庄太后一病不起,康熙帝异常着急,召来最好的御医治病,并亲自到床前侍奉汤药,但孝庄太后依然不见好转。
为了给祖母祈福,康熙帝带领百官步行到天坛祭拜,他还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祝文:
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在祝文中,康熙帝回顾了与祖母孝庄太后的深厚感情,还说没有孝庄太后,就没有他的今天,这份恩情永世难报,他愿意减少自己的寿命,来让孝庄太后多活几年。
在念诵祝文的时候,康熙帝几次哽咽,站在他身后的群臣也为之感动得流泪,但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康熙帝无法将寿命均给孝庄太后,孝庄太后最终在第二年,也就是1688年一月去世。
孝庄太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扶持儿子顺治帝继位,又培养了孙子康熙帝,她深明大义,颇有政治头脑,是清朝初期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终究到了谢幕的时候。
据记载,孝庄太后临终前曾留下遗言,说不愿意跟丈夫皇太极合葬,因为皇太极已经去世很久了(1643年去世),不方便再打搅他了。
孝庄太后还说,她也不愿意单独再修建一座陵墓作为安葬地,因为这样太过于劳民伤财,也与合葬的礼仪不符。
最后,孝庄太后说自己死后会想念顺治帝和康熙帝父子,不忍心离他们太远,所以让康熙帝将他的灵柩存放在遵化(清东陵所在处)就可以了,这样她就没有遗憾了。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说完这些话之后,孝庄太后就去世了,但康熙帝却为此犯难了,因为按照祖制,帝后是必须要合葬的,孝庄太后却不愿意跟皇太极合葬,该怎么办呢?
先说孝庄太后为何不愿意跟皇太极合葬,她自己说是因为皇太极死去太久了,不忍心打搅,这显然是个借口。
一种说法是,孝庄太后在皇太极死去之后,跟多尔衮有过恋情,甚至下嫁给多尔衮,所以她没脸再跟皇太极合葬了;再加上皇太极并不宠爱她,她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也没当过皇后,所以更不愿意跟皇太极合葬了。
事实上,孝庄下嫁之说纯属子虚乌有,这件事专家已经论证过了,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根据推测,孝庄太后不跟皇太极合葬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皇太极的清昭陵已经葬有孝端文皇后了,也就是孝庄太后的姑姑哲哲,如果她在跟皇太极合葬,就是跟姑姑争位之嫌,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并且,正如孝庄太后所说,她想要跟顺治帝和康熙帝离得近一点,因为皇太极的清昭陵远在盛京(今沈阳),而顺治帝则安葬在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康熙帝去世后也必然安葬在清东陵,因此她死后也要待在清东陵,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孝庄太后也说了,她不愿意破坏帝后合葬的规矩,所以让康熙帝不要把她下葬,只需要将她的棺椁存放在清东陵即可,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孝庄太后的安排看起来很合理,但没有考虑到康熙帝的立场,康熙帝作为她的孙子,其实是左右为难的,因为康熙帝如果不将她安葬在清昭陵,那百年之后人们会说康熙帝不孝,而古代以孝治天下,这可是千古骂名啊!
再者,如果康熙帝将孝庄太后安置在清东陵,这也有问题,因为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孝陵在清东陵的地位是最高的,孝庄太后如果也被安置在清东陵,那顺治帝将置于何种地位呢?
也就是说,康熙帝如果将孝庄太后安葬在清昭陵,那就违背了孝庄太后的意愿,是为不孝;如果将孝庄太后安置在清东陵,就没有遵从帝后合葬礼仪,对顺治帝也无法交代,也是不孝。
由于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康熙帝便没有着急做决断,而是在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昌瑞山下修建了一座宫殿,取名为“暂安奉殿”,意思是暂时存放孝庄太后遗体的地方。
也就是说,康熙帝决定先不将孝庄太后下葬,只是暂时存放在清东陵附近而已,这跟孝庄太后所说的,将她的遗体永久安置在清东陵,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当然了,这只是权宜之计,康熙帝只是想争取点时间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暂安奉殿可以举行正常的祭祀仪式,康熙帝还隔三差五就过去磕磕头,也算是再尽孝道,暂时没什么问题。
但让康熙帝没想到的是,从孝庄太后去世到他自己去世,他都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期间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时常去祭拜孝庄太后。
据统计,康熙帝一生一共去祭拜孝庄太后达二十六次,平均每年0.74次,要知道他可是个大忙人,这个频率已经是很高的,并且他每次去祭拜,都是在地冻冰封、难于行进的日子,因为孝庄太后就是在冷天去世的,他想用这个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孝心。
回头来说说暂安奉殿以及孝庄太后遗体的保存情况。
由于孝庄太后生前节俭,临死前也有不愿意大兴土木的心意,因此康熙帝就将孝庄太后生前居住的西宁宫东侧的一座小殿的五间房拆除,用于建造暂安奉殿,而这座小殿也是孝庄太后十分喜欢待的一个地方,可见康熙帝还是很用心的。
暂安奉殿的规模并不大,只有享殿和东西配殿,孝庄太后的遗体被装在棺椁中,置于暂安奉殿的宝座上,然后用土掩埋后,将大殿的大门给永久关闭了,祭奠活动都在大门之外举行。
当然了,孝庄太后的遗体被完整地存放在了棺椁中,因为早在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康熙帝就改变了满人死后火化的习俗,效仿汉人实施土葬,并且不对尸体进行特殊防腐处理,因此孝庄太后是被执行土葬的第一位高级别皇室成员,因此她的遗体其实早就腐烂了。
孝庄太后在暂安奉殿待了三十五年之后,她最喜爱的孙子康熙帝也去世了,据说康熙帝去世前还对祖母念念不忘,也对没有解决祖母的陵寝问题而耿耿于怀。
那么,孝庄太后最后安葬在哪儿呢,后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康熙帝去世后,其皇四子胤禛继位,也就是雍正帝,雍正帝继位后也很关心孝庄太后的安葬地问题,但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办法。
一直到雍正三年,也就是孝庄太后去世三十七年后,刚好是孝庄太后与皇太极成婚一百周年纪念日,大臣就给雍正帝出了个主意,他听完后龙颜大悦,当即将孝庄太后给下葬了。
那么,大臣说了什么,雍正帝具体又是怎么做的呢?
原来,那个大臣跟雍正帝说,自从孝庄太后的遗体被存放在暂安奉殿之后,国家越发昌盛,并且康熙帝在位历数绵长、子孙繁衍不息,可见暂安奉殿所在的位置非常吉利,因此是个理想的安葬之所。
但是,又不能违背皇家礼仪和孝庄太后的遗愿,因此可以在暂安奉殿的原址上修建陵墓,取名为昭西陵,并在昭西陵与孝陵之间修建一座风水墙。
这是什么意思呢?
修建风水墙,其实是为将昭西陵与清东陵区分开来,成为两个不同的陵墓,因为如果将昭西陵纳入清东陵,那么就会动摇孝陵至尊无上的地位;并且,孝陵位于昌瑞山主峰,昭西陵的位置低于孝陵,这与辈分是不符合的,将置顺治帝和康熙帝于不孝的境地。
再者,昭西陵这个名字很有深意,意思是昭西陵是昭陵的一部分,虽然位置不在昭陵附近,但与昭陵其实是一体的,这样孝庄太后也算是跟皇太极合葬了,只是同墓不同穴罢了,历史上不乏帝后同墓不同穴的案例,因此这也是说得过去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昭西陵的位置恰好跟祭拜的顺序吻合。
无论是清代或之前任何朝代,皇帝或王公在祭拜皇陵的时候,都是从辈分最高者开始祭拜的,遵化清皇陵一带所有陵墓中,孝庄太后的辈分是最高的,所以必须从她的昭西陵开始祭拜。
比较巧合的是,清朝皇帝或者王公如果要祭拜清东陵,昭西陵恰好是必经之地,因为清东陵陵区的正门、也就是大红门恰好在昭西陵一侧,这样就很方便祭拜了。
并且,将孝庄太后安葬在大红门一侧,暗藏子孙后代对孝庄太后的敬仰、尊重之意,且昭西陵所在位置地势比较高,不容易积水,这也是一种保护。
雍正帝完全采纳了这个臣子的意见,很快就着手修建昭西陵,一切都按照皇后的礼仪进行,并且修建了两道风水墙,完全将昭西陵与清东陵给隔开了。
就这样,困扰了清朝两代帝王长达三十九年时间的问题,最终被完美解决了,这么做既符合礼仪和孝道,也不违背孝庄太后的意愿,可谓皆大欢喜,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个大臣的智慧,只可惜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名字。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昭西陵都是很独特的一座皇陵,清朝历代皇帝都善加修缮,并经常前去祭拜。
但是,清朝灭亡之后,昭西陵却被盗掘了,那孝庄太后的遗体最终如何呢?
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由,对清东陵进行了大肆盗掘,他派兵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以及乾隆帝的裕陵给挖开了,大量宝物被盗走,慈禧太后和乾隆帝的遗体都被遗弃在地上,简直太悲惨。
不过,事后孙殿英通过贿赂手段,不但逃脱了处罚,还升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末代皇帝溥仪不断向蒋介石申诉,但孙殿英终究没有遭到处罚。
或许是孙殿英启发了盗墓者,盗墓者也开始对清东陵的宝物开始觊觎,大约在1931年5月,昭西陵也被盗掘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伙盗贼将昭西陵盗掘了,但不久溥仪就得知了这件事,他便派载涛、溥忻等人去善后,一行人来到昭西陵的地宫,发现第一道大门已经被摧毁,第二道大门虽然还在,但门上有一个足够人进出的大洞,盗墓贼就是从这个洞进入墓室的。
一行人透过大洞往里面看,发现孝庄太后的梓宫底、盖已经分置两处了,众人大吃一惊,于是连忙进入墓室内,发现梓宫内的宝物已经被盗掘一空,所幸孝庄太后的遗体还比较完整。
由于当时天快黑了,众人便退出墓室,只是简单将洞口遮蔽起来,准备第二天再来整理。
但是,第二天载涛带队再次进入墓室的时候,发现孝庄太后的棺椁被人又翻了一遍,尸骨还被丢在了地上,可谓一片狼藉,或许是有人趁机再次进入墓室内寻找珍宝。
这让载涛无比气愤,但又无可奈何,他只得跟众人一起将孝庄太后的尸骨捡起来,装在一个黄缎褥上,然后重新排放在棺椁内。
并且,载涛还找工匠来修复了棺椁,并将地宫大门上的洞口给堵严实了,然后就离开了。
可怜孝庄太后的遗体在平静中度过二百多年后,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实在令人唏嘘不已,但更让她在地底下无法心安的是,那伙盗掘她陵墓的盗墓者虽然被抓获了,但主犯却没有落网,而且一件宝物都没有追回,这也导致我们至今无法得知昭西陵究竟有何陪葬品。
到了1947年,清东陵再次遭遇了大规模盗掘(实际上是第三次大规模被盗),许多皇陵又被盗掘了,但昭西陵因为盗口堵砌得太牢固,未能打开,所以避免再次被盗掘。
时至今日,昭西陵已经被修复了,孝庄太后的尸骨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但已经没有任何文物可供研究了。
总的来说,因为孝庄太后临终前的遗言,导致她的棺椁三十七年都没有下葬,并且她是以土葬的方式下葬的,因此她的遗体早就腐烂了;一直到雍正时期,才找到了安葬她的最好办法,但清朝灭亡后,她的陵墓遭受了盗掘,遗体还差点被损坏。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什么关系吗?
作为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杨玉环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曝光度最高的美女了。而她与安禄山的“绯闻”更是被人津津乐道了上千年。
坊间的传闻,不但绘声绘色的描写了安禄山与杨贵妃鬼混,甚至还有有安禄山将杨贵妃胸部抓伤的故事,据说杨贵妃因害怕被唐玄宗瞧破,做出了一个“诃子”笼罩胸前,还据说,流行于唐朝贵妇之间的无带胸衣,就是因此被杨贵妃创造出来的。
诸多稗官野史如此记载也就罢了,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就是堂堂正史也记载了“贵妃洗禄儿”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中唐玄宗不但亲自观看,而且还给予了杨贵妃赏赐,最神奇的是:
“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绯闻,真的如历史记载的那样有私情吗?我认为,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并没有私情,更没有什么香艳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安禄山和杨贵妃都不敢。虽然有“脏唐”之称,但这通常是对于皇权或者男性的纵容。杨贵妃也只是唐明皇的妃子而已,她所有的权势都来自于唐玄宗的宠爱。因此,杨贵妃不敢,也不也不可能如武则天一般。
而此时的安禄山也是唐玄宗的边关大将,他需要竭尽全力的讨好唐玄宗。在京城的安禄山即使有霸占杨贵妃的野心,他也没有足够的实力这么做,精明如安禄山,自然不可能色迷心窍,做出如此作死之事。
第二,唐玄宗不可能允许杨贵妃和安禄山有私情。作为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虽然他的后期变得昏庸沉溺于享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头脑,更不会影响他的判断力。虽然杨贵妃是李隆基扒灰而来,但如果有人敢给他戴绿帽子,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和九五之尊,李隆基都不可能有丝毫允许,更不可能如《资治通鉴》上所写,都有丑闻流出了,唐玄宗依然“上不疑也”,这是真拿唐玄宗当傻瓜呀。
第三,退一万步讲,即使杨贵妃真的有出轨的想法,也不可能找安禄山。史书上记载,安禄山“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禄山肚大,每着衣带,三四人助之,二人抬其肚”,从描述中也可以看出,对照今日,安禄山至少有三四百斤,是典型的肥胖症患者,行动都开始不便。
唐朝以胖为美,但这个“胖”指的是丰腴,而不是痴肥。更何况,安禄山比杨贵妃大了十几岁,又是一个杂种胡人,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杨贵妃都不可能看上安禄山。
那为什么司马光在正史《资治通鉴》中还是记载描述了这样香艳的故事呢。我觉得,这是典型古代王朝推卸责任的方法。犹如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史学家将西周灭亡的责任推给了美人褒姒。
而同样的,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由盛转衰,都是由于杨贵妃美色祸国。本来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就是写给皇帝们看的,把这个故事写入其中,司马光也是为了告诫后来的皇帝,不要沉溺于美色。可怜的杨贵妃就因此被当成了反面教材。
百年时间却为何没人能抗住?
朱元璋发明的这种酷刑,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加官进爵”,俗称叫“贴加官”。就是用一张普通的桑皮纸,用水浸湿之后,贴到犯人的脸上。如果犯人还是不肯招供,就接着往上贴,直到犯人窒息而亡。
“贴加官”这种酷刑,在影视剧中经常会见到。这种看似不痛不痒的酷,刑其实非常容易置人于死地,没有人不害怕。所以,很多明朝的贪官污吏,一听到要承受“贴加官”的酷刑,还没等行刑,就已经当场吓死。
不过,朱元璋发明这种酷刑,并不是用来镇压百姓的,这种酷刑多用在贪官污吏身上。
由于朱元璋出生于社会底层,他深刻地感受到,元朝的腐败,给底层百姓带来多大的苦难。因此,等朱元璋坐上大统之位之后,他就决心要打造一个,没有贪官污吏的理想社会。
但是,现实中,很多人还是管不住自己的贪欲之心。即便制定了严苛的法律,还是有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朱元璋对这些贪官污吏绝不手软,一遇到贪官污吏就施行酷刑。但是,明朝贪污之风,依旧屡禁不止。
别看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施以重刑,但是,他对百姓还是非常宽容的。明朝明确规定,政府官员不可以随意下乡扰民。所以,基本上,明朝的官员,都只能待在官衙所在的城市中。
此外,朱元璋还鼓励群众监督。只要有人举报有贪污行为,朱元璋都会直接下令将贪腐之人处死,甚至还会奖励举报人员。
江苏常熟有个农民叫陈寿六,他因为举报贪污有功,受到朱元璋的赏赐。为了防止陈寿六事后被报复,朱元璋明确警告地方官员,对于无故骚扰陈寿六的人,满门抄斩。对于胆敢捏造罪名,诬陷陈寿六的人,满门抄斩。如果陈寿六真的犯法,地方官员也不得审理,要将此案上报朱元璋亲自审理。
朱元璋还亲自编写了一部法律叫《大诰》,这里面有相当多的条款,都是针对贪官污吏和腐化行为的。其中就规,定官吏贪污数达到80贯钱,大约80两,就可判绞刑,然后剥皮制成“皮草囊”,挂在衙门公堂的左侧,已儆继任官员。
为此,全国各地的衙门左侧,都会修建一个小庙,这可不是用来供奉土地神的,这专门是用来,对贪官污吏剥皮的场所。因此,这个庙又被叫做“皮场庙”。
所谓的“皮草囊”,就是将贪官污吏的皮扒下来,塞进稻草,恢复成人形,挂在官衙左侧,以儆效尤。
除了剥皮填草,明朝还有不少的酷刑,但大多都存在于诏狱之中。比如立枷、剥皮、刷洗,断脊、刺心等等,多达几十种。
立枷
就是将一个150斤到300斤重的一个巨枷,放在木笼的顶部。然后,将犯人关进木笼,将犯人的颈部套在枷板上。犯人只能站在木笼之中,而肩上却要顶着这个近二百斤的木枷,十分痛苦。这种酷刑关键慢性折磨,犯人不会立即死去,要被折磨好几天才会身亡。
剥皮
剥皮是一种丧心病狂的酷刑,但是在明朝遭遇中经常使用。
在《明史-刑法志》中,明确记载了行刑过程。就是将犯人的手足,都钉在门板之上,然后去滚烫的沥青,浇到犯人身上。等沥青凝固之后,再把沥青敲下来。这样,整张人皮就连同沥青,一同脱落。
还有一种剥皮之法,是用刀沿着脊椎,将背部皮肤分成两半。然后,用刀慢慢地拨开皮肤跟肌肉,就像蝴蝶展翅一样,将皮肤撕下来。据说,这种方法最怕遇到胖子,因为胖子脂肪太多。皮肤和肌肉不好分开。
还有一种剥皮之法,更加残忍。就是将一个人埋到土里,只露出脑袋。然后,在这个人头上画一个十字,将头皮拉开以后,往里面灌水银。
由于水银比较重,受到重力的因素,就会一直往下坠,这样就会把皮肤跟肌肉拉扯开来。而埋在土里的人,由于疼痛,会不停地扭动,但是,被埋在土里又挣脱不出来。只有等到水银流到脚部,把所有的皮肤拉开之后,才能挣脱皮肤,从土里钻出来。而土里却会留一张完整的人皮。
刷洗
就是将犯人剥光衣服,捆绑在铁床之上,然后拿开水往犯人身上泼。浇上几遍之后,用铁刷子去刷犯人的皮肉。直到把皮肉刷掉,露出骨头为止。由于这样的刑罚,对人体摧残极大,一般犯人都等不到露出白骨,就已经气绝身亡。
血鹰
就是在受刑者的后背,在胸腔附近,沿脊柱两侧开两个口子。然后,将受刑者的肺叶,从胸腔中拽出来。当肺叶离开腹腔之后,会由于压力的原因,会急速收缩。受刑者也会因为无法呼吸,迅速死亡。这两个从后背拉出来的肺叶,就像长了两个小翅膀一样。所以,这个酷刑也被称之为血鹰。
灌铅
这一酷刑就是将锡或者铅融化,然后直接往受刑人嘴中灌。由于锡的熔点是232度,铅的熔点是327度,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被烫死的。
即便是融化后的锡或者铅,流入受刑者的肚子中。也会因为冷却而变成硬块,直接将犯人的腹脏坠穿。
这一酷刑,源自于佛教中阎罗的故事。相传,阎罗有黑白二相之说。白相是地狱之主,有美女服侍。而黑相,每天则要接受铜汁灌肠之苦。
断椎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打断脊椎骨。人的脊椎骨若是断了。也就瘫痪了。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断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在春秋时期这个酷刑就已经存在。相传,晋文公重耳要制定法律,著名的朝臣颠颉却迟到了。于是,众人就认为颠颉有罪,应当受到惩罚。晋文公出门就下令,将颠颉断椎处死。
弹琵琶
就是将犯人摁倒在地,控制住手脚之后,掀起外衣露出肋骨,用刀尖在犯人的肋骨上,来回拨弹。由于肋骨和肋骨之间有缝隙,当刀子在肋骨上滑动的时候,每当遇到间隙,刀尖就会刺入肉中,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剩下还有一些,比如拶指、坐冰块、老虎凳,在明朝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酷刑,就不做过多介绍。
这些酷刑绝大多数,都是锦衣卫在审犯人期间,不断摸索出来的。通过这些酷刑,大约就可以了解,明朝的社会是多么恐怖。
可以说在刑具方面,明朝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朝历代没有能超越。
还有一些比如“勾肠”之类的酷刑,更是惨绝人寰,我都写不下去,就是你想的那个样子,简直比18层地狱还要严酷。
如果你还觉得不够刺激,你去看一看,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最初那几年,关于酷刑的记载。能让你在三伏天,吓出一身冷汗。我感觉,那描写的根本就不是人间,活脱脱是一副地狱的场景。
为何会被成吉思汗所器重?
札刺亦儿部木华黎家族是元朝最显贵的异姓功臣家族之一。其家族代表人物木华黎,世代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斡脱古·孛斡勒”,即老奴隶。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的过程中,木华黎屡立战功,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作“四杰”。
1206年,大蒙古国建立,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左手万户,并令木华黎家族世领第三怯薛。1217年,成吉思汗以平金之任专责木华黎,诏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并赐誓券、黄金印曰:“子孙传国,世世不绝。”终元之世,木华黎家族承袭“国王”爵位者共13人,凡15传。其家族中除了世袭“国王”者,又有多人仕至宰相,其后裔安童、拜住等人为元代名臣。蒙元时代,木华黎家族始终保持极高的政治地位。
木华黎的的权利和地位至高无上——“权皇帝”
在成吉思汗西征时,已经被成吉思汗封为“太师、国王”的木华黎手持只有成吉思汗才配拥有的“白纛”,理论上可以认为,金朝的所有土地都是封给木华黎的。但那时候,蒙古只占据了金朝北部,主要据点就是燕京(北京)和云中(大同)。木华黎的权力,来自于“白纛”。连成吉思汗的弟弟都只有“花纛”。换句话说,在早期蒙古汗国,最高权力的象征就是“白纛”,见“白纛”有如见成吉思汗本人。
同金朝作战的所有蒙古汗国的军队(主要是投靠蒙古的汉人、契丹人军阀),都受木华黎节制。所以史书记载,有很多中原人不知道成吉思汗,只知道“权皇帝”木华黎。“权”就是代理,也就是在中原人心目中,很长时间不知道蒙古的“皇帝”是谁,但都知道有个代理的“皇帝”就是木华黎。
宋人杂史笔记《蒙鞑备录》就记载,木华黎可以这么NB:十年以来,东征西讨,威震夷夏,征伐大事,皆决于己,故曰权皇帝,衣服制度,全用天子礼。
木华黎能够迅速崛起的最根本原因,还是他那无与伦比的忠诚。
木华黎忠诚无甚野心,契丹人大军头耶律秃花、吾也而都和木华黎关系非常好,但从没有结党拉小山头的行为。
说到底,就是成吉思汗在西征时,挑了一个没背景没野心但是有才能的人,给他无限的权力,以统合所有资源来对抗金朝。木华黎及其后人,则又安分守己,不结党私营,也不发展私兵(只有成吉思汗时代封的一千户札剌亦儿人)。只是这么忠诚可靠的人非常难得,成吉思汗也舍不得废掉他这个头衔,就完全是个虚衔了。
铁木真在与塔塔尔部的战斗中丢掉了牙帐,又遇到了暴风雪,木华黎二话不说与博尔赤两个人为他撑起了毛毡,一撑就是一整个晚上,早晨起来,铁木真一看木华黎如同冰雕一般,瞬时被感动地涌出热泪。铁木真在逃离途中又遇到了敌寇的追击,木华黎一面射箭击退敌人,一面解下自己的马鞍为铁木真挡箭雨,铁木真能逃出升天得感谢木华黎的舍生忘死。在木华黎的护佑之下,铁木真率部先后灭掉了塔塔尔、蔑尔乞、乃蛮等部落,完成了对蒙古各部的统一,1206年铁木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成吉思汗。
木华黎凭借赫赫战功被封为了千户长兼右翼万户长,其辖区包括了汗庭以东直到哈剌温山在内的广大地区,子孙可以世袭罔替。
最能看出成吉思汗对木华黎信任的便是授予木华黎权杖让其指挥对金朝的作战行动。西域富庶国家花剌子模居然敢擅杀蒙古商队,且拒不认错,惹恼了铁木真,他将东方的权杖全部交给了木华黎,自己亲征花剌子模。木华黎在攻打金城池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为之后蒙古灭掉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蒙古军队向来作战残忍,但凡遇到敌人的反抗,攻破敌人城池之后,便是屠城,木华黎认识到这种策略在对付金人上有欠妥当,随后便禁止士兵滥杀无辜。
正是因为木华黎对待地方武装的仁慈,使这些地方武装能够甘心为蒙古军效力,一方面充当攻城略地的先头部队,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蒙古人守卫城池。大大加速了蒙古攻灭金朝的步伐。当成吉思汗将花剌子模从地图上抹掉的时候,木华黎已经将金朝的势力范围压缩到了陕西、汴京、蔡京一线的狭小范围内。
成吉思汗远离中原,也听说了不少小人的谗言,说木华黎自立为王阴谋反叛,成吉思汗很是不屑,反而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赐其金印。木华黎大为感动,想要在其有生之年攻灭金朝,西渡黄河完成对金朝的最后一击,但天不假年,功亏一篑,年仅54岁的他含恨而终。
木华黎后期一直经略中原,后来在渡过黄河到闻喜县时,病逝在军中。《元史》记载为“渡河,还闻喜县,疾笃......薨,年五十四”。
关于古代名人的电视剧越多越好?
神探狄仁杰系列
大汉天子系列
大汉王朝
武则天
至尊红颜
唐太宗李世民
鼓上蚤时迁
康熙王朝
大清帝国
孝庄秘史
皇太极秘史
康熙秘史
宰相刘罗锅
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
成吉思汗
昭君出塞
包青天
杨家将
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
贞观长歌
乞丐皇帝朱元璋
花木兰
木兰新编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