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不断向上跳,连续拿到天天向上创造101等多个综艺的邀约?
因为王一博本身足够优秀!王一博,1997年出生在河南洛阳市,今夏,王一博的“一夜爆红”是有迹可循的。
13岁参加动感地带街舞大赛进入十六强,接着被乐华星探看中签约乐华,14岁去往韩国YG当练习生,因为语言不通,他这个人生地不熟的的异乡人除却适应环境的变化苦练舞蹈的同时还得学一门全新的语言,那时的他训练出了错,连教练训斥他都听不懂,每天接受长达20小时的培训。15岁上舞台给男星伴舞,17岁以UNIQ韩团舞蹈担当的身份出道。
2015年回国,未成年就加入了“天天小兄弟”,经过选核正式成为《天天向上》的主持人之一,随后开始接触拍戏,他当过不少配角也拍过许多不同题材的影视,最终凭借《人间至味是清欢》的翟至味真正崭露头角,让观众渐渐接纳他的演员身份。
2018年因为当上《创造101》的舞蹈导师备受瞩目,出色的外表气质、严厉认真的教学态度、极为专业的舞蹈实力使得他收获了无数掌声和粉丝。
而今年他饰演的蓝忘机一角,更是令王一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很多人都说王一博这两年的事业蒸蒸日上,几乎是一晚上的时间就成了爆款,可其实这样的评价不完全是正确的,在机会来临之前,运气很重要,懂得把握时机也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他是否具备能够抓住机会又把机会发挥到最佳的实力。
出道五年,王一博是演员,是主持人,还是摩托赛车手,能拍戏能跳舞能唱歌,多才多艺,天分高悟性强,学什么东西都格外快,他涉猎颇广,格外注重自身修养。观众有时觉得他在“天天”话少,本人看着也沉默寡言,事实上他特别有自己的想法,为人谦和低调,一直就明白自己处于怎样的位置又该如何争取,他是那种认准了方向哪怕披荆斩棘都要到达终点的男生,无论什么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必须成功。 小小年纪背井离乡去异国求学,每天和一大群不熟悉的人相处磨合,王一博也有过害怕无助的时刻,他很想家,最开始要开着灯才能睡觉,上节目提及家人时也流过泪,然而身心的双重压力始终没有击倒他,那个背负梦想跨出国门的少年,终究凭着努力站上了星光四射的舞台。 想练街舞可惜身体不好,于是坚持打吊针,治好了身体从头学起;刚出道被泼油漆被诋毁,他从来不放心上,一门心思跳好自己的舞;
做主持人不止一次被网友吐槽没水准,他从不辩解,也从不轻易迎合,慢慢也叫观众发现了他独特的风格;拍戏被黑的最惨,生日当天高高兴兴上直播,结果黑粉轮番在弹幕辱骂他,他照样在剧组兢兢业业地工作;演出没找到自己的灯牌,他眼神难掩失望可也从未气馁,抿紧唇倔强又孤单地站在原地,让人无法不心疼。无论外界对他的评价是好是坏,他都能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地做好自己的本分。 明明害怕吊威亚,但拍摄《陈情令》却总是亲身上阵,所有爆破打斗的大场面,他坚持不用替身,哪怕生病满手都是针眼甚至喝不下一碗粥,他仍旧没早退旷戏过一天,每天从早拍到晚累到极致都记得与工作人员道别道谢,副导演心疼他,化妆师怜惜他,剧组人员佩服他,每个和王一博合作过的人,无一不对他赞不绝口。王一博为这部剧付出了多少心血,恐怕也只有同剧组的人才能切身体会,他尊重角色,尊重工作,尊重同事,他把敬业视作理所当然的事,从不觉得多值得到处宣扬,即便他才二十岁,却已经深谙自己该在娱乐圈怎么走下去。 拍新剧进组一个星期,每天在成都三千多米的大山拍戏,我们还在穿短袖衬衣,他却早就套上了厚厚的外套,每天都得吊威亚拍打戏,因为高海拔缺氧,救护车随时在山下待命。可就是这么辛苦的他,连夜坐九个小时的车穿过层层山路到达机场坐上飞往泰国的飞机,他知道那个陌生的国度有他熟悉的粉丝在等待,于是顾不得疲惫顾不得卸下身上的重担,带着满脸灿烂笑意出现在了那群拿着他的手幅大声告白的粉丝眼前,为她们轻轻唱着歌。 他从来不和粉丝甜言蜜语,但他如此珍视每一个喜欢他的人的心意,他不对粉丝轰轰烈烈,又总在稀松平常的细节里温柔地善待她们。 这样的王一博,怎不叫人心疼又喜欢?这样的王一博,为什么不可以被上天温柔以待?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王一博从头至尾都在不懈前行,都在试图努力抓住自己追逐的东西,他不彷徨,他不退缩,他不纠结,他想要就要,他想做就做。 因此,有了今时今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王一博。 他的“一夜爆红”实际却是厚积薄发。 多感谢他的执着与勇敢,所以那么多人没能错过这个潘多拉魔盒般的少年。 日升月落是一成不变,春夏秋冬是陈词滥调,唯有王一博,每天都是不同的生机跟惊喜。 王一博还喜欢滑板,把每个爱好都做到极致!
不仅如此,王一博还是个非常正能量的明星,他也是明星消防员,这个努力拼搏的少年值得我们喜欢!
有什么好看又好听的个性签名可以推荐呢?
1.出发,到新的爱与新的喧嚣中去。
2.无论多大都要热爱童话,英雄和魔法。
3.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
4.祝你眼角的微笑岁月不染,眉梢枕星河。
5.放空的心是最好的礼物,独走的路是最美的风景。
6.迷路,就是走路的一部分。
7.做你自己,爱你的人自然爱你。
8.要自己活成一轮骄阳,让靠近我的人都温暖。
9.有人可爱,如胶似漆,无人可爱,万事可期。
10.我已见过银河,但我只爱一颗星。
11.愿你熬过万丈孤独,藏下星辰大海。
12.风月都好看,人间也浪漫。
13.快餐感情肆意横行的年代,我真想和你慢慢来。
14.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人的一生就是不停的奋斗?
我一直认为,活着是一种修行。
如果不奋斗,人是无法了解这个世界的,但了解不了解世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不奋斗,人同样也不了解自己。
世上所有的烦恼归结起来就是不自知。而自知需要一面镜子,这镜子就是滚滚红尘,就是冷暖人间。而奋斗其实是在拂扫落尘,让镜子明亮。惟有通过努力把世间的尘土迷雾清扫干净,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
人不会因青石沉水而痛哭流涕,不会因烈火明艳就投身火海,不会因为夕阳西下而寻死觅活。却因爱人离开而痛哭流涕,因赌场小胜而孤注一掷,因身患绝症而要死要活。我们以为我们能阻止爱人离开,能从赌博得意,能避免死亡,正是夸大了自己的力量才无端生出那么多烦恼。然而如果不去尝试,不去奋斗如何知道自己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如何又能心平气和呢?
独坐野林是不能顿悟成佛的,至少对我不行。我只能不断奋斗,不断进取,而后在无尽的烦恼中找到安乐之道。佛说,“烦恼即菩提,菩提即”,正是我的修行。
现实很苦,生活很累,但我们也得努力,,加油
中国功夫真的存在吗?
我的父亲,应该算得上一名武术家。成名一战,是一人追斗十八名拦路者。
一、随父习武 少北真传
上世纪50年代,父亲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祖父是个资深泥瓦匠,那时候到处都需要建设,所以祖父养活一家人糊口还算可以勉强度日,进入60年代家里孩子逐渐多了,也由于社会原因在城里度日艰难,祖父一家便响应国家号召返回祖籍农村务农,据父亲讲,祖父是个“练家子”,是少北武术传下来的一个分支,他们哥五个只有他继承了祖父的武学。
回老家的时候听父亲的发小同乡经常讲,祖父会武,回乡务农以后经常抱打不平,很多年轻人想跟他学武,他不教,说少北武术讲究实战,现在天下太平了,应该做的是好好干活,好好建设家乡。说起我父亲,他们说我父亲从小在十里八乡的孩子里摔跤就是把好手,摔跤没输过,武术耍的也好,得了我祖父的真传,必定能打。
前些年,我曾经问过我母亲,都说我父亲武术厉害,真的打过吗?母亲便与我回忆起了一件往事,回忆的时候年过花甲的母亲还满脸骄傲地像一个小女孩。这个事例可以讲一讲,并不是说真功夫就一定像电影里演的那么夸张,但是能说明在一定时候还是能派上点用场。
二、探家返程 勇斗歹徒
上70年代初,母亲是个下乡青年,被分配到了父亲所在的那个乡。当时的父亲因为成绩全乡第一,高中毕业就分在乡政府给乡长做一名秘书。母亲知识青年,年轻貌美,父亲阳光帅气,文质彬彬,还是全乡“状元”,郎才女貌,一起共事很久以后,两人便产生了情愫。经过中间人的双方了解和撮合,父母便谈起了恋爱。
母亲跟随父亲第一次探家,说实话那时候祖父母孩子多很穷,那时候的东北农村普遍如此,父亲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好在是本分家庭,祖父母有手艺,勤恳务农,还能做泥瓦匠贴补家用,父亲与哥哥姐姐都已经工作可以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供弟弟妹妹们上学,我祖母一辈子不识字,但是告诉所有子女,必须读书,不读书就不要进家门,有这么深明大义的母亲和勤劳肯干的父亲,家里虽然穷但是孩子个个有出息,在十里八乡也被人称赞。
母亲是个感性的人,并没有想太多家庭的顾虑,而是看中了我父亲的上进心和人品,直接表态想和父亲在一起,而且母亲的亲叔叔还是父亲好友,双方也算得上知根知底全家人皆大欢喜,吃了午饭就返程往乡里。当时乡政府离我父亲那个村子还有20里路,恰巧有一挂拉着满满梨子的大马车去乡里,他们就坐在车沿上顺路回去。
途中经过一个没有人烟的山坡时,突然出现一帮人劫梨车,穿着像是农民打扮拿着锹、鎬、镰刀、爬子等农具。对赶车老头说,交出一半梨子放你们走,必然你们走不了。赶车老头央求着,这梨不是个人的是往乡里送的集体的,丢了还得挨罚,也赔不起,求他们放过,那帮人油盐不进就是不听。父亲当时也下车去劝,还是无果,而且其中有一个人还挥舞着鎬挑衅说要不把车上的大姑娘介绍给我认识,就少拿点梨。
听母亲说当时她都吓坏了,老头也吓的瘫软了。父亲当时血撞顶梁,顺腰间抽出一直随身的九节钢鞭(后来听说是爷爷当年防身用的后来父亲去乡里上班给了父亲路上防身用的)。那钢鞭是纯钢打造,一共九节,双手抻可挡武器近身防御,抡起来就是一大片,敌人也难近身,所谓一寸长一寸强。父亲上前直接一鞭子就把挑衅的人就轮倒在地直接昏了过去,有几个人想上来救被父亲几钢鞭缠腿又轮倒两三个,其他人离得远再想上来被钢鞭轮的进不了身,脸上碰到就是一道血檩子,一时间也蒙了。
说实话也都是普通乡痞,在那个年代也不敢因为点梨玩命,看到这个阵势也全都懵了,便做鸟兽散了,父亲还一路追过去把他们赶出去很远。老头和母亲一个劲喊,回来吧别追了快点走,父亲回头抱住那个挑衅的人掐人中、抽嘴巴那个人醒了,一个劲求饶,父亲看他没事也就把他放了。一直到回到乡政府大院,老头千恩万谢,父亲找了警察详细交代了事情。后来警察走访找到了当时的那帮人里的几个,也进行了处罚教育,据说是有人跟那个老头有过节故意让他们去吓唬老头的,至于最后这么调解的恩怨就不太清楚了。再后来听说父亲一战在十里八乡就出了名,都说乡政府有个武林高手,给乡长当秘书兼保镖。
听母亲说,当时一直以为父亲在乡政府给乡长当秘书,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没想到还是个那么厉害的“高手”,从那以后就芳心暗许,决定这辈子就跟着他了。
三、一生练武 开枝散叶
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恢复了高考,父亲毅然决然选择参加高考,当时乡长曾经问过父亲,如果留在乡里必定提干,前途是很好的,问他是否考虑一下,父亲婉拒了,说还想继续学习,想让自己更丰富一点,更好的发挥自己也好,更出人头地也好,说的也全都是肺腑之言。其实后来听父亲说,当时母亲结束下乡返回城市进入工厂,外祖母不同意父母的婚事,不想让母亲嫁到农村,要和母亲在一起,也是他决心考大学进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年1978年父亲考上了母亲所在城市的一所大学政法专业,因为家里穷乡长自掏腰包给父亲拿了第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后来母亲一直等着父亲,几年学业都是母亲在工厂上班资助父亲,再后来父亲毕业留校最终与母亲结合在一起,几年以后也就有了我。想一想,这也许就是人们口中美好爱情的双向奔赴吧。
一直以来,在学习之余,父亲一直没有间断练武,来到城市以后“遍访名师”,当时练武的人也多,在城市的公园里、水坝上、广场上遇到练武的人无论练的是哪一种门派,都会过去跟着学习,在他的学生里也有很多喜欢武术的年轻人,只要勤奋好学他就愿意教。先练基本功,出拳踢腿、“弓马仆虚歇”,而“阴阳长拳”是基础入门套路。所以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工作这所大学的操场上、俱乐部门前的小广场上,总有一群男青年列着队跟一个人打拳的场景,最多的时候多达50余人,春夏秋冬从不间断,而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围观的女学生从来都比练武的男学生多。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会练很多拳法腿法套路,自己也自创了几套拳法,看过父亲练刀、枪、剑、棍、鞭(九节钢鞭),而独属九节钢鞭练的最精彩,每当他练的起了兴致就会越来越快,舞动起来上下翻飞,看的人眼花缭乱,就好像钢鞭把父亲包裹在里面一样,看的人心惊胆颤,生怕他一个不注意自己把自己缠倒。
父亲常说,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到处逞强斗狠,真正习武防身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武术套路多数是为了记住打法也为了练起来好看,真要实战必须把套路拆开按照实际情况使用招式,尤其少北是一个实战性比较强的武功派系,你可以记不住套路,但要记住招式,熟练才能形成肌肉记忆,形成实战的本能反应。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中国功夫对于实战是有帮助的,至于我本人会不会武术,就暂且当成秘密吧。[偷笑]
其实关于我父母的爱情,父亲修文习武授徒,母亲短跑健将等等还有很多精彩的真实故事,其中包括父亲当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代表年轻一派报纸上与保守人士你来我往论市场经济,大徒弟替友报仇以一敌五痛打体校武术队学生被父亲“逐出师门”,母亲4年节衣缩食供父亲读书,中年母亲参加青年组短跑一骑绝尘等等,如果朋友们感兴趣,我会陆续更新一些讲给大家听。
最后感谢您的关注,祝您新年快乐,生活幸福。
文章最后,照片下面,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少北武术。
(下面是几张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父亲当年练武时的照片)
(这是我父亲的书架,有一个格子存放的是父亲当时最喜欢的武术杂志和一些有关书籍)
少北拳少北拳是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的一个传统武术拳种,由少北宗师张荣时先生创编。少北拳认为,千百年来,武术有功于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用它曾培养了历代的将士,对于开拓祖国的疆域,奠定祖国的万里河山,有着巨大的贡献。少北拳主张,武术乃健身自卫之术,健身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共性,自卫是武术运动的个性所在,武术离开了自卫、击技那就失去了武术的真正意义。
中国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少北宗师 张荣时先生非常重视武德教育,规定了少北武德的三大原则,即(一)必须做好本职工作,为民族振兴服务。(二)必须遵德守法,扶老携幼、见义勇为。(三)必须自觉培养正派、正义、正直的三正之风。 经过张荣时老师数十年的整理,把少北拳的全部内容归纳为“双功四术”。“双功”指阴功九术,即:马步、猫功、劈拍、跳行、穿跃、摆腿、奔驰、打桩、身翻。阳功六根,即:手、眼、身、腿、步、气。九术功的学练目的在于提高身体素质,六根功的学练目的在于展示六根的武功功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四术”是指:“拳术、器术、功术、巧术”。
少北拳法以朴实无华、凶猛彪悍、注重实战,博大精深而著称于世。少北拳无论是术理还是实践都充满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观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这是少北拳的特点之一。少北拳的拳法发力以点刚力为主,以柔化力为辅,同时追求刚柔相济的力。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一个惊喜,今年夏天的爆款剧集不出意外就是它了——国产悬疑剧《隐秘的角落》。
口碑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赶紧看完这部剧,最近都不敢上网,怕被剧透。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在刷秦昊的“爬山梗”,究竟是为什么啦。
“我还有机会吗”成为好可怕的一句话。
《小白船》已经成为广大观众心中的恐怖童谣。
本剧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截的安利没看过剧的也可以看,后半截的剧情讨论,还没看的就退出吧。
无死角优质
品相上《隐秘的角落》几乎是无死角的优质,质感、演员,全是一流的。
画面既有超高摄影水准,又拍的是真实的城市景观。
剧情设置在2005年,一个不远不近的年代,但一看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恐怖意味不需要一惊一乍,平静却吓得人睡不着觉。
一众电影演员来演戏,只拍12集,你说良心不良心?
很多年前我看着秦昊就不像好人(没有说秦昊不好的意思),他演变态简直太到位了,这不是抢廖凡饭碗吗!(不是)
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表现出色的张颂文,这次继续优秀水准。
无论是开头打麻将;
还是后面丧女的悲痛;
各种纠结和痛苦,微表情都相当到位。
插播,张颂文这么优秀的演员到,现在都没钱买套房,只能租房住,而且工作机会依然很少,有时候一年就拍一部戏。啊,颂文老师给我红起来!我要当张颂文的粉头!!
王景春就是好人坏人都能演,演全剧最闪光的好人我就一直祈祷他不要死。
从德华到大娘子,刘琳的演技始终在生动的角色里闪耀,哪怕是配角。《隐秘的角落》里她很多场戏都细腻又克制。
被分手时苦涩地吃橘子;
强迫孩子喝牛奶那种压抑的母爱也好到位。
她为了配合拍摄,愿意用八小时站票到湛江。
年轻的李梦丧女后几场哭戏也是哭出了层次。
小演员更是了不得,全都灵到不行。
乖巧的荣梓杉扮演好学生朱朝阳,平静中有高智商,也有阴郁、充满恨意的另一面。
饰演严良的史彭元有着无法驯服的气质和野性眼神。
王圣迪的普普,就是少女阿修罗,漂亮、可怜、聪明,会利用自己的外表来骗大人。
这可能也是继文淇之后的另一个天降紫微星,妹妹快长大!
三个小演员都很有专业意识。
王圣迪被夸感受力惊人
荣梓杉是成长迅速,演戏成熟很多。
时隔三年再次和荣梓杉合作的张颂文就夸孩子进入状态快,已经是有职业水准了。
这部剧里,就连出现更小的孩子都是充满故事感的,导演实在太会拍了。
认真的团队
《隐秘的角落》不是某一个人撑起来的,而是优秀集体创作结晶,这是我们久违了的认真创作团队。
在《隐》剧之前,爱奇艺和万年影业就有《无证之罪》的成功先例。这次《隐秘》延续《无证之罪》班底+紫金陈原著小说打底+韩三平监制。
主创们每一次“拉人入群”也都是寻找到符合剧集气场的人。
导演辛爽其实是位新导演,他是第一次尝试拍电视剧。在这之前,唯一被大家看过的可能是在《幻乐之城》里给任素汐合作的短片。
但是辛爽有着和《隐秘的角落》符合的生活气质。他很喜欢《渴望》《家有九凤》《空镜子》《贫嘴张大民》《马大帅》这之类的国产老剧,演了很多生活剧的刘琳是导演的女神。
在成为导演之前,辛爽的生活经历也十分丰富。他是在梦想和生活之中摇摆的人,当过摇滚乐队乐手、也去过广告公司上班。
《隐秘的角落》在现实主义表达的同时又保有一种孩童的浪漫。
而好演员扎堆的《隐秘的角落》里,常常看到好演员之间的现场创作。
张颂文是优秀的演员也是经验丰富的表演指导,在《演技派》里大家应该看出来了。他一到就不停地在体验和探索角色状态。
排戏时候,连自己丧女第几天、平时女儿喜欢坐的位置,群演的串场台词都等等都要捋顺,细节丰富了才能演好角色。
导演辛爽爆料说张颂文还改了一场戏。剧本中本身说朱永平是在水产店和老板、伙计们打麻将。而张颂文说朱永平终归是个成功的生意人,打一圈麻将要很长时间,说明效益一定不高,所以最终就建议改成了打纸牌。
张颂文常和老搭档秦昊进行细节上的“争吵”,让大家都背后一冷的秦昊秃头造型,也是演员和导演讨论出来的。
李梦的一场丧子戏里,刘琳、张颂文都在一旁帮助她。
让大家觉得惊喜的小演员也是进行了长时间的选角,是千里挑一的选择。其中一个选角重要标准是:在适合剧集气质和符合表演审美范围内。
剧本改编也很厉害,主创们请了美国《纸牌屋》编剧Joe Cacaci当剧本监制,其他三个中国编剧也是实力派,胡坤参与了《东京审判》《八佰》编剧,潘依然过参与《疯狂的外星人》剧本创作,而孙浩洋也是优秀的年轻编剧代表。
编剧团队各显各显所长,完全提升了这个故事的品质。
(下面就是剧透啦,没看完的请撤离)
(下面就是剧透啦,没看完的请撤离)
(下面就是剧透啦,没看完的请撤离)
结局到底是什么?
《隐秘的角落》开篇就把谋杀放了出来,非常抓人,观众基本是看一眼就入坑了。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部推理故事,不以破案视角来展开,但依然对观众有超强的吸引力。坏人带来的恐怖感,孩子们的大胆与未知命运,每一集都有惊人剧情出现。
但是先说一些缺点,本剧的逻辑并非严丝合缝,比如老陈发现朱晶晶坠楼那场戏,本《鉴证实录》观众表示,他用衣服盖住尸体,这不是破坏现场吗?
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赶紧跑,可不就把关键人物放走了。
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观影过程里很少有脑子想这些漏洞,就是觉得太紧张了,不看完不放心。
本剧改编自紫金陈小说《坏小孩》,在剧集走红后,不仅原小说登上了豆瓣热门,连紫金陈另一部小说改编的《无证之罪》都又红了一起来。足可见其影响力。
《隐秘的角落》剧版豆瓣评分有9.0,原小说《坏小孩》只有7.6,这个评分我认为挺公道,原小说我个人可能给分会更低。
小说的情节,抽出大纲来看很精彩,细看文笔糟糕,比如会有“眼泪如兰州拉面”一样的比喻;还有诸多令人不适的情节,行文之间严重的性别歧视这些就不展开说了。
从剧情大胆程度来说,当然是《坏小孩》尺度更大,更有“恶”的耸动效果。但《隐秘的角落》即便背负着众所周知的“尺度包袱”,改编却能超越原作。
《坏小孩》原作的创意是孩子更“恶”,核心围绕着“孩子也可能诡计多端”展开。
而《隐秘的角落》里,几个孩子的命运都很让人动容,福利院里无父无母的孩子们、父母离异得不到爱的孩子,哪怕他们反复撒谎和使计谋,观众都能理解他们对成年人世界的那种不信任从何而来。
这种把“恶”往回收敛的改动,并非是善恶、正能量负能量之间的二选一,而是创作者对“人性”的理解究竟是什么。
孩子诚然会有恶,但孩子生下来一无所知,他们的恶就是成年人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
原小说《坏小孩》里的恶,很多是把大人的猥琐强加到孩子身上;影视化后的《隐秘的角落》,善恶之间的一念之差,是需要读者去反复思量的。
朱朝阳目睹的几桩命案,都有意外因素,现场都很复杂,阻挠他做出正确决定的因素都很多,他在其中的参与性质也很难说清,很多幽暗的心思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就比“纯恶”高明不少。
尤其要说的是,结局的开放性和多义性,客观上达到了当下创作可以操作的尺度,情怀上又比运作更胜一筹,真是不容易。
最后一集看似是有大团圆的结局:严良没死、老陈没死、老陈告诉严良普普和弟弟也配型成功了。
但是仔细想想根本不对,自从普普在张东升面前哮喘病发后,她就没有出现过。
老陈和老伴欢快地跳舞,看起来也太假了,他说过退休也不可能加入这种活动。
老陈之前受伤很严重,走路都要人扶着上厕所要人陪,是怎么把严良从海里拉出来的呢?
最有暗示性的地方就是观众会一脸懵的地方:开学典礼,严良跑进去干嘛?别人都像没看见他似的,只有朱朝阳看着他。这更像是朱朝阳的幻想,也有点像朱朝阳才能见到的他的魂魄。
原作《坏小孩》的结局里,也是除了朱朝阳,其他两个孩子都死了。
叙事真正的分歧点在朱晶晶掉下去那一幕。
普普的信里说“少年宫的那件事情我从来没有跟严良哥哥提起过,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可是看前面的剧情,普普跟严良讲的就是第三集演的版本“朱晶晶自己骂人爬上窗户失足摔下。”
那就说明还有个秘密,第三集里播的版本有可能是朱朝阳主观记忆美化过的。
第三集里普普喊的是:“她摔下去了。”
而最后一集结束于朱朝阳对这件事的复盘,这里他记忆里普普的声音是:“她【要】摔下去了。”
可见当时有个将摔未摔的状态,而不是一下子掉下去了。
而回到第三集仔细看细节,窗户外的树枝上挂着小纱裙。
以及,在吵架过程里,一开始朱朝阳一直是息事宁人态度,但他和朱晶晶有个矛盾爆发点,朱晶晶说爸爸“只喜欢我根本不喜欢你”,激怒了朱朝阳。
可以脑补的是,朱朝阳在争吵最后受了刺激,当朱晶晶挂在树上的时候,他可以选择拉人或者不拉,最终的结果是朱朱晶晶掉了下去。
要么是见死不救,更恶劣的甚至可能是争执中的推搡动作让朱晶晶摔下去。
最后一集的很多叙事看起来非常模糊,船上争执的戏份拍得非常混乱,基本可以认为全是朱朝阳的内心的投射,真实情况和主观回忆混杂在一起。
严良出现时警告朱朝阳要做个好人,不能用不正当手段来报仇,而朱朝阳看着他悬在船上却不伸手去救,有如看着自己的良知慢慢滑落。
看完大结局的朋友可以把第三集和最后一集反复比对,相互补充和佐证。严良掉落之前看着朱朝阳,朱朝阳在高处俯视的样子,也可以认为,这段幻想或梦境里,投射了朱晶晶坠楼时的朱朝阳的视角。
争执中,朱朝阳说:“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给你们开了门。”也可以理解成,开了那扇门,他接触了“坏小孩”,也渐渐开启了自己的恶。
最后一个镜头是柔光中的朱朝阳再一次陈述了他的口供。你可以理解为,这件事就是目击意外坠楼,朱朝阳终究说了出来,大家也理解了他。
也可以理解为,他到底是没有说出真正的秘密。
不真实的光晕,代表童话。
既然是改编,原来的剧情对于剧中的暗示也会有点参考价值。
原作中,朱晶晶坠楼的情节恶劣得多。起因是三个孩子一起惩罚朱晶晶,朱晶晶说朱朝阳是“私生子”,朱朝阳威胁她要把她推下去,朱晶晶遭到侮辱性惩罚,终于服软,却在最后高呼要告诉爸爸妈妈,刺激了朱朝阳失手将其推下楼。
还有一些细节。
我看到一条弹幕说得很有道理,最后张东升和朱朝阳穿一样的衣服,暗示着他们已经变成了同一种人。
“张东升”和“朱朝阳”这个名字本来也是暗合的,旭日东升即是朝阳。他们都喜欢数学,都很高智商,都有得不到的东西,都渴望回归“普通的幸福”。
《隐秘的角落》这个剧名,看起来指的是三个孩子目击了一桩凶杀案,这是个“隐秘的角落”。
但最后一集的名字叫《角落》,结合“隐秘的角落”,更可理解为“朱朝阳心中隐秘的角落”,这个超级学霸的心中留着一个隐秘的角落,向世人隐瞒了自己做过的事情。
“你相信童话还是真相”,这个问题贯穿了全剧。
先跑题一下,“笛卡尔的爱情故事”是一个经典谣言,真实故事是53岁的笛卡尔给20多岁年轻好学的瑞典女王上课,本来睡到中午才起的他到了寒冷的北欧,每逢上课就要在早起,又冷又累,感冒导致肺炎去世了……
这也是我觉得本剧的美中不足之处啦,这么关键的点题梗,咋能用小报鸡汤呢?
不过,“你相信童话还是相信真相”这个设置仍然非常不错,我觉得是比原作纯粹的“坏小孩”要高明。
善恶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呢?好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做坏事,坏人是不是还有好的地方?命题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也是给所有成年人的。
大结局出的字幕是“献给童年”,弹幕全都吓够呛。
我倒是可以理解啦。
哪怕还是小孩的时候,我们也经常有善恶一念之间的选择,撒谎还是说实话,面对还是逃避,有时一件小事可能影响到了后面的一生,也可能童年的一点点“小恶”从来被面对和消化过。大人的人生里,也总有些善恶选择的“隐秘的角落”。
另外一个“献给童年”的含义是,父母决定着童年,童年又决定了人生。
原作《坏小孩》里全员恶人,连查案警察对女儿都是凶神恶煞的虎爹,因此培养出了陷害同学的女儿。
而《隐秘的角落》里做得更丰富也更接近真实。
大人对孩子的坏,似乎都有无奈之处。妈妈婚姻不顺利而要强,爸爸在两个家庭中平衡不好。
但对孩子做错的地方,始终都是错的。当大人做不到对孩子足够诚实,无法让孩子信任自己,孩子只能转入自己的逻辑。剧中每个欺骗大人的小孩都是因为害怕失去,害怕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糟。
有人不太喜欢朱朝阳爸爸父爱表现的那几集,我觉得还挺能理解的。模范父母是少数,很多普通的父母就是这样,他们当然是爱孩子的,但在很多原则性问题上都会犯下明显错误。(比如朱朝阳妈妈把离异的不忿和怨恨灌输给儿子,朱朝阳爸爸连对儿子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要求儿子撒谎。)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警察爸爸一直对女儿很好,让她不一定拿第一,开心也很重要,因此女儿在家里很有安全感。
但另一方面,孩子哪怕再聪明,都是孩子,有幼稚、天真、渴望被爱的这部分。朱朝阳爸爸的父爱,并不是编剧的美化,而应该视作儿子的美化,他如此需要这些,如此享受这些,哪怕爸爸也带给过他伤害,他还是想要父子同乐的那一刻。恰恰是不令人信任又不可失去的父爱才促使着他变坏。
《隐秘的角落》看似是背负着“尺度”的压力,但始终以一种不敷衍不屈服的态度在展开故事。
“尺度”是当下每个创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从片方到观众,我们几乎已经习惯了,这里是要缺失的,那里是不可能的。
但《隐秘的角落》没有什么情节让我觉得是放弃了,这里搞不好了,就这样吧。在可做的空间内,它的每一寸拍摄和叙述都在努力,都有一种“创作者”姿态,这里是不能浪费的,是绝对不能敷衍的。
——但这并不等于说,限制创作是对的。这本不应该由创作者来承受。
片子从主线到细节都透着惊人的精致。每一集开头和结尾都有独特的信息量,不断变幻着表达。
可以为某一集配一个动画片的开场再配小女孩的解说。
除了精致好看的分镜,在剧中经常能看到喜欢音乐的导演埋下的“惊喜”与“信息”,十二集,每一集都片尾曲都不一样,而这些片尾曲歌词里还暗藏着角色的命运。
我一般是不看片头的,但看了几集《隐秘的角落》后我每一次都会看重复的片头动画,想找出情节的暗示。
三个惊惶的孩子看到了坠崖,一个大人在追逐他们;
这个漫画可以理解成为朱朝阳,他终究顺从地走进了某一条道路。
而在这种努力下,《隐秘的角落》甚至做出了比原小说更好的结局,收敛那种强加在孩子上的极恶,把善恶拉回一个合理的复杂的区间内,为观众提供自己找答案的空间。
就是这种每一寸都努力的精气神,简直可称励志,是创作者不肯放弃的尊严。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