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吟会谈,为什么刘备和曹操奋斗一生的成果差距这么大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卧龙吟会谈,为什么刘备和曹操奋斗一生的成果差距这么大?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曾经对刘备直言不讳,“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耳”。可是经过长期的征战,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大片领土,号称占据了天下十分之八。而刘备只是占据了益州和荆州一部。那么互相视为英雄的两人,为何取得的成就如此悬殊呢?

一、双方起家的状况不同。

曹操和刘备的出身不同,这也注定了双方创业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曹操的父亲担任过汉朝的太尉,拥有显赫的地位。曹操有家族的势力支持,被举孝廉,早早走上了仕途。他担任了多个官职,在树立自己的名声外,还得以结交了大批人才。

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军的战争中,曹操已经脱颖而出。在战后他担任济南相,取得政绩后归隐还乡。此时他的名声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人企图废灵帝的时候,还要去拉拢曹操。曹操在此后又担任了朝廷校尉的职务,成为手握军权的重臣。

在董卓篡权的时候,曹操逃归乡里。他在家乡招募人马,推动地方诸侯组成讨董联军,仅仅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曹操拥有的个人影响力。由于有家族势力的支持,曹操很快建立了一支忠心耿耿的军队,随同他南征北战。由于曹操从起兵时就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占有优势,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占据了兖州作为根据地。

相比曹操,刘备就要落魄多了。刘备虽然也算是出身官宦家庭,还号称汉室宗亲。可是到他这一代是时候,家道中落,和母亲依靠织席贩履为生。他不像曹操那样有家族势力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来创业。

刘备投身卢植门下学习,结交各方面的朋友。在这些朋友中,尤其以公孙瓒对他的帮助最大。但即便如此,刘备和曹操是远远比不上的。没有人推荐他当官,刘备只能在民间发展自己的势力。他招揽了一批人员,接受客商的资助,在战乱到来时以此起家。

在战后,刘备才当了个安喜尉的小官。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官,刘备还很快就丢失了。在曹操拒绝朝廷太守的任命时,刘备还在为当个县令而战斗着。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陶谦派人去请刘备救援,刘备为此大为感动,说天下还有人知道我刘备的吗?从这一句话,就能够看出刘备和曹操的差距,也看到刘备创业的艰辛。可以说,刘备从一开始就落后在起跑线上了。

二、双方的能力不同。

虽然曹操把刘备看作与自己一样的英雄,但是他如此直言不讳地说出来,说明在他的心底,还是认为自己的能力要比刘备强一些。曹操曾经评价刘备说,刘备是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但是得计要比自己迟,所以才和自己交手陷入被动。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刘备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比不上曹操。在他和曹操的部将刘岱、王忠等人交锋时说,像你们这样的人,就算来上百也打不过我,如果曹操亲自来,就不可知了。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也婉转地批评了刘备的能力。诸葛亮评价曹操击败袁绍,不仅仅是依靠天时,更是依靠自己的谋略。刘备不能和曹操争锋,也主要因为这一点。

曹操本人文武双全,他不但是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优秀的政治家。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手下拥有大批的谋臣武将。在战争中,他亲自指挥大军作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的根据地兖州位居中原腹地,属于四战之地。曹操运用自己的谋略,各个击破敌人,逐步扩张势力,最终统一了北方。

在政治上,曹操奉迎汉献帝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大义的名分。他利用汉献帝这块金字招牌,为自己的兼并战争打上了朝廷的烙印。在他的攻势下,很多地方势力不战而降,连当时最大的军事力量袁绍也被打得土崩瓦解。正是因为曹操的文武全才,才使得他的势力发展如此迅速。

相比曹操,刘备的能力就要差一些。刘备有高祖之风,他走的道路也是刘邦的道路。他和刘邦一样,在没有崭露头角的时候,注意收罗人才,建立自己的团队。在刘备的麾下,拥有关羽、张飞这样的良将,也拥有乌丸杂胡骑这样的精锐。但是,仅仅依靠这些,他是无法与曹操对抗的。

当年刘邦夺取天下,不但有一批强将,还拥有萧何这样的良相,韩信这样的统帅,张良这样的谋臣。可是刘备除了关羽、张飞,没有与萧何、张良相提并论的人才。刘备本身能力不及曹操,身边还没有可以弥补缺陷的人才。这使得他与曹操交锋中甘拜下风,只能退到荆州进行躲避。

三、双方发展的时机不同。

正是由于双方先天和后天的差距,使得双方发展的时机变得不同。曹操在北方迅速发展势力的时候,刘备只能在南方寄人篱下,袖手旁观。刘备由于没有根据地作为依托,就算是满腔抱负也不得施展。他曾经对刘表说过,假如自己有基业的话,天下不足定也。

这一切直到刘备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后才得以改观。有了诸葛亮的加入,刘备终于有了萧何一样的良相。从此,刘备集团才成为真正能够争夺天下的势力。在此之后,刘备集团又拥有了庞统、法正这样的谋士,补上了谋臣的短板,更是如虎添翼。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刘备取荆州,夺益州、汉中、上庸,势力达到了顶点。在汉中之战中,由曹操亲自指挥的曹军倾巢出动,最后也只能认输退出汉中,刘备取得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对曹操的胜仗,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了。

不过不能不正视一个现实情况,那就是刘备的发展太迟,起步太晚。当他取得荆州南部四郡作为根据地的时候,曹操已经占有了几乎整个中国北方。由于时机错失,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刘备虽然奋力追赶,也难以赶上曹操的脚步了。

结语:

曹操虽然把刘备看作和自己一样的英雄,但是他心中还是认为自己要比刘备强一些的。刘备和曹操出身不同,没有曹操拥有的那些资源,从最底层奋斗上来,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输给了曹操。再加上刘备的能力不如曹操,更是处处受制于人,被迫到荆州躲避。

刘备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后,情况才得以改观。可是这个时候曹操已经统一北方,拥有百万大军,刘备已经无法与他争锋。由于得到根据地太迟,刘备虽然奋力追赶,也赶不上曹操的脚步。再加上孙权败盟,对刘备发起袭击,让刘备的事业雪上加霜。最终,刘备和曹操取得的成就相差悬殊,不过刘备君臣百折不挠的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赞扬,永留史册。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俄连续两天大规模空袭乌?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战争的开始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俄军方面畏手畏脚,一

方面要推进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又为了国际声誉而不敢放开手脚只进行了战术轰炸摧毁了一些军

用设施,即便如此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优势,然而北约对乌克兰持续不断的

武器及资金援助阻碍了俄罗斯的推进。

如今乌克兰又在北约的卫星的帮助下完成了对俄罗斯的大反攻,让俄罗斯陷于被动地位,炸毁克

里米亚大桥和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也一点不吝使用,俄罗斯也早就跟北约和乌

克兰讲过这是红线!泽连斯基:红线?我偏要试试,有大哥罩我你能拿我怎么样吗,有本事你打

我啊。

你打我啊

终于俄罗斯失去耐心,为了快点结束战争,就只好用战略轰炸来摧毁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工厂来使

乌克兰丧失战斗力,国民放弃抵抗意志,归根结底还是泽连斯基这个小丑总统不自量力,自讨苦吃

三国志中三顾茅庐怎么三顾诸葛亮?

谢邀。其实关于陈寿《三国志》的刘备三顾茅庐,和鱼豢《魏略》中的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的矛盾(1),纯粹是受到裴松之的误导而作出来的。《魏略》里诸葛亮【北行见】刘备的会面,估计就是发生在三顾茅庐之后。

1,《三国志》里三顾茅庐只是刘备拜访诸葛亮,无任何词语描述是刘备征辟诸葛亮。

2,《魏略》里刘备与诸葛亮【非旧】关系无法得出是双方第一次见面,而是双方关系浅。

3,《魏略》里从诸葛亮【北行见】刘备的方向来看,诸葛亮肯定不是从隆中出发。

4,《魏略》里诸如刘备【知亮非常人】、【由此知亮】等细节,说明刘备已经认识诸葛亮。

5,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就是个宾客身份,并非很多人以为马上就有了官职。

6,直到刘备吞并荆南4郡,诸葛亮才有第一个官职【军师中郎将】。

7,《魏略》没有像陈寿《三国志》那样,美化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感情,而是从零开始。

8,【情好日密】可概括从【诸生意待之】转变成【犹鱼之有水】的感情升温的时间。

仔细看《三国志》诸葛亮传,就会发现三顾茅庐过程的记载十分蹊跷。在刘备【凡三往,乃见】(2)诸葛亮询问【当世之事】(3),而诸葛亮以【隆中对】回答完毕后,刘备就只说一个【善】字就没下文了,什么表示都没有,随后直接就是刘备和诸葛亮【情好日密】(4)了。压根就无法明确诸葛亮是否答应刘备邀请而出仕。

如果刘备的三顾茅庐是亲自上门征辟诸葛亮,那起码要做到各种礼节。比如事先把征辟的礼物准备好,还有要担任左将军府的何种官职也需安排好,结果什么都没有,【三顾】行动就以刘备的称【善】一字而告终了。这可能说明刘备三顾茅庐只是拜访诸葛亮而已,或者说【三顾】之后,诸葛亮并非以刘备属下官吏的身份为刘备效力。

实际上,所谓诸葛亮出山后,开始并无任何官职,对比简雍、麋竺和孙乾3人很早就担任刘备的左将军【从事中郎】(5),诸葛亮此时就是【宾客】的身份,直到刘备【遂收江南】以后,才有第一个正式记载的官职【军师中郎将】(6)。当然,千百年来,人们总习惯性地认为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就立马就受到重视当了官。

要知道在两汉魏晋时期,主君征辟某人为正式下属,那就说明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君臣之好 】(7)的关系。而在诸葛亮在出使东吴的时候,由于刘备并没有征辟诸葛亮为府下官吏,只是宾客身份,张昭才能毫无顾忌地【荐亮於孙权】(8),来挖刘备墙角。又如鲁肃、诸葛瑾为孙权效力时也是【 始为宾客 】的身份(9)。

有趣的是,在诸葛亮以宾客身份去游说孙权前,鲁肃也是以宾客身份来吊丧刘表的(10)。因此先认知到诸葛亮只是刘备的宾客身份,再回头看《三国志》和《魏略》的区别,至少在诸葛亮的身份职位上,两者并无矛盾,无非是《魏略》里刘备和诸葛亮【非旧】的关系与一般人认知的不同。

而恰恰是裴松之可能认为三顾茅庐刘备和诸葛亮的第一次见面后,双方关系就应该好的像蜜一样,才会把诸葛亮一次【北行见备】的行为,和【备与亮非旧】(11)的关系,误认为是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的第一次见面。其实无论是【北行见备】,还是【备与亮非旧】,这2个用词都无法得出这是双方第一次见面的结论。

在【备与亮非旧】的【非旧】一词里,【旧】解释为:故交,老交情。因此【非旧】解释为两人是新交,并非熟识,关系比较浅,这说明诸葛亮在【北行见备】前已经和刘备认识。毕竟三顾茅庐两人就见了一次面,关系自然不熟,当然是【非旧】了。就如同皇帝的新装一样,一旦戳破,就会发现《三国志》和《魏略》之间并没有无法调和的矛盾。

之后,裴松之可能还认为《魏略》里刘备对诸葛亮【诸生意待之】(12)和【上客礼之】(13)的待遇,就是侮辱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感情。但任意两人之间的亲密度都不可能刚开始就是100%的满值。即使陈寿也用了【情好日密】一词,来说明双方关系是通过时间的沉淀,来逐渐升温的。

要知道不但《魏略》这样记载,司马彪的《九州春秋》也是同样记载(14)。而司马彪写《九州春秋》的时候,蜀汉都已经灭亡了,他作为晋朝宗室,拿到蜀汉的史料书稿信件不会太难,加上诸葛亮怎么也是个名人,不太可能搞不清是谁先见谁的面。当然,《魏略》和《九州春秋》作为魏晋史书,自然不会刻意美化刘备、诸葛亮的君臣感情。

其实详加分析《魏略》的这段记载的每句话,就会发现其中的很多细节,早就显示诸葛亮已经认识刘备了。首先,《魏略》提到诸葛亮因为出于【荆州次当受敌】而【北行见备】,之后又提到【刘表性缓,不晓军事】(15)。诸葛亮为什么要为此特意去见刘备,又为什么要特意提到刘表呢?

前文已提到,刘备在三顾茅庐后,对诸葛亮并没做什么具体安排,诸葛亮也没具体答应什么,仅是双方【情好日密】,诸葛亮只是刘备的宾客。在赤壁之战出使东吴时,还曾被张昭挖墙脚。这说明在客观上,宾客身份对诸葛亮需要忠诚刘备来说,并没有强制约束力,随时可以想出仕刘表或者孙权。而诸葛亮以宾客身份为刘备而担忧荆州,也并非难以理解。

而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宾客,能够活动的范围也是很大的。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刘表长子刘琦可是【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16),还发生一次诸葛亮和刘琦【游观后园,共上高楼】后,被刘琦【令人去梯】(17)的事件发生,这说明诸葛亮并非一直与刘备待在新野,而是随时可以出游,比如经常待在刘琦当时的所在地襄阳。

第二,《魏略》记载诸葛亮【北行见备】时,刘备【屯於樊城】(18),这与《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刘备在三顾茅庐时正【屯新野】(19)产生了地点矛盾,但前文提到了诸葛亮已成为刘备的宾客,而且宾客活动范围很大,那么地点矛盾就不成立了。只不过诸葛亮【北行见备】的方向却有些问题。

众所周知,襄阳、樊城仅隔汉水南北相望,经常一体并称襄樊,而诸葛亮的隆中却【在襄阳城西二十里】(20)的南阳邓县,如果诸葛亮从隆中出发去樊城,似乎用【北行】不妥,用【东行】更为妥当。如此说来,诸葛亮很可能正是以刘备宾客身份在襄樊以南附近活动,得到某些荆州危机的消息后,紧急北上樊城面见刘备。

第三,刘备与众宾客集会时提到【备与亮非旧】。前文也提到【非旧】只能说明两人关系不熟,不是【旧交】,而是【新交】,属于最近认识或者刚认识不久,不可能论证出这是刘备和诸葛亮的第一次见面。如果裴松之仅凭【非旧】一词,就把诸葛亮【北行见备】当做双方第一次见面,那就实在有些武断和牵强了。

第四,当宾客见面会【坐集既毕,众宾皆去】后【而亮独留】(21),排除诸葛亮自来熟的可能,这似乎也不像是其接受刘备面试,即双方第一次见面时诸葛亮所能够逾越干出的唐突事情,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孙权和鲁肃身上。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后(22),孙权即会见鲁肃,这场合也是一场众宾客集会。

同样是【 众宾罢退 】,然而与诸葛亮不同的是,鲁肃却是【亦辞出】表示告别了(23),然后被孙权叫回来。这说明诸葛亮既然能够自动留下,而刘备又能够在其面前很自然地【结毦】(24),显示了两人互相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熟悉感,更反证了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不属于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

第五,而后诸葛亮开始对刘备提问时,刘备就突然【知亮非常人也】(25),这显然说明刘备已经多少了解诸葛亮。在刘备纳其策实施后,又出现【备由此知亮有英略】(26),其中这【由此】一词用得非常巧妙,显然又喻示双方已经认识一段时间。最终刘备【乃以上客礼之】,说明这一献策改变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宾客的待遇级别。

估计最令裴松之不爽的就是在《魏略》的记载中,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态度仅是【诸生意待之】,以及【上客】之类的宾客待遇,似乎与《三国志》诸葛亮传的【犹鱼之有水也】(27)有着矛盾。前者【诸生意待之】在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陈寿也是用【情好日密】来说明刘备与诸葛亮关系是通过时间的沉淀,来逐渐升温的。

通俗的说就是诸葛亮说完隆中对出仕后,双方的感情是1日好过1日。那么诸葛亮出仕之后与刘备,也就是【日密】的第1日的感情是怎么样的呢?在缺乏史料记载的情况下,诸葛亮出仕后【日密】的第1日,刘备对其感情完全可能是一张白纸。因此《魏略》用【诸生意待之】来描述刘备在初始阶段对待诸葛亮的感情,并不能说错。

当然,这【情好日密】中的【日密】具体日数也不太清楚,直到【关羽、张飞等】开始【不悦】了(28),刘备便以一句【犹鱼之有水也】挡了回去。因此【情好日密】一词完全可以概括刘备对诸葛亮从如同白纸般的【诸生意待之】,转变成浓密的【犹鱼之有水也】的这段美好的君臣感情培养升温的时间过程。

对于诸葛亮【上客】之类的宾客待遇,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国志》里,刘备的三顾茅庐只是拜访,并非征辟,对诸葛亮的待遇没做具体安排,诸葛亮完全可以自由出仕其他势力。而在刘备和诸葛亮【情好日密】后,【关羽、张飞等】依然【不悦】,说明对诸葛亮不满的人除关羽、张飞外,大有人在。可见诸葛亮当时的宾客待遇是完全符合规格和情势的。

而诸葛亮在207年刘备拜访时提出的隆中对,再怎么吹也只是个画饼,画饼总归是不能饱饥的,刘备不可能以此来给予诸葛亮高待遇。何况诸葛亮作隆中对还是【因屏人曰】(29)的密室会谈,转化成文字记载则要靠后来补记了。因此当时只有刘备知道隆中对的内容,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诸葛亮即无功劳,又无资历,自然无法服众了。

当然,《魏略》记载的诸葛亮向刘备献策虽然也可能属于密室会谈,靠后来补记,但至少内容里建议清查户口、增加兵力(30)是实打实能够现用的谋略,而且务实,能够缓解刘备的燃眉之急,比隆中对这个当时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实现的画饼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刘备把它当做功劳,作为给予诸葛亮上客待遇的奖赏理由,也说得过去。

因此刘备的三顾茅庐虽然并非征辟,而只是拜访,但至少和诸葛亮建立起了关系。诸葛亮以宾客的身份为刘备效劳,按照出师表的原话就是【遂许先帝以驱驰】(31)。随着时间的深入,诸葛亮逐渐展露才华,不仅能画饼,还能务实献策,刘备自然愈发看重诸葛亮,感情和待遇也自然提升,从【诸生意待之】转变成【犹鱼之有水】的【上客礼之】。

而后人认为的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刘备对诸葛亮就有【犹鱼之有水】的君臣感情,这完全是受到陈寿的三顾茅庐对这一美好事件,所进行刻意渲染氛围的影响。陈寿的溢美导致后人沉浸在刘备和诸葛亮君明臣贤的美好情感之中,完全忽视了陈寿笔下的【情好日密】是一个经过精心编织,而是需要通过时间来沉淀感情过程的文字陷阱。

对比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本传全篇专美诸葛亮和刘备的感情,《魏略》可以说是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来表述双方的感情。从刘备三顾茅庐,到赤壁之战前夕能够出使孙权(32),说明诸葛亮即使没有官职,也已经凭借才华成为刘备集团中极其重要的一员。当然,直到刘备【遂收江南】以后,诸葛亮才有第一个官职【军师中郎将】。

其实《魏略》和《三国志》的用意都差不多,都是表明诸葛亮是通过显露才华来博得刘备的青睐和信任,《三国志》是通过隆中对,《魏略》则是用募兵之计。只要知道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只是宾客的身份,就很好理解《魏略》的记载事件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发生的。将《三国志》诸葛亮传和《魏略》结合起来,可以将过程叙述如下: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以宾客的身份为刘备效力。作为宾客,诸葛亮能够活动的范围是很大的。当时诸葛亮并非在襄樊西面的隆中,而是在南面活动。当诸葛亮觉得荆州受到北方威胁越来越大时,临时起意而北上,向正驻扎在樊城的刘备献策。刘备从此觉得诸葛亮有真才实学,在纳谏后将诸葛亮升为上级宾客。

引用史料:

(1)裴松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2)三国志诸葛亮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三国志诸葛亮传: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4)三国志诸葛亮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於是与亮情好日密。

(5)三国志简雍传:先主至荆州,雍与麋竺、孙乾同为从事中郎,常为谈客,往来使命。

(6)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7)晋书向雄传: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谴系雄于狱......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

(8)袁子曰:张子布荐亮於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9) 三国志吴主传: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10)三国志鲁肃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11)魏略曰: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

(12)魏略曰: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13)魏略曰:乃以上客礼之。

(14)裴松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15)魏略曰: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16)三国志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

(17)三国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

(18)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

(19)三国志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

(20)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21)魏略曰: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22) 三国志鲁肃传: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23)三国志鲁肃传: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

(24)魏略曰:备性好结毦,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

(25)魏略曰: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26)魏略曰:备由此知亮有英略。

(27)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

(28)三国志诸葛亮传: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

(29)三国志诸葛亮传: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30)魏略曰: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31)三国志诸葛亮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2)三国志先主传: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

宋江和刘备你觉得哪个更虚伪?

明清文学以小说著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罗贯中《三国演义》和施耐庵《水浒传》,是写古代军事题材和政治题材的双璧,它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场面广阔,历时甚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某些规律。

《三国演义》的创作指导思想是尊刘抑曹,刘备是作为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出现的,在作品占有很大的篇幅;《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宋江,当然也成了作品的主要人物,而且作者对这个人物所持的态度基本上也是肯定的。罗贯中和施耐庵生活的年代大致上又是相同的,相同的社会环境和相同的世界观、创作观,使他们笔下的刘备和宋江有了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对刘备和宋江这两个艺术形象的论述,已经有很多了,但一般都只是独个分析,即使偶然有人把他们作一比较,也只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本文试图从这两个艺术形象本身的思想性格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历史状况作一个比较全面分析。

刘备出身于一败落而流于民间的封建王侯家庭,封建时代那种“龙子龙孙”的糟粕思想自小就在他身上完全流露出来。他以其出身而自豪,并到处炫耀家世。刚一出场,他便对张飞说“我本汉室宗亲”;举兵镇压黄巾军,也因“说起宗派”而被刘焉留用;三顾茅庐,第一句就是自称“汉室末胄”;……。果如他之所料,在当时的社会中,虽然发生了农民起义这种严重打击汉家江山的事,但在豪门贵族、军阀文人以至一般百姓之中,“帝胄”的身分是会给他带来好处的。袁绍在诸侯之中给他这么一个小小县令置座,就说得很坦白:“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陶谦三让徐州于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乃汉室宗亲”的考虑。即使是《三国演义》中第一个称“刘玄德乃当世英雄”的孔融,也是口口声声尊他“公乃汉室宗亲”。等到汉献帝认他为族叔,“皇叔”的名头就更使他身价百倍了。刘备以他的“好”出身赢得了一定的名声和地位,为他的事业打开了局面,那些思念汉室、愿报效汉室的人纷纷投靠了他。

宋江则是以他的钱财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和效果。宋江出身于有钱的地主家庭,本人又担任有油水可捞的地方押司职务,钱财对他来说是毫无问题的。他又是一个懂得用钱的人,于是,钱给他带来了“疏财仗义”的好名声,为他赢来了“及时雨”的美称。对一般百姓,以小恩小惠,如给钱让他买药、买棺材,让他们对他感恩莫及;对上司下属,用钱财打通关节,杀死阎婆惜之后,县官竟然一心一意护着他;对江湖豪客,则以更大方的出手让他们觉得他“够义气”。第三十七回写宋江被押送到江州后,“又自央 人情,差拔到单身房里,送了十两银子给他;管营处又自加倍送十两人事;营里管事的人,并使唤的军健人等,都送些银两与他们买茶吃。因此无一个不喜欢宋江。”花荣派去服侍宋江的贴身人,“无一个不敬爱他的”,也是因为他有钱;李逵觉得他“仗义疏财,名不虚传”,是因为宋江一下子就给了他十两银子去还赌债;薛永对他“纳头便拜”,更是因为别的人看他卖艺却不给钱,而宋江给了他五两银子。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确是错不了的了。水浒英雄多对宋江恭恭敬敬,每每口称“哥哥”,“纳头便拜”,是敬他的“仗义疏财”。他这“仗义疏财”的名声,即使不能说是全赖钱财而得来,至少也种因于此。换了一个没有他的钱财多,或者不如他那么懂得钱的万能的人,恐怕名声不会这么响亮吧?

舆论的作用,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是巨大的,旗号的树立是欲成事者必不可少的。发动战争之前,先来个“讨××檄文”,以示师出有名;皇帝奖赏或处罚大臣,定要列出一大串功绩或罪责,显得名正言顺。对刘备和宋江这两个名声原先并不显赫的人来说,在古代社会中,还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更快地赢得美名,便于达到出人头地、干一番事业的呢?刘备没有宋江的钱财,宋江没有刘备的好出身,可两人都深谙美好的名誉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都能竭尽可能利用各自有利的现实条件,并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方法虽不同,可都极尽异曲同工之妙。

刘备和宋江可说都是一代枭雄,在动乱的年代里,在复杂的政治斗争、权力斗争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坎坷的经历,使他们都具备了政治人物虚伪、残忍、狡诈、阴险、隐忍的属性,最终都成就了一番功业:刘备登上了蜀国的皇帝宝座,宋江登上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的第一首领的位置。

宋江以钱财收买人心,主要是出于个人追名求利的需要,可总表现出一副虔诚、慷慨、豪迈的样子。他资助孤寡无靠的阎婆埋葬丈夫,当王婆告诉他阎婆有意把女儿给他时,他只不过是“初时不肯”,王婆再说几句,他便“依允了”,最终还弄出个杀惜的丑剧来。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掉了,宋江无半分同情,竟然是众人“大笑”,说李逵杀了四虎,“正宜作庆”。为了收服霹雳火秦明,大动刀兵,杀害善良百姓无数,害死秦家老小,绝其后路,使得秦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上山;宋江还不肯就此罢休,更设了美人计,作主把花荣的妹妹嫁给了秦明,笼络他。残忍狠毒一至于此!他明知梁山泊众人不服卢俊义,因为卢俊义乃是曾发誓与梁山泊为敌的河北大地主,他这个山寨首领的宝座一定不会旁落,但他却假惺惺地说什么要遵从晁天王的遗言,再三要让位于卢俊义。究其根源,只不过是为了折服卢俊义的傲气,为了坚定他那本来已经牢不可摧的地位罢了。宋江投降朝廷后,自己部下杀了克扣御品、侮辱梁山好汉的厢官,他怕“须是要连累我等众人”,就把那军校斩头号令,还装模作样大骂一场:“自上梁山以来,第一次坏了自家兄弟。”实际上,是完全可以不用“坏了自家兄弟”的。眼见梁山英雄一个个被害死,他也只不过滴了几滴眼泪,及至朝廷赐下毒酒,毒死自己还不够,还要派人叫在润州的李逵“星夜至楚州”,骗李逵服下慢性毒药。

刘备这个出身于皇室,志向也更远大的帝王,比市井出身,多少还带点绿林野性的宋江,就更是十足的伪君子了。他的手段更隐蔽,更巧妙,更不着痕迹。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以刘备当时的军力,要逃脱曹操大军的穷追,本来就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他却还要动员十余万百姓,“缓缓而行”,“每日只走十余里便歇”,左右劝刘备“暂弃百姓先行”,他却哭泣起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宁愿“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见百姓遭难,“欲投江而死”。其动人场面,足以让刘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百姓之死,到底是曹操之过,还是责在刘备?刘备是百姓的救星、希望,还是百姓成了刘备的挡箭牌、救命草?赵云大战长坂坡,于曹操几十万军中出生入死几十次,救得了甘夫人和阿斗的生命,刘备居然把阿斗摔在地上,“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慌得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刘备摔子——收买人心”这句歇后语,倒是清清楚楚地揭示了刘备此类装模作样的行为的实质。张松在三国中能算得上什么人物?而赵云、关羽是何等英雄?刘备特意派赵云、关羽迎待失意懊丧的张松,自己又“引着伏龙、凤雏,亲自来接”,用意非常明显。可是,善待三日,竟“不提川中之事”,反而是张松极力“劝”他取西川。其实刘备又哪会因刘璋是同族而不取西川呢?他对张松说的“他日事成,必当厚报”才是真心话。更能说明刘备奸滑性格的是,他在临死之前,仿效刘表托孤的方法,一方面要诸葛亮尽心尽力辅助他的儿子刘禅,另一方面又怕诸葛亮在他死后会夺取他的“家业”,于是把话说在前面,“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吓得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皇帝对臣子所说的话,有比这种话更可怕的吗?

刘备的心机、城府是很深的,他能屈能伸,在时机尚未成熟时,他忍得下,沉得住气。在他的力量还不足以与袁术对抗的时候,他就不逞一时之勇,接受了吕布的辕门之劝,但不久之后,他就把袁术打败,袁术也因此而死。许田打猎,他恐力量不够,怕伤及汉献帝,因而及时制止关羽,不杀曹操;但马上就积极参与董承、马腾等人的密谋,终生念念不忘。寄居于曹操篱下之时,“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后园种菜,是“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及至曹操煮酒论英雄,更显示了刘备的城府之深、应变之捷,“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箸。又恐曹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终于使得曹操“遂不疑玄德”。

作为与刘备同一类人物的宋江也会在必要时收敛忍让些,只不过刘备是从他的事业出发,而宋江可说是为了生存而暂时的委屈求全。第三十九回写黄文炳为蔡九知府献上宋江的反诗和解释京都的童谣,蔡九知府命戴宗捉拿宋江,宋江生命危在旦夕,于是接受了戴宗“诈作风魔”的主意,“披散头发,倒在尿屎坑里滚”,满口胡言乱:“我是玉皇大帝女婿。丈人教我引十万天兵,杀你江州人,阎罗大王作先锋,五道将军作合后,有一颗金印,重八百余斤。”这种情状,与孙膑相比也差不了多少。真是欲成大事者,有非常人之量。可是,宋江大多时候是不忍的,他的报复心理很强,有刘备所没有的绿林野性。宋江被刘恭人所害,脱身以后,杀了刘高还不解恨,“只有那个淫妇,不曾杀得,出那口大气”;遭黄文炳陷害,被晁盖等人救出,他就一刻也不肯耽搁,一定要先报仇不可。等捉到了黄文炳,居然又装出一副慈善心肠:“哪个兄弟替我下手?”似乎连人也不会杀了。

宋江在浔阳楼上,乘着酒兴写了一首《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又写了一首七绝:“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湖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他这一诗一词,为他赢得了多少水浒英雄的赞美!也成为许多评论家的重要论据,认为这是宋江反叛思想的集中表现。其实,这正是宋江沽名钓誉的巧妙手段。宋江的遭遇和林冲的不同。宋江是因为杀死阎婆惜被判发配到“渔米之地”的江州,县令一味庇护他没给他吃过一点苦头;押送他的是张千李万而不是董超薛霸,反而一路服侍他这个犯人;在牢城里,他的钱又使得“无一人不喜欢宋江”;有戴宗撑腰,他可以跟一般有钱人一样到处吃喝游玩。这么潇洒的充军,应该说是天上人间、自古及今仅此一宗吧?这就使人觉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没甚来由。他认为披枷带锁,不是打在网里;山上造反,才是打在网里;认为吃官司,对他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他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的胸襟和抱负呢?他若有反叛之意,至少在刺配江州路过梁山的时候,就可以张牙舞爪了,何必争取到江州来“潜伏爪牙忍受”呢?以他那么强的报复心理,以他那种“血染浔阳江口”的杀气,在完全可以借助梁山力量报仇雪恨的条件下,他哪会等到“他年”才报“冤仇”呢?何况他所受的折磨完全是咎由自取,以“猛虎卧荒丘”的忍辱英雄自喻,完全是自我吹嘘、自我标榜。

刘备的坎坷经历,固然是自身才力有限,更是由于对手的势力过于强大,而不是像宋江这样的自取其辱。可是那种处处吹捧自己、压低竞争对手、标榜自己的作法,两个人是如出一辙的。刘备在刚听到卧龙凤雏的名号时,无时无刻不心中挂记,逢人便问是“卧龙先生”“凤雏先生”,真的个庞统前来投靠他了,“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不得已才叫了庞士元去当一个小小的县令。他与庞统大吹法螺:“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罗贯中那种“尊刘抑曹”的思想也太离奇了,居然“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可是,三国鼎立的实际是无论从军事还是从经济,刘备的蜀国是最弱的,曹操一方是最强大的。刘备也确实是不“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他图的是霸业。他把好话说尽,宽、仁、忠全归他一个人,激、暴、谲全归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的阴险、伪诈、狠毒又何曾逊色于曹操呢?他不忍取荆州,还不是取了;不忍取益州,也照取不误;不忍登上帝位,终于还是登了。以“不忍”而让别人催促他“忍”而又“忍”,曹操哪有他的高明呢!宋江口口声声尊晁盖为首领,以山寨首领不可轻易下山为借口,凡事让他“代劳”,于是朝廷里、江湖中只知有“及时雨”而不知有“托塔天王”,人人唯他马首是瞻,从而达到了架空晁盖的目的。他的旗号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却又替朝廷攻打了另一支农民起义军──方腊,残害了多少无辜百姓和英雄豪杰。刘备、宋江都是把自己吹嘘为仁义礼智信忠勇的代表,而同时又干着大量不仁不义不信不勇的事的人,脱离不了他们那个阶级的本质属性。

刘备形象的塑造虽远远比不上曹操的完美、丰满,也比不上张飞、诸葛亮的突出;宋江虽也比不上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的鲜明、感人,但他们也还是有个性、内涵丰富的比较复杂的人物。他们有着一个封建统治者的虚伪、凶残,也有着一个有作为的政治人物的胸怀、能力,他们能礼贤下士、善于用人、讲义气。他们知道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人心的向背,因此都极尽其可能地笼络人心。刘备懂得要爱护百姓,让人民安居乐业。宋江先前是以钱财帮助贫困老百姓,上梁山后每次出兵,对百姓总是“秋毫无犯”,攻克城池,便“急传将令,不许杀害百姓”,并“散给粮米”,救济穷人,因而大得人心。对待部下,宋江是与他们兄弟相处,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上梁山是造反的事,犯的是杀头的大罪,那些有妻小的人就会有后顾之忧,不像三国时期,有才能的人到哪一边都能得到重用,可以不顾虑家庭的安危问题。于是宋江总是一方面以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引徐宁、关胜等人上山入伙,另一方面派人把他们的家人安全护送上山,既绝其后路,又安定其心。刘备的礼贤下士,求才若渴更是千古闻名。徐庶是他不可或缺的助手,但刘备为了徐庶母子得以团聚,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送走了他。为了能够得到孔明,他斋戒沐浴,三顾孔明于茅庐之中。第三次正值孔明在睡觉,他在阶下一动也不动地站着等了一个多时辰,这种不畏风吹雨打,不怕山高路远的虔诚态度,终于打动了“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卧龙先生出山,为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终完成了三分天下的霸业。终其一生,每一场战役的战略战术,每一回内政外交的方针政策,他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诸葛亮的作用,绝不怀疑。对马谡的判断,他甚至比诸葛亮还准确。君臣合作如此和谐,的确千古难见。初见赵云,就“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因不忍相离而“执手垂泪”,等到赵云来归,刘备大喜。在长坂坡乱军之中,大多数人怀疑赵云投曹操去了,甚至连张飞也对他说“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刘备仍坚信“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他的确是具有开明帝王那种知人善任的优良品德。刘备之所以得到大多数人的传颂,就是因为他能够实施仁政、礼贤下士。

古代劳动人民由于生产方式的限制,不可能想象出封建制度以外的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同时由于受时代的局限,看不到自己创造历史、主宰历史的伟大力量,因此希望出现“善善而能用,恶恶而能去”的好皇帝和廉洁奉公、为民作主的如包拯那样的清官。人民希望皇帝和他的大臣们能够实行仁政,在适当的范围内顾念民众的利益,减轻刑罚,给人民以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给那些有志于报效国家、成功立业的志士仁人提供用武之地。封建社会的民众,梦寐以求的“盛世”仅是希望出现“好皇帝”,实行较为开明的统治而已。进步的大诗人,如杜甫的愿望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牧也自谓“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仍然属于封建主义的思想范畴。所以《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时,人民就从自己对君主的愿望出发,把刘备美化起来;把水浒故事中原来是“勇悍狂侠”的宋江演化成“忠心报答赵家官”,一心想作一个为民除害的清官的宋江。罗贯中和施耐庵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愿望和目的,塑造出刘备这样的一个“好皇帝”和宋江这样的一个投降者形象。《水浒传》中的宋江,可以说不是一个造反的英雄,他的理想,只是做朝廷的忠臣良吏,改善吏治,担负起清官的职能,根本就没有提出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要求,更没想到要推翻宋家王朝,而是“一意招安,专图报国”,“早早招安,别无他念”。他具备的只是作农民起义领袖的某些条件,但缺乏作农民起义领袖的最根本的本质,缺乏对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的叛逆性。他的悲剧性格,决不可能领导一次农民起义以获得改朝换代的胜利,也不会在困境中奋战到底壮烈牺牲,他只能走上投降的道路。因此,在刘备和宋江两人,特别是宋江身上,体现了中国农民起义的命运。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其命运不过三种。一种是由于整个社会的反叛力量有利于农民起义军,起义领袖也能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纲领、方针、政策,并有出众的组织、指挥艺术,终于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如刘备的老祖宗刘邦和罗贯中所处的时代的创业者朱元璋。第二种是阶级力量的对比对农民起义军不利,或是义军领袖犯了严重错误,遭到统治阶级的疯狂镇压,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如刘备大力参与镇压并因此而发迹的黄巾起义,宋江所极力攀比的黄巢起义和后来被宋江“替天行道”而惨遭屠害的方腊起义。第三种是起义军缺乏明确的、进步的理想、政治目标,满足于如梁山泊那样的“论秤分金银,成套换衣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绿林生活,以江湖义气来维系感情的纽带,没有夺取政权的共同目标,在统治者的威胁利诱下,义军领袖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产生动摇,投降变节,宋江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时间很短,聚义期间也没有离开他们的根据地,倒像割据一方的封建藩王。他们的口号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目标是打击贪官污吏,打击大地主,他们的行动,充满着复仇主义的情绪,都只是为了搭救某个人或者是去报仇雪恨而去攻城掠池。何况宋江又只是把壮大梁山力量,作为他接受朝廷招安的本钱,因此,宋江所领导的梁山起义注定是要失败的。

“义”是封建社会里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墨家所组成的“ 子”组织,司马迁所歌颂的朱家、郭解等游侠,都是讲究信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危”(《史记·游侠列传》),因而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同情和爱戴。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义”,是与大公无私、恩怨分明、舍己为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始终不渝的忠诚等美德结合起来的。由于在封建统治的黑暗年代,人民过着朝不保夕、风雨飘摇的生活,他们从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大家携起手来,倾心输胆,相互扶持,共同对付随时随地都会降临的阶级压迫和异族入侵的“横祸”,于是“义气”广泛植根于群众之中,结义的现象在过去的社会中广泛存在。统治者则利用人民群众这种朴素纯洁的思想感情,逐渐渗进有利于他们的成分。刘备宋江的形象塑造正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这种特殊成分,他们的故事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讲义气”所思想品格。

桃园结义之时,刘备是以“织履贩席为业”的自食其力者,张飞是卖酒屠猪的市井之徒,关羽是惹下官司的亡命江湖的车夫。按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是沦于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他们的结义,纯粹是友谊的深化,心灵的契合,感情的交流,其间没有谁高攀谁、谁俯就谁的问题,不是基于互相利用,不是一时利害一致的结合。结拜之后,三人“食则同桌,寝则同床,恩同兄弟”,这正反映了小生产者平等互助的意识。尤其可贵的是,这种产生于艰难竭蹶之时的道义,能够全始全终。刘备登帝位后,与关、张仍然“名虽君臣,情同兄弟”。闻得关羽遭孙权所杀,刘备“大叫一声,昏绝于地”,多次表示“孤断不独生”,不顾君臣有别,“亲出南门招魂祭奠,号哭终日”。刚刚登上帝位,就集中全国兵力,为关羽、张飞报仇,大伤蜀国元气也在所不惜。刘备的义气,不局限于结义的关、张二人,对待别人也是如此。徐庶曾经试探地劝刘备把必定妨害一个主人的“的卢”马先让别人骑,待妨害了在先的主人后再骑它,刘备却闻言色变:“公初至此,不教我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

宋江仿效刘关张三结义,与梁山泊其他一百零七名好汉都结拜成兄弟,男女老少一律平等。尽管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地位,而在后来处处显示自己,架空晁盖,但在第十八回里放走晁盖却确实是重义气轻法度的举动。他得知晁盖七人劫生辰纲的事发,赶紧设计稳住何涛,策马飞奔告知晁盖,“舍着条性命来救你”,“你们不可耽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晁盖被曾头市史文恭所害,他“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每日领众举哀,无心管理山寨事务”,然后尽起山寨兵力,为晁盖报仇雪恨。宋江领导下的水泊梁山,基本上不存在窝里斗的问题,宋江没做过什么为了自己的名利而陷害哥们的事情,对吴用更是言听计从。虽然是由于他的投降思想导致梁山泊接受朝廷的招安,但其先决条件是弟兄们不能分散。当然,刘备的讲义气和宋江的讲义气是不一样的,宋江的讲义气具有更广泛更实际的内涵。刘关张的结义,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受压迫阶层在反抗中要求团结的愿望,以宋江为代表的水浒义气,实质上进一步地反映了被压迫阶级共同反抗压迫的决心和气魄。

刘备和宋江这两个艺术形象,既是作者的产物,也是民间创作的产物,是中国历史特别是元末明初的产物。原来是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之后,完全蜕变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他对有功之臣的杀戮、文字狱的掀起,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罗贯中渴望着有一位好皇帝的出现。元末的农民起义军,就有几支义军的领袖受过招安,宋江的投降,历史上确有其事,施耐庵反思历史,吸取经验与教训,结合当时的现实社会,也就塑造出了这么一个与历史人物相去甚远的艺术形象——宋江。刘备和宋江,有着他们那个阶级、有着他们这类人物的虚伪、奸诈、玩弄权谋、残忍狠毒的属性,也有知人善任、忍辱负重的胆识和胸怀,又有劳动人民讲义气、重信用的优良品质。两人虽有差别,可是相似之处更多,都是亦善亦恶的复合体。对他们的评价,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肯定一切,应该作具体的分析。

知己属性具体加成?

凡是会谈过一次的都可以在名录栏看到的,那个属性是不会变的啊,你要是还没开府邸的话可以去乐趣官网找找,最上面有个游戏资料的链接,那里每次更新的资料都能找到。

谈到15级之后可以招为知己,这时候才有属性加成,一共有6个知己位,一般是物防、策防、战防都至少一个,其他可以考虑自己常用阵型选择,也可以多选个物防之类的方便过图。40级以后可以谈话或者送名品触发求亲事件,之后单挑恶霸(貌似50武力)求亲成功,这时候就开了老婆系统,老婆也是属性加成,不过是全属性加成,MM原有属性不再有影响。目前从老婆看,橙老婆每级全属性加成0.7%,紫老婆每级全属性加成0.5%,差距明显,大多数最开始选了紫老婆的人都在攒人品谈橙MM,争取早日离了重娶,打算长期玩儿的建议直奔橙MM,大概至少可以省下2W亲密度。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