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飞五游戏,ipad5单机游戏排行榜?
推荐几款ipad上好玩的单机游戏:
1,红色警戒2之尤里的复仇。这是一款策略性单机游戏,在里面可以指挥百万大军进行战争,也可以进行防御,想一想,当你在敌军严密的封锁线下突破是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觉得不错了呢?
2,国时代2征服者。在这里可以控制村民寻找食物,挖矿,还可以建造一个帝国,与相邻的国家厮杀,也可以与之贸易,你决定着王朝的存亡,决定着王朝的兴衰,一切由你掌控!
3,平衡球。在这里是可以控制3种球,石头的,塑料的,橡胶的。操控它九曲十八弯,可以使球飞起来,还有最后点速度体验。想要展示自己的智慧,想要感受灵魂深处的快感,那么,就来平衡球吧!
有什么完全单机的比较好玩的游戏吗?
题主可以补充一下喜欢的游戏类型,游戏发布的平台等比较方便大家推荐,临时工主要推荐手机游戏,这里找了几款PC和手机上都有的游戏,希望喜欢(喜欢的话就点个关注吧~)
蜡烛人
频频获奖的一款国产独立游戏,游戏中你将扮演一根只能燃烧10s的小蜡烛,在错综复杂的地图中探索,去点亮藏在各个角落里的小蜡烛。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每一帧都可以当壁纸的级别,当点亮蜡烛后,你将发现一个神秘绮丽的世界。游戏一共12个章节,流程不长,可以花上两个小时尝试一下。
辐射避难所
B社的辐射76虽然口碑崩坏,但辐射避难所这款经典的经营模拟游戏还是非常优秀的(辐射的其他几作也都不错,喜欢捡垃圾的玩家可以试试)。游戏中,你需要建立自己的避难所保护逃难的人们,防止他们遭到怪物的袭击。在避难所里,你可以建造武器和护甲,并且你还可以对避难所的人们进行特殊而严格的训练,派他们去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
方舟:生存进化(单机,联机随意)
《方舟:生存进化》是在steam上一度霸榜的一款生存游戏,其高自由度+高画质+恐龙元素,瞬间征服了一大票玩家。在游戏中你将独自在一座充满恐龙的孤岛上醒来,通过搜集物资,发展科技,驯服恐龙,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家园。喜欢恐龙的小伙伴可以在游戏中骑着恐龙到处跑/飞,它们会帮助你一起工作,你还能给它们配对生下恐龙蛋,孵出小恐龙。
这是我的战争
这也是一款生存类游戏,在《这是我的战争》中,你扮演的不是精英士兵,而是一群在被围攻的城市中求存的平民。不但食物、药物紧缺,还得时刻防范狙击手和敌对的拾荒者。游戏步调由昼夜更替设定,白天,外面的狙击手迫使你留在屋内,这期间你需要好好经营藏身处,你可以制作、交易物品以及照顾幸存者。晚上,你得派一个平民前往一系列特殊地点收集大伙儿生存必需的物资。
旁观者
旁观者是一款解谜的RPG游戏,玩家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位被政府派来监视人民的房东,政府希望通过你揭发一切有威胁的行为。你常常会面临道德层面的抉择,也许你想做个好人,但现实不得不让你选择做一些卑劣的事情。你只能通过栽赃、勒索、举报等卑鄙行为赚取金钱和声望,才能勉强维系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
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吗?
大家好,我是希望假期能再久一点的Y酱。
这个假期,大家不是玩MOBA就是玩吃鸡,要不就是玩飞车。我觉得年后,可以换下新口味。
下面说几款个人觉得值得期待一下下的手游(说不定会被我毒奶了?)。
1、约战:精灵再临
之前不是老羡慕女玩家可以同时养四个野男人吗,好了,各位男同胞期待的养成游戏要来了,这里可不止四个。
约会大作战手游《约战:精灵再临》是一款角川正版授权,原版声优倾情献声的横版动作手游,富含Galgame的文字恋爱冒险元素以及各类模拟养成和社交休闲玩法:通过约会来使精灵和平相处。预期2018年4月中旬安卓测试
2、代号:Ace
一款都市漫画风吃鸡手游?虽然大体上还是吃鸡的玩法,但还是有很新颖的感觉。
《代号:Ace》是一款网易自主研发的都市漫画风射击手游,以特工题材打造的射击游戏。
玩家将扮演一位特工,在动漫画风的都市世界与其他特工切磋,通过特训成为真正的王牌特工(嗯?这剧情好像在哪见过……)。在特训中,特工们可以使用各种华丽的武器和立体化的战术,去获得最终的胜利。
3、第5人格
之前我一直觉得这类游戏会火,而且这个画风我超爱的!
网易首款非对称性对抗竞技游戏,玩家将扮演侦探奥尔菲斯,对案情进行回顾。玩家可以选择扮演监管者或逃生者,一方躲藏一方追杀,展开激烈的对抗。
前段时间删测反响不错,但因为服务器硬件突然受损(?),测试临时中止,下一次开服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4、掘地求升
我觉得这款游戏已经不用多做介绍了。Getting over it with Binbin,还有很多中文名,比如掘地求生:大淘沙 、常回家看看 、没腿玩个锤子、司马光不砸缸、回家的诱惑、bang的下半身。
游戏的制作人说:
“我做的这个游戏,是为了某种特定类型的人为了伤害他们。”
挤需体验三番钟,你就会干我一样,删掉这款游戏。
只用一把锤子和一个锅攀越高山。体会你曾不知道能承受的新型挫折。PC/Mac版已上架。手游版也不远了。
5、明日之后
恭喜高产似那啥的网易又一款游戏获得提名(真的我不是偏心什么的,这是参考了大众的预约期待榜的)。
网易自研的一款多人沙盒生存类手游,改名前名为《代号:survive》,刚结束的封测评价蛮高的。就是病毒感染,高自由度末日生存的玩法,官方说法是“在这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中活下去”。
6、饥荒合辑版
沙盒生存单机神作《饥荒》的正版手游,由腾讯极光游戏代理发行。
原作4年口碑沉淀,这个也算有生之年系列了。据说是三月中旬首发,不知道会不会做成联机模式?
欢迎关注“君海游戏”,更多最新游戏资讯、热点讨论、行业八卦……
怎么评价终结者5?
一切始于一场噩梦。
1980年,一个仿佛充满了混乱的年份。强大的红色苏联攻入了阿富汗山地,中东的以色列把各个阿拉伯国家打的抱头鼠窜,欧洲各国还在柏林墙前为了华约可能随时碾过来的10000辆坦克而提心吊胆,在亚洲嚣张许久的越南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惨痛教训,中国则刚刚结束一场动荡,开始试着走出泥潭。那时候,没人能看清世界在朝着哪个方向走,是在上升,还是在毁灭。恐惧如同暗夜中的雨丝,无声无息的四处蔓延,核战的阴影笼罩着一切。
就在那一年,年轻的加拿大重型卡车司机詹姆斯·卡梅隆做了一个噩梦,当时他只有26岁,开始闯荡好莱坞,试着成为一名导演。他得到了一个机会,拍摄一部很low的恐怖片,但是在五天之后他被开除了。他的生活也陷入到了最深的谷底,躺在自己临时栖身的旅行房车中昏昏沉沉。成名之后,他这样回忆,“当时我发着高烧,处于崩溃边缘,然后我做了一个梦,一个金属人从熊熊烈火中走出来,他的皮肤已经被烧掉,露出本来面目,但是它对着我笑了,散发着暗红光芒的眼睛死死盯住了我。”
被惊醒的卡梅隆记住了这个惊悚绝望的瞬间,他觉得这个梦一定有什么神秘的意义,试着将这个梦编成一个故事。在一系列经典概念的罗织下,他写出了一个剧本,但很长时间内无人问津。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他第一个妻子,在餐馆做女招待的安妮·赫德,同时也是他老板罗杰·科曼的助理,他们一起完善那个记录噩梦的剧本,一起寻找投资,试着把这个噩梦展现到所有人眼前。虽然后来他们离婚了,但毫无疑问,这是他们最难以忘怀的日子之一。在他们寻找投资的日子里,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国会发表演说,公布了著名的“星球大战”防御计划,这个气势宏伟的计划将核战的阴影史无前例地推到了前台,全世界都在为之战栗。
1984,那个著名的年份,据说从这一年开始,老大哥永远都在看着你。花费了640万美元,卡梅隆将他的噩梦变成了银幕上的现实。3月份,他们开始拍摄这个故事,年轻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接受了他银幕生涯第一个,也是最经典的反派角色,带着恐怖的机器人化妆在洛杉矶的街头走来走去,甚至在傍晚与女主角,还有导演一起走进街角的快餐店。“你好,我们需要四个餐位。”带着坚硬冰冷的德语口音,魁梧健壮的奥地利人和他脸上的妆差点将服务生吓出尿来,按说好莱坞的服务生应该是见多识广见怪不怪的,但没办法,太吓人了。年轻的特效化妆师迪克·史密斯在边上得意的笑,而斯坦·温斯顿后来则打趣说应该把T800的模型直接拿过去,吃饭都不用给钱,可以省一些经费。电影拍完的时候,大家都累坏了,不但所有的预算花光光,卡梅隆和赫德还把他们私人节省的4万美元也投了进去,他们没什么退路,也不需要退路。
1984年10月26日,《终结者》在美国上映,作为一部定位于深夜档的B级片,起初没人对它有多看好,影评人和同行都对这部影片大加抨击。但几天之后,一切变得不同,观众潮水般的涌进影院,很多人是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带着家人和朋友,开着车,走进临近午夜的影院来体验詹姆斯·卡梅隆的噩梦。那迫在眉睫的惊悚,不会停歇,也不会终结的追杀,让座位上的观众几乎吓出尿来。3800万美元的最终票房改变了一切,口风开始转向,也有投资人拿着支票来问是否有续集的打算。卡梅隆的噩梦实现了他的美梦,他是一个真正的导演了,他有资格将这个天赐的噩梦延续下去。
这就是《终结者》的起源,或许它真是天赐的礼物,带着冷战的阴影,核爆的恐惧,末世的绝望,生硬冰冷的来到世人面前。没有多余的废话,用行动来证明一切,大开杀戒,横扫一切,不会停息,也不会终结,直到你忘记它。
但我们怎么可能忘呢?噩梦终究是人类自己开启的,它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卡梅隆只是把它在银幕上实现了而已。而且,他觉得这个噩梦的故事还没有讲完。“I’ll be back。”他对每个人说。
于是,1991年7月3日,《终结者:审判日》再一次回到我们面前,依旧是高大健壮的施瓦辛格,但这一次机器人T850不再是人类的噩梦,而变成了人类希望的守护者。罗伯特·帕特里克扮演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成为新的噩梦。它比T800还冷酷,不说,不笑,不问,不答,只会动手,即使是烈火、寒冰、枪林弹雨也不能阻止它。如水一般任意变化,无法被伤害,也无法阻挡,可以变成每一个人的面目,用利刃瞬间结束杀戮。这是卡梅隆留给影史的经典形象,再也无法被超越。
但最令人惊悚的,还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核爆场面,一切都在漫天的火雨中被终结,女人和孩子瞬间化为灰烬,留下熊熊燃烧的儿童乐园,卡梅隆的噩梦到达了一个新高度,这才是真正令人恐惧的终结者所在。终结人类的,是我们亲手铸造的武器,我们才是真正的终结者,而能够解救我们的,也只有自己。
两部经典,就此铸成。直到现在,也无人能超越。
现在回头看,《终结者》的出现是个偶然,因为它源自一个噩梦。但也是个必然,因为噩梦具备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现实世界的核战阴影营造了挥之不去的毁灭气氛,美国和苏联的核竞赛将人类放到了悬崖的边上。电影里萨拉·康纳在铁网外对着一无所知的民众嘶喊,一切却哑然无声,民众在无知中嬉笑喧闹,在忽然从天而降的大火中化为灰烬,这就是现实的最好写照。只有很少的人意识到,人类曾经距离全体毁灭那么近。
所以,《终结者》的成功,首先源于人类自身的聪慧和愚蠢,我们无意拥有了宇宙间最终极的力量,但却如同孩子拿着打开保险的手榴弹一样,不知如何处置。无知和狂妄,是永远无法逃避的恐惧所在。
另一个让《终结者》如此卓尔不群的原因,是在于剧本触及了人类文学和科幻史上多个经典的思考命题。
“机器与人类的关系”来自于科幻大师阿西莫夫。人类追求机器的智能化,依靠机器让自己变得强大,但越来越强大的机器是否会永远听从人类的指挥,又该如何与人类共处?而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是人类对于“上帝造人”说的模仿和反思。众所周知,西方宗教文化中,神创造了人,人却奢靡骄逸,不守规则,最终触怒上帝而降下神罚,用大洪水毁灭了人类,仅留下诺亚方舟上的少数人,人类的原罪自此而始,这也是“审判日”的由来。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探讨的是同样的命题,作为上帝的创造成果,人类有资格踏入神的领域,创造新的生命么?人类又如何与自己的创造成果共处?这是个永恒的难题。从《银翼杀手》到《我,机器人》,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时间穿越”,开启于科幻大师乔治·威尔斯。我们能否回到过去,改变已经发生的历史?而历史一旦被改变,对事实上来自未来的我们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你回去杀了你的爷爷,那么你会存在么?如果你已经不存在了,你又怎么能回去杀了你的爷爷呢?这个经典的悖论入斯芬克斯之谜一般,长久以来吸引着众多聪慧的脑袋为之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线性关系,在科学的衬托下,呈现出无限变化的可能。
“人工智能之殇”,始于电影宗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在1965年开始制作的《2001太空漫游》中,他暗讽IBM公司的HAL电脑成为电影史上最早出现的智慧杀人机器,为了保存自身,而不顾系统指令,将人类置于死地。这种来自于机器人求存的威胁,随着机器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而变得越来越让人胆战心惊。《黑客帝国》曾经给我们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答案。
“父权的确立和超越”,这是人类社会进入到男权时代之后,一直无法回避的现实。自从“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悲剧在古希腊上演,这个问题就清晰摆在人类面前。只有打倒了强有力的上一代,新一代才能证明自己有能力掌控权力。但新一代却是上一代亲手培植起来的。父亲象征着保护,也象征着毁灭,只有打倒他,孩子才能证明自己成人。所有的孩子都渴望有个强有力的父亲,就像萨拉·康纳最终意识到的那样,约翰·康纳父亲的最佳选择,其实是冷漠无言的T850,而最后它的自我牺牲,又让约翰·康纳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这个无限循环的悲剧现实,至今仍未平息。
“末世废土”,在核战的恐惧下,人类无数次构想在漫天的蘑菇云之后如何活下去。囤积食物和军火,学习求生技能,修建足够坚固的地下堡垒,这不是电影,这存在于现实,切尔诺贝利的阴影给了人类一个真实的答案。植根于此的后核战时代废土命题,在西方是知名度非常高的文化内容。无论是电脑游戏的《辐射》,还是电影《艾利之书》,都可以去体验一下。或者直接前往普里皮亚季小镇,看看那个惊悚的现实距离噩梦有多远。
如果仔细研究,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上的渊源,但这已经足够了。卡梅隆用他的智慧和才华,将自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以及他脑海中的诸多命题融在一起,开启了这个噩梦。第一部是彻底的恐惧,来自未来的机器人没有怜悯,也不会停息,一刻不休的追杀人类,直到被守护者舍命阻止。第二部则点燃希望,再次被派遣回来的机器人守护者打开了学习模式,试着与人相处,学会爱与悲痛,并懂得了牺牲。将自己与敌人一起融化在滔滔铁水中,试图将人类的恐惧终结,留给人类希望的所在。
卡梅隆的两部终结者之后,后来人尝试延续这个经典,并试图融入自己的思考。《终结者3》是“祖父悖论”的一个变种:你向你爷爷开了一枪,但他不会死,他会通过别的方法生存下来,直到你的出现,“抽刀断水水更流”。在《终结者2》中被销毁了关键技术的“天网计划”,依旧在延续,末日只是出现的晚一些,但还是发生了。没有了卡梅隆的《终结者3》,只有施瓦辛格孤军奋战的身影,单薄无力的男女主角动辄歇斯底里,毫无人类未来领袖的风范。只有片尾漫天飞舞的核弹,此起彼伏的蘑菇云让人无法忘怀。
而试图重启故事的《终结者2018》,有伟大的野心,但却被明星摆布的无所作为。这个充满了末世废土气息的故事,讲述成人后的约翰·康纳如何成为领袖。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化融合机器人,他该如何抉择。片方原定由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终结者,但他却对约翰·康纳更感兴趣。因为他是最重要的明星,结果戏份不得不调整,萨姆·沃辛顿扮演的终结者成为配角,狂躁焦虑的康纳成为主角,最终交出了一个并不令人满意的答卷。我所知的故事结局,其实与现在《终结者2018》中上演的并不一样。“约翰·康纳的心脏受了重伤,无法救治,他面对拥有人类灵魂的生化终结者,交出了自己的军衔。嘱咐他在自己死后披上约翰·康纳的面皮,用这个身份继续生存和战斗下去。就这样,一个拥有人的灵魂,机器人的身体的约翰·康纳诞生了,带领着人类群体,借助机器的力量,与机器人继续抗争下去。”这个原定主题延续了《终结者2》中机器人与人的交互关系,有一种再世为人的冲击力。但很可惜,这个结尾被改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那样,沦落成一部电视剧。
说到电视剧,《终结者》也有美剧,发行了两季,顺承第二部的剧情,讲述萨拉·康纳带着儿子逃走之后遇到的种种危机。限于成本和特效制作,两季之后,美剧就结束了。
不过有一段一直在上演的故事,很多人其实没有看到过。这是《终结者》的3D剧场版,仅存于环球影城游乐园的现场,讲述的是第一部的男主角凯尔·瑞斯在接受穿越任务之后,如何杀到时间机器,实现穿越的故事。这个故事仅仅在美国、日本和马来西亚三处的环球影城剧场上演,由真人演出,结合3D虚拟影像,观众带着3D眼镜尝试“观看不可干预的历史”,看着机器人在观众席中追逐杀戮,看着激光弹在眼前飞来飞去,看着战士在眼前倒下,阴冷的飞行杀戮者机器人打开扫描器扫描全场,寻找活人,所有人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喘……总之,一切令人不寒而栗,值回票价。我曾在洛杉矶现场观看,终生难忘。
时间距离1984已经过去了30年,“星球大战”防御计划已经消失,苏联不存在了,可机器却已经完全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看看我们四周,谁不是在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机呢?这才是终结者的真实所在,所谓审判日,已经为时不远。
《终结者:创世纪》在北美上映一个多月之后,终于在中国公映。仅仅一周,中国票房已经超越3亿人民币,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地区。但是,这里必须要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终结者:创世纪》是一部合格的续集,虽然作为铁杆粉丝,我还是坐进了电影院,从头到尾看完,连演职员表都没放过。但除了看着施瓦辛格老去的脸唏嘘一番之外,这部电影在我这里不足以撑起一部经典的重启,某种程度上来说,终结者系列已经沦落成一部爆米花电影,而不是那部能够让我们在深夜一遍又一遍重复观看的T2,琢磨其中的情节纠葛,观察每个细节和枪械,讨论其中每个命题的深厚意义,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难以复制。
仅仅从场面上看来,《终结者:创世纪》的画面并不差,开片核弹腾空飞起的场面,的确让人惊出一场冷汗。随后凯尔·瑞斯被康纳拯救,不露脸的终结者也显示出一种神秘的压迫力,但这部电影所有的精彩之处到此为止。之后康纳带领人类反攻天网的场面,甚至不如30多年前的T1,感觉已经杀遍全球的天网没有令人战栗的大型战斗机器,摩托猎杀者,水中猎杀者,高达战斗者,空中绞杀者……曾经在《终结者2018》里出现的种种高端武器,一个都没有!天网被拿着轻武器的人类轻松给消灭了,而且康纳才带了十几个手下!一股国产抗战剧的气息顿时迎面而来。这是那个几乎消灭了人类的天网?除了会发光的时间穿越机器,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东西啊!就如同日本侵略者一样被凄惨地消灭了。
其后的故事编排,也可以说是较劲脑汁,但反复穿越的桥段,把故事线搅的有点乱。种种对老经典的致敬之处让我这种铁杆粉丝会心一笑,可除了致敬,这部电影并没有“终结者”应有的看点和灵魂。那是什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个点。
1.一个强大到无法抵抗,不眠不休,追杀到底的恐怖机器人。无论是T1、T2还是狗尾续貂的T3和2018,都有这样的角色存在。最初的T800惊艳登场自不用说,T2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是无法超越的经典,TX女性机器人模仿T1000,但压迫感十足,2018弱了一点,不过因为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太多,场面宏大,机器的强大感还是很突出。
2.莎拉·康纳面对未来的追杀,顽强不屈,始终奋发求生的意志。从第一部开始,看似只知道哭喊的莎拉·康纳就是全片最柔弱却最无法击倒的角色,而在T2中她则成为有二头肌的女汉子,能打能跑,主导了未来的走向,终结者都成为她的陪衬。从根源上来说,这个顽强抵抗,教导儿子成为领袖,直至白血病而死的女性,成为整个系列电影的灵魂,那张在每部电影中出现的照片,是她不屈的存在。这样一个性格鲜明,让人敬佩的人物形象,是州长一身肌肉的形象背后,让“终结者”系列成为永恒经典,令人无法忘怀的真正原因。
从T2之后,能完整达成这两个要素的作品就没有了。T3有强悍的敌人,但康纳和他命中注定的妻子过于神经质,施瓦辛格作为机器人又无法被塑造的太立体,让这个天平偏离。2018设定康纳和终结者双雄对峙的剧情很好,两个人把“焦躁—沉静”和“迷茫—坚定”的过程分别凸显,影片有了生气,可惜敌人还是不够强,处于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的地位,变成了打怪升级的废土游戏。气势十足,但回味不够。
轮到《终结者:创世纪》,重塑的莎拉·康纳太青涩,一直强调与T850老爹的亲情,缺少应有的坚强和独立。约翰·康纳的反派身份不可谓不用心,但他的叛变,将整部电影的亲情气氛破坏的荡然无存。那个曾经飞车逃命,孤身犯险救母,人小鬼大的约翰·康纳,轻易就被改变。当他拔枪指向自己的母亲莎拉·康纳,父亲凯尔·瑞斯,尽管我们都知道那不是他生理上的真正父母,但英雄的形象已经被破坏的一干二净,只剩下机器人老爹再次说“I'll be back”,留给我们一个伤感的背影。没有英雄,就没有了经典。
至于从前的最大看点,终结者机器人,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T800出场就被一枪毙命,曾经最大的噩梦,T1000液态金属机器人也不过几个照面就领了便当。号称新款生化机器人的康纳,看着挺吓人,可从头到尾就没造成什么伤害。至于那个号称不断成长的天网,那个据说将毁灭全人类的天网,充分印证了好莱坞电影“反派死于话多”的铁律,从头到尾就是各种叨逼叨,好歹像T2里一样,报警派个SWAT过来添乱啊,结果全程嘴炮攻击,伤害为0。除了那个号称“创世纪”的操作系统让我们在低头看着自己手机时有些不寒而栗,其他方面真是屁用都没有。
失去了卡梅隆执导,《终结者》系列总是少了一些灵魂,仅有施瓦辛格的威猛和沧桑,不是终结者的真正魅力所在。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会不会有新的经典冒出来。毕竟人类在幸存,而机器也在升级和延续。科技与智慧一直在碰撞,卡梅隆开启了这个经典,而后人会在这个经典上再谱写什么,即使穿越回来的终结者也不知道。《终结者:创世纪》不是一个好的重启,但我希望未来能给我一些惊喜。因为这个原因,我还是原因走进电影院。
《终结者2》结束时,萨拉·康纳在黑暗的公路上独自飞驰,喃喃自语:“不可知的未来在我们面前展开,我头一次充满希望面对它。因为一台机器,一名终结者,学到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也许我们也办得到。”
是的,希望,而不是恐惧,支持我们继续前行,这是《终结者》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你听过最奇葩的称呼是什么?
那年那月那日,我大约六十多岁的年龄吧。我正在路边树下
荫凉玩。突然一个陌生小伙子骑摩托在此路过,停下车说:哎!哎!去武城怎么走啊?我左看右看前后看,就我们两个人,没有任何人,我抬了抬头无语没回话。于是他又:哎!哎!去武城怎么走啊?我说你问谁啊?他说问你啊?嗨!我不知道问我。给你说小伙子,去武城往西走,别拐弯也别问路,一直走十二里地就到了!他骑摩托就往西跑了。
一个多小时后他又反回来了说,你说的不对啊?十二里路我到连庄了,听别人说,去武城应该向东走的啊?
我说可能你嘴里没有长数(叔)的原因吧?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