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五上语文书,襄阳这个城市因为什么让你念念不忘?
著名襄阳籍诗人孟浩然的雕像
襄阳出生,一直生活到上大学时离开,一共是20年。现在偶尔回故乡,看到这个问题还是很感慨的。
襄阳是一座挺有历史底蕴的城市——金庸先生笔下,郭靖守襄阳城;著名书法家米芾是襄阳人;著名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写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张继也是襄阳人……
上小学时,襄阳(那个时候还叫襄樊)还有自己的乡土教材,书里会讲襄阳的很多历史故事和名人。
古城墙、昭明台是襄阳的历史,车辆穿梭于城市中,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在寂静的夜晚,沿着襄阳护城河边的城墙散步,仿佛能感受到古时候的鼓角争鸣。
襄阳人最难忘的,应该是早餐的牛肉面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早餐,襄阳牛肉面由碱面、绿豆芽(有的面馆用黄豆芽)、牛油制成,一大碗面保证半天能量,襄阳人喜欢配上一大碗黄酒。襄阳的黄酒口感接近于米酒,入口绵柔,不过很容易喝醉。
襄阳牛肉面是襄阳人记忆的一部分
在襄阳的时候,可能无法感受到一碗牛肉面有多么难忘。但是离开襄阳后,隔一段时间就会惦记那一碗面。还在襄阳上学的时候,听说有襄阳人从外地工作回家,下火车第一件事情不是回家见家人,而是去附近的面馆吃一碗牛肉面。等到离开襄阳才知道,这些都是真的。
一对一补课一周补一次有效果吗?
是否有效,取决于以下几个前提:
一、不能以每周一次的补课取代正常上课。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正常上课时不是睡觉就是开小差,周末请老师一对一补课,但考试成绩依然很差。
学生陈某就是这样一位,周一到周六的数学课上无精打彩,作业也时常不缴。
家长说每周日都请一知名数学老师一对一补课,已经一学期了,但是考试成绩依然很差,是不是老师补课不认真?
我问陈某,为什么平时上课不专心听讲,她说:反正周末有老师辅导,怕什么?
我给她算了一笔帐:周一到周六合计有12节数学课,另外每晚数学作业时间合计12小时,周日用2小时就能抵得上每周24小时的学习?可能吗?
这类孩子,从小学至高中,已经习惯了周末一对一补课,所以就不珍惜平时正常的课时学习,越补越差!
二、既要习惯一对一的补课,也要适应大课堂的集体上课。
有些本不愚笨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但请老师一对一补课时,补课老师反映他很聪明,听得懂。
这就怪了,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这些孩子没有培养大课堂集体听讲时的专注力!
一对一补课时,孩子在老师的逼视下,无法转移注意力,不能玩手机,看小说,想入非非,也不能与别人说闲话,只能被老师逼着听讲和做作业,学习效果有所提升。
但是在课堂上,老师面对几十位同学,不可能每时每刻照应到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就私下做小动作,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甚至睡觉。
他们在课堂上听讲的专注力很差,听不下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记不下黑板上每一个要点,自控能力不行,偶尔专注一下,持久力又不够,所以课堂学习效率很差。
如果孩子只适应一对一补课,而不能适应大课堂集体学习的话,最终还是不可能提升考试成绩。
三、周末一对一补课,不是学习新知识,而是巩固本周的内容,查漏补缺。
前提是:孩子本周能认真听讲学习,对基础知识与能力有所把握。
补课的功能:检查本周所学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查漏补缺。
一是查知识遗漏,二是查作业错误,三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所提升。
所以,孩子周末一对一补课时,是不能空手去老师那儿的,必须有本周完整的课堂笔记,有本周所有作业的错题集,最好能提前准备好向老师请教的问题。
这样才能让老师补课时找准目标,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周末补课后的再巩固。
周末一对一补课,无非就是老师讲、学生练。
有些负责的老师全程在讲,为的是节省学生的时间,也节省了家长的补课费,不让家长学生认为是在耗时间。
有些老师是一半时间在讲,一半时间让孩子练习。边听边练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花费的时间多,容易被家长误解为老师在拖时间。事实上也确实有些不太负责任的老师以练代讲,拖拉时间。
为什么有些孩子补课时一听就懂,事后考试时一做就错?
因为补课时,孩子听懂了,补课结束,孩子撒腿就溜,巴不得去玩耍,怎么可能巩固老师所讲的内容?
老师讲了,那是老师在重复自己的思维,孩子听懂了,不经过大量练习,不会变成自己的思维,结果几乎等于零,就像天天听教练讲游泳的动作要领,却不肯自己下水扑腾一样,永远不会学会游泳。
这也是一些孩子补课多,但效果差,甚至越补越差,越差越补,恶性循环的原因。
以上是我对周末一对一补课的认识和建议。
严格来说,周末一对一补课,开始是查漏补缺,后期就应该是锦上添花。
瑰丽的意思是什么三年级?
瑰丽,汉语词语,拼音guī lì,形容外貌异常美丽,可与玫瑰相媲美。
示例
1、苏教版语文书 五上《18 莫高窟》: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2、碧野《天山景物记》:俯视水练冲泻到深谷的涧石上,溅起密密的飞沫,在日中的阳光下,形成蒙蒙的瑰丽的彩色水雾。
3、卢鸣六下 上海教育出版社《布鲁赛尔大广场》: 灿烂的阳光,把这块艳丽多姿的“鲜花地毯”照耀得五彩缤纷,瑰丽无比,那一束束争芳斗艳的海棠花,哪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醉人芳香,因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更艳,更香。
是希望自己的的孩子在家学习?
勿庸置疑,当然自己辅导好,理由如下:
一、有自控权
补习班是班级授课制,教师按部就班上课,不会照顾到孩子的个人情况,极易造成孩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自己辅导就灵活多了,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学习进度,设计练习。已经掌握的,删繁就简;掌握不扎实的,重点练习,查缺补漏。
以四年级上册数学为例,可以先学习二、繁忙的工地——线和角;四、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这两部分属于几何内容,这是孩子第一次系统学习几何,新奇,有吸引力。再比如语文学习,可以专门做阅读题,因为阅读题包罗万象,阅读、理解、写作、基础知识全部涵盖其中。系统的阅读练习,还可以总结出阅读题的规律,形成阅读能力。
这种灵活机动的学习,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保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了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辅导孩子学习,自然形成了两种新的关系一、师生关系
能辅导自己的学习,就是自己的老师,孩子必定对你仰慕和佩服。“亲其师,信其道”,自然而然,增强了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和影响力。
二、同学关系
与孩子一起,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思路,攻克新问题,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你和孩子成了同学,战友,因为你们同甘共苦。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三、有利于更深刻的了解孩子
与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一清二楚,尽在掌握之中。
有调查研究就有发言权,这样可以摸着孩子的脉搏,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自然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是,有了假期的基础,开学以后,可以持续跟踪,保持一起学习的常态,形成良性循环,孩子怎么会不优秀?
关注“呵护人生闲聊”,了解正确教育方法,探讨人生智慧,欣赏精彩,活出自我。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上所有的文言文和古诗?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緌(ruí):蝉的触须
流响:蝉不停地鸣叫。藉(jiè):凭借、依靠的意思。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
今宵:今天晚上。碧霄:青天、天空。牵牛:牛郎。渡河桥:牛郎织女渡过天河,踏上鹊桥。尽:完。几万条”的“几万”是虚指,比喻多。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本来就知道。
同:统一的意思。
王师:南宋朝廷的军队。
家祭:家中祭祀先人的仪式。
无忘:不要忘记的意思。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题:写。临安:现在的杭州。
邸(dǐ):旅店。题目表明这首诗是写在临安一家旅店的墙壁上的。
几时休:“休”是停,何时停止。
“直”是简直的意思。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九州:中国,因为中国古时候分为九个州。生气:生机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的意思。万马齐喑(yīn):喑:哑。千万匹马都沉默无声,比喻中国死气沉沉。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新雨:刚刚下了一场雨。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随意:任凭的意思。春芳:春天的花草。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枫桥:苏州的一座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下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有一座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一座寺庙,因曾经有一位叫寒山的和尚住在这里,因此得名“寒山寺”。自从张继写了这首《枫桥夜泊》,寒山寺就开始名扬天下,成为了有名的旅游胜地。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程:路程、道路,“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山长水远。榆关:现在的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千帐:军营很多。聒:声音嘈杂。
译文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鳜(ɡuì)鱼:我们平时说的“桂鱼”,肉味鲜美,很多小朋友喜欢吃。蓑衣:用草或者棕麻之类的东西编织的雨披。箬:一种竹子。笠:用竹篾或者竹叶编成的帽子。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鉴(jiàn):镜子。徘徊(pái huái):来回移动的意思。哪得:哪能。如许:像这样。为:因为。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这里泛指大船。
巨舰”就指大船。向来:原先、从前,指春水上涨之前。枉费:白白地花费。推移力:推动船移动的力气。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由航行。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