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真相(你遇到过什么奇葩骗局)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因果的真相,你遇到过什么奇葩骗局?

大学的时候,我被两个推销化妆品的男青年,骗了1000块钱,奇葩之处在于,人家先是骗了我一次,二十分钟后又骗了我一次,我都怀疑,这两个骗子是不是觉得我好骗,拿我打赌了。

那是大一的时候,我在外地上学,为了节省生活费汇款的利息,我爸妈直接一次性把全年的生活费都给我带上了,而且都是现金。

所以,我平时花钱根本没有节制,有需要的就买,买来了搁置起来,也无所谓。

那天中午,我正歪在上铺看着租来的《倚天屠龙记》小说了,来了两个男青年。

一、稀里糊涂“入坑计”

——你好,同学,能打搅你两分钟吗?我们是勤工俭学的学生,带来一点产品,简单给您介绍一下可以吗?

我当时正看小说入迷了,而且平时化妆品就用“大宝”,所以根本没搭理他。

结果人家又说了——同学你好,我们这里有一些试用装,免费赠送的,你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可以送你几只?

一听到“免费”,我就来精神了,二话不说,小说放一边——拿来我试试!

两个人立马很殷勤地,挤了一管子化妆品,抹在我的手背上。

(看到这里,你们应该懂了,我已经上钩了)。

——怎么样,同学,我们这种化妆品主要成分是植物精华素,全部都是天然的,对皮肤很好的。

我抹了抹,嗯,不错,抹完了手背嫩嫩的,而且淡淡的香气,不是那种很刺鼻的香味,应该是纯天然的。

在我感受着“纯天然”的时候,人家继续向我介绍——同学,我们这里有银杏的、蜂巢的、蚕丝蛋白的,您要不要三种都试试?

我当时一听,心里面就痒痒,还有三种啊,我得比较一下啊。

人家这么一说,我又换了一只手,分别体验了其他几种。

这么一来,我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们在介绍银杏的时候,我多说了一句——这个我懂啊,我们老家就产银杏。

二、强套近乎“老乡计”

其中一个人马上就接过话茬了——是吗?我老家也生产银杏啊,同学老家是哪儿的啊?

我就说是哪儿哪儿,结果他说老家是河南的,很明显,我们是来自两个省份。

结果小伙又说了一句——没关系,同学,虽然我们不是老乡,但是我们两个地方说话口音还是蛮像的,和老乡差不多。

(这么一下,强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真的把这个河南小伙当成老乡了)。

小伙说了一句——这样吧,不多说了,老乡,原价199的精华素,99卖你了,而且还送你两种,相当于99元买三瓶,今天就是赔钱了,也不能让老乡吃亏!

瞧瞧,多感人!

我啥也不说了,我心里面暗暗算了一下,相当于划成一瓶33元,33/199=0.16,不到两折啊——讲究人!

于是,我掏出一百块钱,买了三瓶——人家还找了我一块钱,不占我便宜。

(这些细节增加了我对小伙的好感)。

三、温馨提醒“亲情计”

小伙又多问一句——马上要放寒假了,要不要给叔叔阿姨带点啊?

这一下可提醒了我,我想了一下,是啊,大一第一次出远门,是不是得给爸妈带点啥啊?

一个人花99,不贵,又体面。

于是,我又掏出了200块钱,来了两套。

我这个嘴欠,又多问了一句——这个适合老年人用吗?

小伙马上说——可以啊,我们这个纯天然的,对老年人皮肤最好了。

我心里惦记着我的姥姥,是姥姥把我从小带大的,我寒假回家,得给姥姥带点礼物。——于是,我又掏出100块钱,给姥姥买了一套。

(这个时候,我已经打算不买了,一中午花了400块钱,我觉得有点多了)。

然后两个小伙也没打算继续卖我了,又送了我好多赠品,然后就走了。

故事到这里,好没结束,因为二十分钟后,真正的高潮来了。

我兴高采烈地把化妆品放箱子里,准备寒假给家人带回去的。

四、杀回马枪“再宰计”

二十分钟后,那个小伙子神秘秘地又回来了,这一次,他是一个人来的。

——老乡,告诉你啊,刚才和我一起的不是我同学,而是是厂家的经销商,他去厕所了,趁着这会空闲,我就问你一句:99块钱卖你5瓶要不要?

我的瞳孔瞬间放大了——这么优惠啊?

——没事,老乡,你不要有任何压力,我这么给你说吧,99元5瓶已经超级优惠了,你可以买下来,然后99元3瓶卖给其他同学,这个楼里面,我们都是99元3瓶卖的!

我的脑子又沸腾了,思量着——这么说来,我还能赚2瓶,就是66块钱啊。

——这么着吧,我再来6组,就能赚66元*6=396元,相当于之前的化妆品免费!

我一开口,小伙子就犯难了——老乡,你也太狠了吧,这样回来那个经理发现了,会说我的!

我二话不说,600块钱直接给了那个小伙子——来吧,抓紧!

然后小伙子不情愿地,接下了600块钱,给了我18瓶化妆品,——老乡,这一次我不能送你赠品了啊,你太精明了啊!

......

等小伙走了之后,我看着满床的化妆品,一点点分类整理了起来。

心里还惦记着,回头问问不在宿舍的同学,得卖给他们。

下铺的同学用脚踢了踢上铺的床板——小仔,你是不是被骗了啊?一下子买那么多,四年都用不完?

我一听同学一说,仿佛有点怀疑。

五、一个傻子“被骗计”

但是,当我第二天早上洗脸的时候,分别涂了银杏、蜂巢、蚕丝蛋白的时候,发现这三种化妆品——根本就是一个香味!

我——受!骗!了!

满床的化妆品,我卖给同学99元5瓶,都没人用——因为他们属于宁愿拿钱去网吧打红警,都不愿买化妆品的。

我也不敢拿回家给亲戚用——他们也会发现这三款化妆品其实就是一款!

我怀疑,后来的小伙子是不是觉得我是个傻子,和同伴打赌,要再骗我一次,结果我不仅受骗,而且还主动又送了他们600块钱!

好吧,我承认我是个傻子!

好吧,这个爱占小便宜的傻子!

尽情地唾弃和鄙视我吧!

六、结束语——傻子物语

1、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当你接受免费的馈赠的时候,你就入坑了。

2、买东西一定要买正规渠道、正规品牌的,一般骗子都用杂牌子骗人。

3、买东西千万别买多,就是被骗,金额也不会像我这么多。

4、别贪心,想着赚同学的钱,你越贪,越容易上当。

5、遇事,多和同学一起商量,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多一个人,多一个脑子,不容易受骗。

写到这里,我挺心塞的。

对了,后来化妆品都送给寝室同学了,因为快过期了。

看着同学们用来擦脚,你们明白当时我欲哭无泪的心情吗?

红楼梦第四回讲的什么?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这一回应该是《红楼梦》最著名的一回。因为多次入选不同的课本。加之故事情节叙述的又比较直白,再解说难免有蛇足之嫌。但既然约定每一回都要解说,那就还是照旧吧。

前面说过,为了避免文字狱和政治迫害,本书在开头部分就一再交代,“大旨谈情”啦,只记“家庭闺阁琐事”啦,“毫不干涉时世”啦。翻开全书,也确实很多情节都貌似日常生活琐事,然而这只是“假语存焉”,绝非曹公所要真正表达的主旨。而主旨的表达,又不可能全靠“隐去”的“真事”。其实,“真事”也不可能全都隐去。比如这一回,就忍不住干脆拿出来直接说了。

上一回说过,贾雨村通过“夤缘”,借助贾家的势力补任金陵应天府。这一回则叙述他到任就赶上了一个人命官司。这官司的起因是两家争买一个被拐卖的丫头,一家是豪门公子薛蟠,另一家是小乡绅冯渊(逢冤)。这本是一个案情并不复杂的人命案,证据确凿,是薛蟠指使豪奴打死冯渊,抢走那个被拐卖的丫头,扬长而去。“打死了人,竟当成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什么不了的”。

偏偏这个官司拖了一年之久,“竟无人做主”。书中写道,雨村开始的态度是大怒:“竟有这样放屁的事”!正要下令发签拿人,却在手下的一个门子的提示下,放下了。而最终自己也做了“放屁的事”----使这个案子胡乱了断,任由真凶逍遥法外。

为什么会这样?只因为一张“护官符”。什么是“护官符”?按这个门子的介绍:“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的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保不成呢!”

这张“护官符”,“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俗谚口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

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除了四句大字,下面还用小字“皆注着始祖官爵并房次”,由此也展开了金陵地带的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而这几大家族之间“全都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盘根错节。

进一步说,这实际上反映了本书所着意表现的,当时的社会政治基础---横行地方的豪强势力。要在一地当官,必须要知道这“护官符”,或者说,必须得先把这些“功课”做足,并必须不遗余力地保护这些家族的利益。这个案子的凶犯,正是贾家的至亲,薛家的公子(加上本回内容中交代的姻亲关系,这就直接涉及到四大家族中的三家),这公子名叫薛蟠,这薛蟠本是个昏天黑地的恶霸。而这被买的丫头,原来就是当年甄士隐丢失的女儿英莲(应怜)。

第一回中提到,元宵灯节,甄士隐5岁的女儿甄英莲(真应怜)由家人霍启(祸起)带着去观灯,霍启因要小解,结果英莲被拐走。等到这一回,英莲再次出现,已经是七八年之后了。那个拐子将英莲这个薄命女,同时卖给了两家,这样,这个薄命女就再次遭遇“逢冤”的噩运。

在这里,曹公对这个命运不公的颠倒世界怀着极大的不平,并通过具体人物的悲惨命运予以表现。甄士隐济困行善,却遭受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而受恩者贾雨村眼看英莲的堕入火坑非但不施援手,反成了其在仕途攀升的阶梯。在这里曹公也许要表达,在那黑暗的时空中,对“善有善报”的理念所感到的某种失望和无奈吧。

贾雨村出于政治投机的目的,徇情枉法,胡乱断了这个案子。请注意书中的这样几句交代:“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

上一回的末尾处还说到,王夫人正拆金陵来的书信,言说薛蟠惹了人命官司。至此,“王夫人也知道了薛蟠官司一事,亏雨村维持了结,才放了心”。---由此可知,贾雨村徇情枉法一事,知情者,或者说是共同者,还应该包括贾政、王子腾以及王夫人...

在这一回中,曹公通过触目惊心的案例,管中窥豹,努力试图探索末世产生的原因,社会腐败的原因,官僚利益集团形成的背景及条件...

这一回中,薛蟠的妹妹,本书的另一个主要人物——薛宝钗,也就用这样的方式,随着来到了荣国府。不过,薛宝钗进京的目的原本是“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薛蟠原本不愿住在荣国府,因为“怕有舅舅管着,不能任意挥霍”。没想到入得府来,却如鱼得水,而且这缸里的“鱼”还各有特色,其斗鸡走狗的本领,并不在他之下,或者说,他只能是“八仙”中的一仙。贾宅族中“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正所谓,物以类聚,薛蟠这个臭鲍鱼,入了“鲍鱼之肆”,“反恶芝兰香”了。

有伙伴读了前三回,从审美的角度发现了本书的多个“入口”。也许读到这一回,随着这起“葫芦案”的胡乱了结,又为读者打开了另一个黑色的“入口”,后面接二连三的那些徇情枉法,图财害命,草菅人命的情况,不过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未形成官司的“葫芦案”而已。而这些往往又多是在仁义道德的假面下进行的。正所谓以点概面,写出了“这一个”,就显示了与其同类的“这一群”。

美国人向白宫请愿?

事发有因,美国网站和公众对政府质疑病毒根源未必是空穴来风。美国人又不傻,最近疫情越来越严重,冒着感染病毒的危险瞎折腾什么?除非是他们发现了蛛丝马迹或者觉得事情不大对劲,这才甘冒风险要求白宫澄清病毒来源的真相。

第一,从专家研究新冠病毒家族繁殖分类的结果来看,美国确实‘’病毒种类齐全‘’。

域外媒体早就播发了有关新冠病毒种群家族的研究结果,据说这场已经肆虐了全球110多个国家的病毒从变异轨迹及繁衍顺序看,共分为ABCDE五个家族。我们中国爆发疫情,主要是病毒中的C家族在作祟。

另外研究机构通过基因图谱分析检测,查出了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虽然不多,但美国却是ABCDE五个病毒家族种类最齐全的。为什么会这样?值得所有人深思。

我国科研人员已经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武汉海鲜市场并非新冠病毒最早的病源地,实际上11月底病毒就已经开始悄然传播。如今再联想到美国人的质疑——难道我们是替别人背锅,病毒真正的渊薮是在美国吗?

第二,假如事有蹊跷,先前美国政府政客们对病毒态度故作轻松甚至刻意淡化就好解释了

从中国疫情在农历春节前后加剧,美国政府政客们就开始了一系列奇怪的表演。一方面他们落井下石抢先撤侨封锁,另一方面则对美国的疫情形势轻描淡写。负责领导美国抗疫的副总统彭斯,公开宣称病毒对美国不构成大的危险,总统大人则毫无根据地把染病致死率臆测压低到1%。

纽约州州长散布人感染病毒可以自行痊愈的怪论,并且不戴口罩乘坐地铁。联邦疾控中心为病毒试剂检测规定了严苛的前提条件,使得各疫情国纷纷加大核酸试剂投放量的时候,美国用来进行试剂检测的人数仅有可怜的几百份。

美国华盛顿当地一名女儿,母亲染病住进一家看护中心,老母病危抢救无效死亡七小时后,这位女儿接到中心打来的电话,表示她母亲体温及健康一切正常……

以上所有这些不正常表现,当时外界分析解读,认为美国社会上下遮遮掩掩回避疫情真相,是害怕影响美国经济及大选选情。现在回头看来除了上述因素,恐怕事由另有蹊跷——莫非美国高层早就知道实情,才有意对病毒漠视以掩盖不可言说的秘密吗?

第三,德特里克堡疑云未散,如果最终证实病毒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应受到全世界的谴责

这回美国网站召集公众向白宫请愿,质疑最多的就是德特里克堡疑云。这个神秘的地方是美国一处从事病毒研究的专门机构,美国大流感爆发前由联邦疾控中心CDC下令关闭,随即美国全境流感蔓延,感染人数高达千万,染病死亡者18000多人,死者中就有人被查出感染了新冠病毒。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切全是偶然的巧合吗?

大家严重怀疑德特里克堡突然关闭是因为病毒泄露,否则CDC给出关停理由也不至于那么牵强和语焉不详。政府大量删除网上关于德特里克堡的新闻报道,如果心里边没鬼,用得着这样明显地欲盖弥彰吗?

新冠疫情给全世界以重创,假如事后证明这些可恶的病毒不是天然生成而是一场人为祸患,那么作恶者理应受到全人类的声讨谴责!

苏联飞行员别连科得到了什么承诺才驾驶战机叛逃?

婚姻的不幸,是别连科叛逃的最直接原因。在苏联的禁锢和美国的宣传之下,别连科的叛逃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承诺。

我之前读过别连科与美国作家约翰·巴伦(John Barron)写的那本《米格飞行员:别连科中尉的最后逃亡》,为了了解他在美国的生活状况,也曾浏览过很多媒体报道。美国人的说法都有它的目的性,不一定真实,所以我就从一些基本的事实出发,来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别连科和他的书

(一)在苏联的生活

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成为了顶级的飞行员,还迎娶了白富美,别连科在苏联的生活,其实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

别连科出生于纳尔奇克(Naltchik)小镇上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父亲参加过二战,后来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为了以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父亲一直鼓励他要努力学习。而别连科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小就表现出异乎常人的聪明和努力,甚至嗜书如命。

别连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毕业之后,他在医学院学习了两年,但后来因为对飞机更感兴趣,就进入到了苏联一所空军军事学院。经过几年的飞行训练,1970年他被派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附近的一个防空部门,成为了一名中尉军官。

别连科的职业生涯很成功。到1976年,在他29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了空军中队的副指挥官,而且他还即将被升为上尉。在苏联的飞行员当中,只有少校及以上的军衔才必须要加入Party,但别连科早就已经是了。所以在所有的飞行员当中,别连科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也正是他的努力追求,才可以被允许驾驶当时世界上最新最强大的截击机——MiG-25。

MiG-25

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行教官和顶级飞行员,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佼佼者。但在家庭里却不是。

别连科的妻子叫做路德米拉(Ludmilla),来自一个富裕的大城市家庭。虽然别连科的事业蒸蒸日上,但在路德米拉眼里,这并没有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任何改观。虽然丈夫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但却享受不到飞行员应有的待遇,他们依然居住在破旧的公寓里,依然过着平淡无奇还略带拮据的生活。路德米拉甚至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养育孩子,她无法想象他们的孩子将来会跟他们过着一样的生活。虚名,远没有一个富足的家庭来得实实在在。

1973年,路德米拉怀孕之后,曾经威胁别连科要在儿子德米特里(Dmitri)出生之前离婚。这对生性要强的别连科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或许,叛逃的想法在那一刻就开始萌发了。

等到别连科驾驶上Mig-25之后,情况变得更糟了。妻子路德米拉再次宣布,她将选择离婚,带着3岁的儿子回娘家。如果说在这之前别连科还对未来的家庭生活心存幻想,那么这应该就是让幻想破灭的最后一根稻草。

别连科与儿子德米特里(Dmitri)

很多媒体透露说,别连科在几年前就开始为驾机叛逃做准备了,甚至还说他与西方的间谍有联系。这事儿其实并没有。在他叛逃之后,克格勃曾花了很长时间去调查,却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

别连科叛逃的直接原因是家庭的不幸,确切地说是妻子的鄙夷,而不是因为西方对他的什么承诺。

当然,家庭的不幸可以有别的处理方式,别连科选择叛逃,实际上不只是为了逃离家庭,他还是为了逃离苏联的禁锢。

虽然别连科在事业上顺风顺水,但在工作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者,原因就是他太聪明了。

1970年加入空军之后,别连科很快就成为了一名飞行教员。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按照他的想法,训练一名飞行员最重要的是要教他如何驾驶飞机去战斗,而不是对他进行思想宣传——那不是他的职责。而且他为了完成“任务”,还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训练计划的事情。

空军学员要顺利毕业,必须要完成所有训练科目、具备足够的飞行时间。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毕业“任务”,别连科不得不在雨雪天将飞机燃料倒掉,伪造飞行日志。这对他来说,简直是糟透了!

MiG-25巨大的发动机,其实很脆弱

到了1976年,他进入MiG-25中队之后,情况变得更糟。因为MiG-25是一个强维护机型(材料性能不佳),随着3个中队飞机的加入,基地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设施。然而并没有。为此别连科曾经多次向上级反应情况,还在一次会议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没想到,他的建议不但没有被认可,反而被扣上了“自私”的帽子,甚至认为他不是合格的Party员。我们常说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但别连科面临的却是,如果没有条件就不能有创造条件的想法!

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忍无可忍了。

在不可能改变大局的情况下,加上家庭的原因,驾机叛逃也就成了别连科的必然选择。驾驶最好的飞机——MiG-25,把苏联最尖端的军事技术带给敌人,最大程度上伤害苏联,这是别连科对自己许下的承诺。

1976年9月6日,别连科兑现了这个承诺。

MiG-25降落在函馆,差点撞到机场雷达天线

(二)西方没有承诺

别连科在苏联的生活,就决定了他的叛逃根本就不需要承诺。即使没有MiG-25,他也会驾驶别的飞机,就算没有飞机,他也会想其它的方式。

当然,在他叛逃之前,西方也没有给过他任何承诺,至少没有直接的承诺。原因有3个。

1、美国一开始是想把他留在日本

别连科叛逃到日本之后,为了弱化影响,美国决定把飞机还给苏联,同时希望他留在日本。但别连科坚持要去美国生活,他说因为去美国才是他叛逃的目的,美国最终是同意了。

没错,两军交战,直接加入敌人的军队要比做逃兵带来的杀伤力更大。这就是别连科所期望的。

2、日本事先并不知情

MiG-25的到来对西方来说是一笔意外之财,但对日本来说却差点成为灾难。日本军方起初以为它是一架撕碎了日本防空的战斗轰炸机,导致整个国防体系都紧张不已。一开始日本只允许美国检查飞机,只能对雷达和发动机进行地面测试。但进行了磋商之后,1976年9月25日美国派了一架C-5货机把它从函馆机场转移到百里空军基地,进行了仔细拆解和检查。此时专家才确定这架飞机是截击机,而不是战斗轰炸机,日本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拆解之前,连美国都不知道它是一架什么样的飞机,说是早有预谋就太牵强了。

日本军方正在检查MiG-25

正在拆卸MiG-25机翼,以便运输

美军:函馆的兄弟们,再见,实在抱歉……

3、他的美国身份直到1980年才取得

别连科到达美国之后,美国并没有做好准备,这显然就不是早有预谋。直到1980年10月14日,美国通过了S. 2961条款,即《私法》第96-62条,授权别连科加入美国籍。

《私法》第96-62条

这3点就说明别连科在到达日本之前,并没有与西方谈过什么条件。如果是为了条件才叛逃,就不会有后面的谈判协商乃至现起草法律程序这些事情。如果只是口头答应,显然算不上有诚意。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冒然叛逃,对于聪明的别连科来说,几乎不太可能。

如果硬要说承诺的话,我认为是美国给苏联所有飞行员的承诺。比如在越战期间,美国就散发了大量劝降的传单,给予叛逃的飞行员10万美金的奖励。除此之外,恐怕没有其他的了。

(三)在美国的生活

按照别连科在书中、以及后来的采访中透露的信息,他在美国的生活可以说是自由自在,几乎可以随心所欲。与之前在苏联的生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别连科到达美国

到了美国之后,别连科开始学习英语,努力融入美国社会。他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军事学院教授空战技术,然后还在航空部门担任顾问。1980年,他与作家巴伦一起写了《米格飞行员》一书,引起了全球轰动,赚了不少钱。

白天工作,晚上可以去酒吧豪饮,生活逐渐向他所期望的那样迈进。在一次醉酒之后,别连科驾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为了断绝克格勃的追杀,CIA故意宣布了他的“死亡”。

别连科训练飞行员

别连科的生活(白天,晚上)

后来,渴望更加自由的别连科,辞去了这些公职,转而开起了公司。他与人合伙做过建筑生意,也从事过商业垂钓。拿到美国护照之后,别连科先后游玩了68个国家。他喜欢旅游、垂钓、探险等一切在他看来代表着自由的事情。

别连科在美国曾经与一位来自北达科他州的音乐老师结婚,并育有两个儿子。但后来离婚了,按照协议他将房屋赠与了前妻,后来是否再婚不得而知。

他后来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做国际贸易和商业咨询活动,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和西伯利亚都有业务。不过他都不会透露自己的真名。苏联解体之后,别连科曾在1995年因公司业务首次回到了莫斯科。

另外,别连科从未与在俄罗斯的妻子离婚,至少从法律上没有。

别连科的妻子在他叛逃后面对媒体

(四)更多的思考

依我来看,别连科在美国的真正生活,可能并没有他所“炫耀”得那么好。因为这种“炫耀”从很大意义上来说,是他选择留在美国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美国政府进行宣传的必要手段。

无论如何,寄人篱下的生存状态远不如家乡来的真实、惬意——真正的自由不是身体,而是灵魂。这也是为什么别连科多次表示想回到俄罗斯以及与俄罗斯做生意的重要原因。可能他已经不在乎他的妻子和儿子,也不在乎他的战友和朋友,但他不得不在乎的是社会认同,以及对落叶归根的期待。从苏联逃亡到了美国,别连科的身体是逃跑了,但他的灵魂能追得上吗?

一个可以背叛自己民族的人,凭什么能得到另一个民族的认同?即使物质上富足了,身体上愉悦了,甚至假如他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谅解,但别连科的灵魂注定是无处可以安放。从这个角度来看,别连科的最终结局一定不会是圆满的。

因为无论怎么粉饰,他终究是一个叛徒。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因此,我认为语言暴力不一定是辱骂、诋毁、嘲笑、歧视,而是令人痛苦的话语。

语言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1、“我们给你吃,给你喝,养你这么大,我们有罪了是不是?你要是有能耐,你就别用我们钱呐。”

热播剧《都挺好》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明玉因为母亲偏心,和母亲发生争执,母亲一怒之下,说出上面这句话。

女儿只是希望母亲多看看自己,多关心自己,母亲却说你是女儿。若非明玉坚强,恐怕很难改写自己的命运。

心疼每一个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儿。

2、“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地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头,你可能就有点飘。”

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个女儿哭泣着质问母亲,为什么一再打压自己,为什么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没用,为什么你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

面对质疑,母亲说出以上这句话。相信很多孩子从小就听过类似的话,可能母亲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在孩子心中,这是一生的阴影。

每个孩子,都应该在爱的环境下成长。

3、关于语言暴力的惨案还有很多

国外一个孩子沉迷电脑,因为父亲说“有种你就别活了!”,转头开枪自杀;

一个女孩儿,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被父亲指责:“考得这么差,怎么不去死啊!”,留下遗书跳楼;

一个小男孩,因为和母亲发生争执,从母亲面前跳下天桥……

我们不应该一味指责别人玻璃心、开不起玩笑,同样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是不是给他人带来痛苦。

语言暴力很可怕,更可怕是语言暴力还不自知,还责怪别人小心眼。

说话时多想一想,多换位思考,悲剧会少一些。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