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撰稿丨千山
1、事件回顾
据外媒披露,印度首家晶圆厂可能会于近期在卡纳塔克邦开工。
早在今年5月,就有消息透露,国际半导体财团ISMC将在印度投资30亿美元建立晶圆厂。如今基本算尘埃落定。
资料显示,ISMC是Next Orbit风投基金和芯片制造商Tower Semiconductor的合资企业。其中Tower Semiconductor于今年2月被英特尔收购,换言之,这个项目也可以被视作是英特尔正式在印度投资芯片制造厂的一步棋。
一旦这家晶圆厂落成,印度国内就拥有了第一家芯片制造厂。在披露计划里,这家芯片工厂预计月产能为4万片12英寸晶圆,初期目标是生产65nm工艺,主要用于汽车芯片和军用芯片等。尽管工厂是外资投资且生产工艺并非尖端,但至少可以证明印度本土有了芯片生产的能力。
芯片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近年来,印度政府也开始将半导体研发和制造纳入重点发力领域,试图在全球芯片产业赛道加码,但芯片制造从来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印度的“芯片梦”真的能落地吗?其发展计划真的能支撑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野心吗?
2、100亿美元的补贴
虽然曾有印度研究机构公开发言:印度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将在半导体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印度本土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基础极为薄弱。
尽管印度的班加罗尔曾一度被誉为“印度硅谷”,在鼎盛时吸引了包括英特尔、谷歌、AMD、微软、苹果等在内的四五千家高新企业进驻,聚集了一批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但印度依然没有芯片生产能力。
作为一个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印度完全没有高效的执行力来推动工业发展,其工业化进程一直停滞不前。但就在2018年,以总理莫迪为首的印度政府提出了“赶中超美,重整芯片行业”的口号。孔雀之国的“芯片梦”就此初露端倪。
之后数年,半导体芯片短缺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话题,同时新冠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冲击也引发了系列的连锁反应,莫迪政府则开始计划大力扶持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努力吸引国际芯片巨头投资印度,向印度转移技术和生产线;另一方面,鼓励印度本土企业在具有优势的领域建立产业基础。
2021年12月,印度政府推出了一项价值7600亿卢比(约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这一大手笔涵盖了半导体生产、显示器生产、半导体设计等若干子计划,以期在印度构建可持续的“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生态系统”。
在2022年举行的首次“印度半导体大会”上,莫迪更是提出要在未来几年让印度成为全球半导体的中心。除联邦政府外,印度地方政府也格外主动。具有营商传统的西印和南印政府承诺净水、电力、物流保供的同时,还竞相推出税收减免、产量补贴等主动让利政策。而这种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也的确吸引了不少财团和企业。
除了前文所述的ISMC之外,瓦丹塔与富士康也于今年2月成立了合资企业,计划联手进军印度的半导体产业;7月,新加坡投资集团IGSS Ventures称,将投资32.5亿美元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建立一个半导体高科技园区,其中包括一个晶圆厂;9月,中国台湾芯片巨头鸿海集团和印度矿业及制造业集团Vedanta达成总额194亿美元协议,在印度建造芯片厂,主要生产芯片和显示器……
除了吸引外商来印度建厂之外,印度还致力于打造本土的芯片工厂。Sahasra Semiconductors已经投资75亿卢比建立存储芯片工厂,这同时是印度首家从零搭建起来的芯片工厂。
3、自信还是盲目自信
不可否认,除了下血本的激励计划之外,印度在芯片赛道确实有其优势。
人才储备。据印度IT和电子部长称,印度有近5.5万名设计半导体工程师为不同的公司工作,占了全球芯片设计师的20%。而且全球顶级的25家半导体设计公司几乎都在印度有研发中心。由此可见,虽然制造方面非常薄弱,但在设计方面,印度的基础实力颇为雄厚。
消费市场。印度正在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有数据显示,2021年价值为272亿美元,到2026年将达到640亿美元,这对于半导体厂家而言是不小的诱惑。
印度在芯片领域的野心并非是无根浮萍。根据印度电子和半导体协会 (IESA) 2022年4月的报告,到2030年,印度可能在全球550-6000亿美元的半导体制造市场中占85-1000亿美元。
目前能看到的是,印度在芯片设计方面已打下了一定基础,在芯片制造方面正踌躇满志,在核心技术方面尚未有突破性举措和进展。这幅芯片蓝图的底色到底是自信还是某种程度上的盲目自信,外界多少会有评断。但无论是基于什么,印度在芯片领域的加码都有其多重目的。
首先,契合其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印度国内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对全球产业链的参与程度并不算高。在半导体产业方面,印度早在21世纪初就做过相关努力,但囿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进程的迟滞,以及在与其他有先发优势的东业经济体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导致其在芯片领域的发展一直磕磕绊绊。但随着印度国内消费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本土芯片需求极速上升,内需的扩大促使印度政府下定决心发展本土芯片产业,这不仅有利于在本土截留丰厚的利润,也符合印度更多地参与全球产业链的战略需求。
其次,美国对华在芯片领域的“卡脖子”行为促使印度加速了行动。一方面,印度在这种极限的技术打压中会警醒:美国打压中国芯片产业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层面的威胁,更想通过断供芯片破坏中国高精尖领域的战略潜力,作为邻邦的印度必然会意识到,即使风险巨大也必须建立本土芯片产能,从而减少对芯片进口的依赖;另一方面,美国对华的压制实际上也为印度政府提供了替代之机。在疫情、局部战争、贸易战升级等因素的叠加下,印度更加希望做强本土产业,并在合适的时机更多参与到全球供应链中,让更多资本、技术、人才转移到印度本土,从而获得更多战略让利。
4、注定是一场豪赌
在全球芯片市场中,印度是否会成为一条让格局重置的鲶鱼?目前来看,前路尚不明朗。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毛克疾认为,第一,美国、欧盟、英国、日韩都以“在岸生产”为导向,投入百亿乃至千亿美元扩大本土芯片产业。这必将大幅推高全球芯片总产能,挤压基础薄弱的印度芯片产业。第二,芯片产业对水、电、物料供给的容错率极低,生产的任何中断都可能造成上百万美元损失。这对印度的基础设施无疑构成重大挑战。第三,芯片产业投资强度极大,虽然莫迪政府承诺百亿补贴,但分到不同环节不同项目,实际投入量难以满足需要。
在这一轮全球芯片竞争中,印度想在这个领域的阔步前进很可能只存在于预期之中。但未来会如何,我们依旧可以保持观望。
参考链接:
https://m.zol.com.cn/article/8077664.html?tuiguangid=zaker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602031447648084
https://new.qq.com/rain/a/20221122A060IP0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485284319000208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