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泰剧浮华世家,中国有哪些重要的名人家训名人家谱名人家规?
中国历代名门家训集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刘备《敕后主辞》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北宋) 邵雍《戒子孙文》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 做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做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大不便宜。千古以来,成败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觉悟?真是可哀!吾为子孙发此真切诚恳之语,不可草草看过。 以孝悌为本,以忠信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善须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积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丧身亡家者,岂不可畏也! (明)高攀龙《高氏家训》
■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重你,故吾要你第一立起志气来。 (明)杨继盛《杨忠愍公遗笔》
■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骄养太过的,好看不中用。 (明)姚舜牧《药言》
■位之得不得在天,德之修不修在我。毋弃其在我者,毋强其在天者。 (明)袁衷等录:《庭帏杂录》
■志之所趋,无远不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止谤莫如自修。 (魏)王昶:《戒子侄》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誊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西晋)羊祜:《戒子》
■勤学行,守基业,修闺庭,尚闲素。如此,足无忧患。 (南朝.齐)萧嶷《戒子》
■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李世民《帝范》
■藏精于晦者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晦所以蓄用,静所以应动,善蓄者不竭,善应者无穷。 欧阳修《示子》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北宋)范纯仁《戒子弟言》
■贫贱而不可无者,节也贞也;富贵而不可有者,意气之盈也。 方孝孺《家人箴》
■一孝立,万善从,是为肖子,是为完人。 凡人为子孙计,皆思创立基业。然不有至大至久者在乎?舍心地而田地,舍德产而房产,已失其本矣…… (明)姚舜牧《药言》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祸本也。 打扫光明一片地,囊贮古今,研究经史。 “岂可动我一念”,此七字真经也。 少年人只宜修身笃行,信命读书,勿深以得失为念。所谓得固欣然,败亦可喜。 人品须从小做起,权宜、苟且、诡随之意多,则一生人品坏矣。 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一念不慎,败坏身家有余。 (明)吴麟徵〈家诫要言〉
■沉默缓畏,遇物和而有容,语言举止务淹雅凝重,喜怒不形于色,然后可以为佳士。 (北宋)梁焘《家庭谈训》
■食已无事,经史文典谩读一二篇,皆有益于人,胜别用心也。 (南宋)江端友《戒子》
■夜卧不眠,常须息心定志,勿妄筹画无益之事及起邪思。当审观此身暂聚不久,既死之后,急急殓藏,盖其败坏不可堪见,方此之时,谁为我者?如此思之,用意劳神、凿空妄作、名利之心可皆灰灭。以此涉世,遇患鲜矣。 (南宋)江端友《戒子》
■阿谀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明)姚舜牧《药言》
■待下我一等之人,言语辞气,最为要紧。 (清)张英《聪训斋语》
■人能清心寡欲,不惟少忘,且病亦鲜也。 (清)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厌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竟亦何用? 陆游《放翁家训》
■养身莫善于寡欲。 —孟子
■夫生生之资,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 司马光《训子孙文》
■一家之事,贵于安宁和睦悠久也,其道在于孝悌谦逊。 (南宋)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亡家两字,曰淫与暴。……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懈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成业,辱父母家声。是人也,乡党为之羞,妻子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葬吾茔乎?戒石俱在,朝夕诵念。 (明)吕坤《孝睦房训辞》
■凡家不可太贫,太贫则难立;亦不可太富,太富则易淫……可以养生送死守家法长子孙而已。 人家不论贫富,贵贱,只内外勤谨,守礼畏法,尚谦和,重廉耻,是好人家…… (清)张履复《训子语》
■人生豪侠周密之名,最不易副。事事应之,一事不应,遂生嫌怨;人人周之,一人不周,便存形迹。若平素俭素,见谅于人,省无穷物力,少无穷嫌恶,不亦便乎? (清)张英《聪训斋语》
■凡为人弟者,不敢以富贵加于父兄宗族。 司马光《居家杂仪》
■立家之道,不可过刚,不可过柔,须适厥中。 (元)郑太和《郑氏规范》
■夫家所以齐者,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妇曰顺…… (清)孙奇逢《孝友堂家规》
■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司马光《训俭示康》
■厚葬于存殁无益,古今达人,言之已详……至于棺柩亦当随力……勿为人言所摇,木入土中,好恶何别耶? 广召乡邻,又无益于死者,徒为重费,皆不须为也。 石人石虎之类,皆当罢之。欲识墓处,立一二石柱可也。 陆游《放翁家训》
■惟清修可胜富贵,虽富贵不可不清修。 (明)姚舜牧《药言》
■处乱世与太平时异,只一味节俭收敛,谦以下人,和以处众。 (明)吴麟徵《家诫要言》
■做人家,切弗贪富,只如俗言“从容”二字甚好……假如八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十口资粮;六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八口资粮,便有二分余剩。何等宽舒,何等康泰。 (明)温璜述《温氏母训》
■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不量财力而为之,或虽财力可办,而过于侈靡,近于不急,皆妄费也。年少主家事者,宜深知之。 中产之家,凡事不可不早虑。有男而为之营生,教之生业,皆早虑也。 袁采《袁氏家范》
■所有若干,以十分均之。 留三分为水旱不测之备,一分为祭祠之用,六分分二二月之用。取一月合用之数,约为三十分,日用其一,可余而不可尽用,至七分为得中,不及五分为啬,其所余者,别置簿收管,以为伏腊裘葛,修葺房屋,医药,宾客,吊丧,问疾,财节馈送。 (南宋)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
■君子岂不为子孙计?然其子孙计,则有道矣。种德一也;家传清白,二也;使之从学而知义,三也;受以资身之术,如才高者,命之习举业,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经营生理,四也;家法整齐,上下和睦,五也;为择良师友,六也;为娶淑妇,七也;常存俭风,八也。…… 衣以岁计,食以日计。一日阙食,必至饥馁。一年阙衣,尚可藉旧。食在家者也,食粗而无人知;衣饰外者也,衣敝而人必笑。故善处贫者,节食以完衣;不善处贫者,典衣而市食。 (南宋)倪思《经锄堂杂志》
■陆梭山之法最详……古人之意,全在小处节俭。大处之不足,由于小处之不谨;月计之不足,由于每日之用过多也。 (清)张英《恒产琐言》至95页
■市邑小儿,非有壮夫携负,不可令游街巷,虑有诱略之人也。……人家有仆,当取其朴直谨愿,勤于任事,不必责其应对进退快人意。……快意之事常有损,拂意之事常有益……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无端不可轻行借贷,借贷要还的,一毫赖不得。若家或颇过得,人有急来贷,宁稍借之,切不可轻贷,后来反伤亲情也。若作保作中,即关己行,尤切记不可。 ……凡亲医药,须细加体访,莫轻听人荐,以身躯作人情。凡请师傅,须深加拣择,莫轻信人荐,以儿子作人情。凡成契券、收税册大关节,须详加确慎,莫苟信人言,轻为许可,以身家作人情。 (明)姚舜牧《药言》
■家庭礼数,贵简而安,不欲烦而勉。……凡人田产钱财交涉者,定要随时讨个决绝,拖延生事。 (明)温璜述:《温氏母训》
■周旋亲友,只看自家力量,随缘答应穷亲穷眷,放他便宜一两处,才得消谗免谤。 凡人说他儿子不肖,还要照管伊父体面,说他婆子不好,还要照猫画虎管伊夫体面。 (明)温璜述《温氏母训》
■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天子之尊,至于一夫而亡,况其下乎?一家之亲而外,在宗族当不失宗族之心,在亲戚当不失亲戚之心,以至乡党朋友亦如之,以至朝廷邦国亦如之。欲得其心非他,忠心以存心,敬慎以行己,平恕以接物而已。人情不远,一人可处,则人人可处……尊长成其尊长,能教率卑幼;卑幼安其卑幼,能听顺尊长,虽目前衰落,已有勃兴之势。若其反此,目前虽隆,替可待也。 (清)张履祥《训子语》
■不必言古圣贤孝弟之行,如大舜、武、周、泰伯、伯夷,各造其极。只如晨省昏定,推梨让枣,有何难事,而今人甘心不为。极而至于生不能养,死不能葬,大不孝于父母;有无不通,长短相竞,大不友于兄弟。噫!是即孩提时,顷刻不见父母,则哭泣不止,兄弟同床共席,则相怜相爱之孝子悌弟也。人皆望长而进德,奈何反至于此? 朱柏庐《劝言》
■毋以小嫌而疏至亲,毋以新怨而忘旧恩。 (明)许相卿《许云屯贻谋》
■邻与我相比日久,最宜亲好。 (明)姚舜牧《药言》
■君子居不欺乎暗屋,出不践乎邪径,外讷于言而内敏于行,然后身立而名著矣。 (北宋)贾昌朝《戒子孙》
■古称三家村亦有小人,当思处之之道。只勿与校,而渐以理屈之。 古称受恩多,难立朝,居乡亦难立身,要须勤俭资身,以免求人。 (明)许相卿《许云屯贻谋》
■吾上世初无显达者,叨仕自吾始。此如大江大湖中,偶然生一小洲渚耳,唯十分培植,或可永延无坏。否则夜半一风潮,旋复江湖矣。可畏哉,可畏哉! (评:几乎是在说给我听!) 事到面前,须先论个事非,随论个利害。知是非则不屑妄为,知利害不敢妄为,行无不得矣,窃怪不审此而自陷于危亡者。 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尽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明)姚舜牧《药言》
■家之兴替,全不系乎富贵贫贱,存乎人之贤不肖耳。贫贱而好修饬行,兴隆之道;富贵而纵恣背理,败亡之辙也。 《正蒙》云:“子孙贤,族将大,未有子孙不贤,家族不至倾覆者。” (清)张履祥《训子语》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 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春秋)曾参《告子言》
■贫非人患,惟和为贵。 (蜀汉)向朗《戒子遗言》
■宏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 (魏)嵇康《家诫》
■君子之言,多长厚端谨。小人之言,多刻薄浮华。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隐人之过,成人之善……步步是德,步步可积。 (清)朱柏庐《劝言》
■孙叔敖为令尹,一老父教之云:“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袁子云:“贫贱愿人接己,富贵忘己接人。” (唐)李恕《戒子拾遗》
■《易》曰:“乱之所由生也,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南宋)叶梦得《石林家训》
■人家兴衰,只看后来人如何。后来人贤不肖未必是天生定,亦在人学不学尔。 (明)周怡《示儿》
■世家子弟,其修行立名难,较寒士百倍。何以故?人之当面待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古道。小有失检,谁肯面斥其非?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幼而娇惯,为亲戚之优容;长而习成,为朋友之所谅恕。 (清)张英《聪训斋语》
■朕不尚空言,惟务实行,尤不肯非议人。盖以人各有短长,弃其所短而取其长,始能尽人之材,若必求全责备,稍有欠缺即行指摘,非忠恕之道也。…… 尽人事以听天命…… 庄子曰:“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此言善矣。 (清)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多言宜戒,直言亦不可率发。惟善人能受尽言,善人岂可多得哉? (清)汪辉祖《双节堂庸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陆游《放翁家训》
■古重蒙养,谓圣功在此也。后世则易养矣。 (明)姚舜牧《药言》
■子弟智愚贤不肖虽有天命,然父兄须教以读书,皆不可令废弃。纵痴蠢顽悍,若少知理义,亦不敢肆然为非至不可理论也。 (明)徐三重《家训》
■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思补救,晚矣。……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 (清)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有田亩便当尽力开垦,有子孙便当尽力教诲。田畴不垦,宁免饥寒?子孙不教,能无败亡?…… 有子不教,不独在己薄其后嗣,兼使他人之女配非其人,终身受苦。有女失教,不特自贻他日之忧,亦使他人之子娶非其偶,累及家门。…… 天子之子,特重师傅之选,为国家根本在是也。下自公卿大夫以逮士庶,显晦贫富不同,其为身家根本一而已。虽有美质,不教胡成?即使至愚,父母之心,安可不尽?中等之人,得教则从而上,失教则流而下。子孙贤,子以及子,孙以及孙;子孙弗肖,倾覆立见,可畏已。……盍思为人父母,将以田宅金钱遗子之为爱其子乎?抑以德义遗以多金,适资丧身之具,孰若遗以德义之可以永世不替。 (清)张履祥《训子语》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则长无不肖之悔。……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子弟之贤不肖系诸人,其贫富贵贱系之天。世人不忧其在人者,而忧其在天者,岂非误耶? (宋)家颐《教子语》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明)庞尚鹏《庞氏家训》
■远邪佞,是官家教子弟第一义。远耻辱,是贫家教子弟第一义。至于科第文章,总是儿郎自家本事。 (明)温璜述《温氏母训》
■爱子弟者动曰“幼小不宜劳力”,极为谬论。无论从古英贤、名臣、名将,无一懦软不耐劳者,即乡曲四民中,稍能自立,有一不勤不劳者乎?所虑自幼娇养,他日必一无知能,偶有动作,不堪其苦,终为弃材矣。若富贵家谓可坐食,噫,天下能一生安享坐食者几人哉?劳之不习,事理万不能通达。劳字所该甚广,而教幼子先自习力作、习礼节始。 (清)汪辉祖《双节堂庸训》
■古者教道贵预,今来教子宜自胎教始。妇妊子者,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或房欲,戒跛倚,戒食辛热及野味。宜听古诗,宜闻鼓琴,宜道貌岸然嘉言善行,宜阅贤孝节义图画,宜劳逸以节,动止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气质中和。及婴孩怀抱,毋太饱暖,宁稍饥寒,则肋骨坚凝,气岸精爽。 (明)许相卿《许云村贻谋》
■蒙养无他法,但日教之孝悌,教之谨信,教之泛爱众亲仁,看略有余暇时,又教之文学。不疾不徐,不使一时放过,一念走作,保完真纯,俾无损坏,则圣功在是矣。是之谓蒙以养正。 (明)姚舜牧《药言》
■穷秀才谴责下人,至鞭扑而极矣,暂行知警,常用则玩,教儿子亦然。 (明)温璜述《温氏母训》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孝。……严则督责笞挞之下有以柔服其血气,收束其身心,诸凡举动,知所顾忌,而不敢肆。宽则姑息放纵,长傲恣情,百端过恶皆从此生也。 (清)张履祥《训子语》
■父母之于儿女,谁不怜爱?然亦不可过于娇养。若小儿过于娇养,不但饮食之失节,抑且不耐寒暑之相侵,即长大成人,非愚即痴。尝见王公大臣子弟中每有痴呆软弱者,皆其父母过于娇养之所致也。 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欧阳修《示子》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之。 (南宋)何耕《示子辞》
■旦起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然后可及他事。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案。苟能如此,一生永不会向下作下等人,如见他事,自然不妄。……若凌晨即治俗事,或冗或默闲坐,日复一日与书卷渐远,岂复更思学问?如此不流入俗人,则着衣吃饭一呆子弟耳。况复博弈饮酒,追逐玩好,寻求交友,惟意所欲。有一如此,近二三年,远五六年,未有不丧身破家者。 (南宋)叶梦得《石林家训》
■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读书之法,以经为主,苟经术深遽,然后观史,观史则能知人之贤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故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同,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学不及也。 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于工作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明)郑晓《训子语》
■读书见一件好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行,见一件不好的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戒,见一个好人,则思量我将来必要与他一般,见一个不好的人,则思量我将来切休要学他,则心地自然光明正大,行事自然不会苟且,便为天下第一等好人矣。 (明)杨继盛《杨忠憨公遗笔》
■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吉祥出焉,自天佑之。读书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 秀才本等,只宜暗修积学,学业成后,四海比肩。…… 士人贵经史,经史最宜熟,工夫逐段作去,庶几有成。 不合时宜,遇事触忿,此亦一病,多读书则能消之。 (明)吴麟徵《家诫要言》
■古人读书,取科第犹为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 (清)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先儒谓今人不曾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此教人读书知义理之道也。要知圣贤之书,不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读书。若只是浮浮泛泛,胸中记得几句古书,出口说得几句雅话,未足为佳也。 (清)朱伯庐《劝言》
■大凡世间一技一艺,其始学也不胜其难,似万不可成都是,因置而不学,则终无成矣。所以初学贵有决定不移之志,又贵有勇猛精进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落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废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大抵后生为学,须是严立课程,不可一日放慢。每日须读一般经书,一般子书,有须多,只要令精熟。须静室危坐,读取二三百遍,字字句句须要分明。又每日须连前三五日授通读五七遍,须令成诵,不可一字放过也。史书须每日读取一卷或半卷以上始见功。 (南宋)吕祖谦《辨志录》
■文不如质,实能胜华,此为作文之法。 (明)袁衷等录《庭帏杂录》
■人在幼稚,精神专一通利,长成之后,则思虑散逸外驰,是故应须早学,勿失机会。朕七八岁所读之经书,至今五六十年犹不遗忘,至于二十以外所读经书,数月不温即至荒疏矣。 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非不事多也,积少以至多,则虽多而不杂,可无遗忘之患。此道如长日之加益,而人颇不觉也。是故由少而多,而精在其中矣。一言以蔽之:无间断。间断之害,甚于不学。……排岁月次第,以中下之资自居,每日限读书若干。一岁之中,除去庆唁祭扫交接游宴之事,大率以二百七十日为断。此二百七十日须严立课程,守其道而无变,十年之间,经书可毕。且如此绳绳不已,则资之钝者亦敏,而书可渐增。再加十年,子史古文俱渐次可毕矣。 (清)汪帷宪《寒灯絮语》
■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贫贱而有业,则不至于饥寒;富贵而有业,则不至于为非。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古人行事。计是非,不计利害。今人利害亦不计,国法则曰可以幸逃,地狱则曰何曾眼见。当世之名,后世之责,更所不计,大都图目前受用而已。 (清)谢启昆《训子侄文》
■农桑本务,商贾末业,书画医卜皆可食力资身。人有常业,则富不暇为非,贫不至失节。 (明)许相卿《许云村贻谋》
■凡子侄,多忌农作。不知幼事农业,则知粟入艰难,不生侈心;幼事农业,习恒敦实,不生邪心;幼事农业,力涉勤苦,能兴起善心,以免于罪戾,故子侄不可不力农作。 (明)霍韬《家训》
■《庄子·达生》载:孔子到楚国,在林中遇见一个粘蝉的驼背老人,只见他得心应手,从树上捕蝉从不失误。孔子问他何以能做到这样,老人说:天地虽大,万物虽众,在我眼中却只有蝉,我专心捕蝉,从不分心,怎么会不得心应手呢?孔子对弟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瘘丈人之谓乎?”
■宦之法,清廉为最。 (北宋)贾昌朝《戒子孙》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然事常至放败而不能自已。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当官既自廉洁,又须关防小人。……当官大义,直不犯祸,和不犯义。……忍之一事,众妙之门。……“忍事敌灾星”。 (南宋)吕本中《童蒙训》
■仕路乃毒蛇聚会之场。 (明)袁衷等录《庭帏杂录》
■言语最要谨慎,交游最要审择。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多识一人不如少识一人。若是贤友,愈多愈好,只恐人才难得,知人实在难耳。语云:“要做好人,须寻好友,收酵若酸,哪得甜酒?”又云:“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皆格言也。 (明)高攀龙《高氏家训》
■交游鲜有诚实可托者,一读书则此辈远矣,省事省罪,其益无穷。 居今之世,为今之人,自己珍重,自己打算,千百之中,无一益友。 (明)吴麟徵《家诫要言》
■昔人有戒曰饭不嚼便咽,路不看不便走,话不想便说,事不思便做,洵(实在)为格言。予益之曰:友不择便交,气不忍便动,财不审便取,衣不慎便脱。 (清)张英《聪训斋语》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考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有余地心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 处己接物,若常怀慢心、伪心、妒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 (南宋)袁采《袁氏家范》
袁绍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
袁绍的出身是汝南袁氏,这是一个大家族,汝南郡在当时与颍川郡一样,归属于豫州,处于天下之中,汝南袁氏的祖先来自西周诸侯国陈国王族的后裔,而陈国王族则是舜帝的后裔,到春秋时期,陈国王族的十三世孙以祖先的名字为姓,改姓为袁,成为汝南袁氏的祖先。
袁绍的家族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是世家大族了,当时还不是很出名,袁绍的祖先袁良在西汉晚期当过汉平帝的太子舍人,所谓的太子舍人,就是皇帝的郎中侍卫,第一个要求就是要看出身,第二个要求看政治面貌,袁家显然是合格的,袁良后来还在东汉时期担任成武县令,朝代换了,但是袁家仍然世代为官。
袁安
一、四世第一世:袁安
袁绍最有名的祖先就是东汉时期的袁安,也就是袁良的孙子,《后汉书》专门有袁安的传记,袁家世代研习《孟氏易》,这是出自《易》书的西汉今文经学,袁良能做官就是以两汉察举制中的明经科被举官的,明经也是推荐人才的一种学科,与孝廉、茂才类似的人才科目。
而袁安从官却是因为被举孝廉,担任阴平县长和任城县令,后来又担任楚郡太守,太守已经算是两千石的高官了,袁安在楚郡太守的职务上审理过楚王刘交谋反案件,因为处理此案较好,后来升任河南尹和太仆,太仆可是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车马,这个时候是汉章帝执政期间。
汝南袁氏族谱
几年以后,袁安就升任司空,又过了2年,袁安又担任了司徒,司空、司徒、太尉合称三公,是东汉朝廷最尊贵的三个官职,司空主管建筑、水利,后来的曹操也曾担任很长时间的司空,司徒主管政务,相当于之前的丞相,只是职权没有丞相大,太尉主管军事。
袁安一个人就担任了两个不职位的三公司安和司徒,在当时非常有名,袁安为人高风亮节,不畏权贵,在当时名声响亮,经常纠正当时专权的外戚大将军窦宪一族的不法行为,因为忌惮他的名声,窦宪始终不敢加害于他,袁安是汝南袁氏奠定四世三公的第一人。
二、四世第二世:袁敞
袁安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袁裳、袁京、袁敞。长子袁裳后来担任了车骑都尉,次子袁京担任过蜀郡太守,后来隐居在袁州郡,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这里至今有以他的姓氏命令的有大袁山和小袁山及行政区袁州区。
袁绍与袁术
三子袁敞担任过太子舍人、东郡太守、太仆,汉安帝时期,袁敞被任命为司空,成为三公之一,后来袁敞被免职自杀,但他跟父亲袁安一样担任过司空,也是三公之一的高官。
三、四世第三世:袁汤
袁汤是袁京的次子,袁安的孙子,袁安在汉桓帝时期担任过司空,后来还担任过司徒与太尉,三公的官职,他一人都担任过,位高权重,后来由于出现异常自然灾害而被免官。
四、四世第四世:袁逢、袁隗
袁汤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袁成,次子袁逢,三子袁隗,长子袁成早逝,没有留下后代,次子袁逢在汉灵帝时期担任过司空和执金吾,同样是三公之一。
袁隗
袁隗在东汉末年担任过太尉与太傅,太尉是三公之一,太傅可是皇帝的老师,董卓进京后,袁隗还在担任太傅,因为袁绍起兵反对董卓,所以董卓就把留在洛阳的袁隗以及袁基等袁氏族人全部诛杀。
所以四世三公中的四世指的是:袁绍的四代祖先,从袁安开始算起的四代人,到袁绍、袁术这一代人时,已经是第五代人了,三公指的是:袁家四代人都有人在朝廷担任过三公的官职,这四代人中分别有5人担任过三公,分别是: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隗。
其实,袁家最厉害的还是第五代人,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在东汉末年,袁家第五代人是当之无愧雄霸一方的枭雄。
袁绍
袁家第五代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袁绍与袁术。袁绍和袁术都是袁逢的儿子,袁逢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嫡长子袁基、庶次子袁绍、嫡次子袁术。
袁基是袁逢的嫡长子,是袁绍和袁术的兄长,但他这个人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在朝廷中担任太仆,性格温文尔雅,如果他有能力和政治野心的话,是轮不到袁绍和袁术出头的,他的身份又是袁家第五代的嫡长子,比袁绍和袁术都要高,但是因为留在洛阳,被董卓所杀,一起被杀的还有他的叔父袁隗。
袁绍是袁逢的庶次子,因为不是嫡生的,所以被袁逢过继给兄长袁成,袁成没有后人,当时流行同族之人没有后代,就用族人来过继,这等于是袁绍被过继给自己的大伯当儿子,这样的话,袁绍的身份就被提高了,袁成是袁逢的兄长,这样的话,袁绍的身份就从袁逢的庶次子成为袁成的嫡长子了,算是袁氏家族的族长了。
袁术
再加上袁绍在袁氏第五代族人当中,算是能力最好的,至少比袁基和袁术强,再加上袁绍在年轻的时候就在洛阳大肆招揽人才,联合参与政治活动,所以在士人之中很有名声,这也就能理解关东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袁绍就被推荐给盟主,靠的就是出身、名望和能力。
袁绍后来还被曹操掌控的朝廷封为大将军,大将军的职位更是在三公之上,而且袁绍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凭借能力夺取并坐拥河北四州,成为东汉末年势力最大的军阀,他的声望超超他的父辈和祖辈,袁绍差一点就成功了,只可惜在官渡之战中输给了曹操。
袁绍与袁术
袁术是袁逢的嫡子,也有政治野心,虽然袁术能力不强,但是名声和号召力是有的,袁术从朝廷逃出来之后,就在南阳一带凭借名声拉了一支队伍,这里靠近袁术的老家汝南郡,在公元195~197年,袁术的势力一度超过了袁绍,并且成为东汉诸侯中第一个称帝的人,虽然他的做法比较愚蠢,但袁术绝对是有实力的一个人,他可是老袁家唯一一个称帝的人,只可惜最后也失败了。
袁家在袁绍和袁术失败后,就开始没落了,没有之前显贵了,但是作为一个几百年的大家族,仍然一直流传下去。
有什么以厦门为背景的书或者影视剧?
电影【movie】:《烈日灼心》《初恋潜规则》《话梅糖》《我的早更女友》《第一次》《同桌的你》《敏感事件》《钢琴密码》《目击者》《小城春秋》《火烧红莲寺》《大厦门》《厦门风光》《相逢恨晚》《英雄小八路》《骨肉情》《在阿祖的故土》《啊!台湾》《血与火的洗礼》《苦果》《检察官》《海霞》《碧落黄泉》《闪光的箭》《亲缘》《归宿》《复仇者的忏悔》《台岛遗恨》《幽灵》《海囚》《福建乌龙茶》《姑娘的心愿》《七年之痒》 《疯狂的赛车》(全程厦门拍摄)《台湾往事》(全程厦门杏林、漳州拍摄)《云水遥》(鼓浪屿、漳州、北京、香港、加拿大拍摄)《有个傻瓜爱过我》(全程厦门大学、鼓浪屿拍摄)《天竺山传奇》(海沧天竺山森林公园、上海拍摄)《基因决定我爱你》(全程厦门拍摄)《陈嘉庚》《一轮明月》(厦门、泉州、福州、漳州、上海、汕头、广州、日本、宁波。。。拍摄)《篮球公园》(厦门全程拍摄)《黑三角》《抢救老爸》《摩登年代》《左耳》电视剧【TV play】:《青春守则》《野鸭子》《囧人的幸福生活》《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爱啊哎呀 我愿意》《百万新娘》第二部爱无悔《贤妻》《双核时代》《爱情真善美》(夏家三千金)《我家有喜》《神医大道公》《空姐日记》《她的一生》《一起又看流星雨》《丝丝心动》 《熊爸熊孩子》《船来船往》 《瞧这一家子》《西游记》《失踪女人》《幸福一定强》《你一定要幸福》《幸福的眼泪》《七日》《老师你错了》《谁怜天下父母心》《皇宫宝贝》《一起来看流星雨》《舞者》《DA师》《战争目光》《瑰宝》《幻影8战士》《银牌车手》《我家不打烊》《浪淘沙》《火力少年王》《让爱化作珍珠雨》《厦门新娘》《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夜半歌声》《小城故事》《不该让女人流泪》《小城故事》《熊猫人》(台北、上海、鼓浪屿、厦门市区拍摄(周杰伦新片下个月中旬厦门拍摄)《流星雨》(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香港、上海拍摄(拍摄中))《一定爱幸福》(全程厦门拍摄)《幸福好滋味》(厦门、台北拍摄(拍摄中))《你一定要幸福》(厦门、上海、云南拍摄)《不该让女人流泪》(全程厦门拍摄(厦视刚播完))《生死英雄》(全程厦门拍摄(厦视刚播完))《老师错了》(厦门鼓浪屿、英才学校、高雄拍摄)《铁观音传奇》(安溪、横店影视城、同安影视城拍摄景)《褡裢王爷》(同安影视城全程拍摄)《大英雄郑成功》(*****影视城、福州连江、同安影视城、五通海边拍摄)《客海往事》(厦门、龙岩拍摄(筹拍中))《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全程厦门拍摄)《因爱之名》(全程厦门、海沧未来海岸拍摄)《夜半歌声》(全程厦门、鼓浪屿拍摄)《国家形象》(厦门、云南拍摄)《生活秀》(全程厦门拍摄)《皇宫宝贝》(北京、横店影视城、同安影视城拍摄)《七日》(全程厦门拍摄)《结婚七年》(全程厦门拍摄)《让爱化作珍珠雨》(全程厦门拍摄)《人生一首歌厦门版》(全程厦门拍摄(拍摄中))《琴岛之恋》(全程厦门、鼓浪屿拍摄)《厦门新娘》(厦门、鼓浪屿、漳州、泉州、惠安拍摄)《传奇夫人》(鼓浪屿主要外景地)《DA师》(厦门、东山岛、南安石井、南京拍摄)《小城故事》(厦门、漳州、惠安拍摄)《舞者》(厦门、鼓浪屿、重庆拍摄)《施琅将军》(同安影视城拍摄)《生与80后》(北京、厦门拍摄)《男生日记》(全程厦门、集美中学拍摄)《相逢何必曾相识》(厦门拍摄)《厄尔尼诺报告》(厦门拍摄)《幸福的眼泪》(全程厦门、集美、鼓浪屿拍摄)《火力少年组》(全程厦门拍摄)《湄洲岛奇缘》(厦门、莆田拍摄)《慈济春秋----保生大帝》(厦门、横店影视城、台湾拍摄(拍摄中))《幻影8战士》(厦门、上海、宁波拍摄(筹拍中))《瑰宝》(厦门、台北拍摄(筹拍中))《燃烧的玫瑰》(全程厦门拍摄)《陈景润》(厦门大学、福州、北京拍摄)《失踪的女人》(全程厦门拍摄)《浮华城市》(全程厦门、海沧未来海岸拍摄)《零号特区》(全程厦门、同安拍摄)《故梦》(厦门、南安、台北、北京、天津、上海、横店影视城拍摄)《婚内外》(全程厦门后坑、祥店一带拍摄)《燃情之岛》(鼓浪屿拍摄(筹拍中))《台湾海峡》(厦门、南安、泉州、漳州、东山岛拍摄)《闽南名流世家》(厦门、南安石井拍摄)《新昨夜星辰》(厦门拍摄)《怎能失去你》(厦门、泉州拍摄)《我家不打烊》(厦门、大理拍摄)《沧海百年》(厦门、漳州、泉州、北京、横店影视城拍摄)《浪淘沙》(全程厦门拍摄)《浪淘沙》(厦门、漳州、日本、加拿大、泉州、北京拍摄(是关于台湾第一女医生雅信的)《爱神的黑白羽翼》(全程厦门拍摄)《女人的选择》(全程厦门拍摄)《谁怜天下慈母心》(全程厦门拍摄)《一千个秋天》(全程厦门拍摄)《西游记》(厦门植物园取景)《该隐与亚伯》(厦门、南靖、上海、江南、宁夏、韩国拍摄(热播中))《打破沉默》(全程厦门拍摄)《生死决择》(全程厦门拍摄)《膘悍家族》(全程厦门同安拍摄)《道是无情却有情》(厦门同安拍摄)《又见阿郎》(厦门、泉州、上海、台北拍摄)。。。。。。。纪录片:《海防民兵》《移山填海》《在祖国的怀抱里》《凌波仙子》《南桥之光》《中国向二十一世纪迈进》(加拿大电视台)《陈嘉庚》《厦门30年》《天风海涛鼓浪屿》《厦门故事》《追溯厦门》《鱼祭》《民族之光———陈嘉庚先生归来的岁月》《厦门映象《厦门蓝狮十年》《厦门特大走私案》《血脉》《佛教圣地 中国名刹——厦门南普陀寺》《厦门港》(法国电视台)《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韩国MusanMB电视台)《台湾人在大陆》(厦门电视台) 旅游节目:《走进中国 厦门篇》(中央电视台)《经典中国 厦门篇》(台湾中天电视台)《台湾脚逛大陆 厦门篇》(台湾中天电视台)《食字路口》(台湾中国电视台)《超级购物王》(华娱电视台)《山海神韵同安游》(福建电视台)短片《拾荒少年》
书【book】:《迷失鼓浪屿》《厦门记忆》《最厦门》《厦门远华红楼揭密》《爱在厦门》
曼桢为何会被曼璐关起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008条回答。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上海老广播剧《刑警803》中有一集,同《半生缘》很接近。
大体说的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姐妹,姐姐对妹妹本来很照顾。她们父亲都是在自己很小时候一个死了一个逃到香港,靠没文化的寡母独自拉扯长大,姐妹关系本来不错。
因为家庭困难,姐姐放弃继续求学,选择在上海郊区一个农场当工人。姐姐十几岁就在农场做各种农活,没人管没人问,自己年幼又不懂,后来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失去了生育能力。后来姐姐转而从事电工,而电工是危险工作,很少有女人愿意干的。姐姐之所以做这行,就是为了多赚几个钱,贴补娘家的家用。
姐姐虽然相貌美丽,因为接触的人层次较低,都是郊区农场的工人,又没有生育能力,最终找了一个老实巴交、上不得台面(但相貌挺英俊)的男人结婚。
姐姐的小日子过得很紧巴,属于上海底层平民,但还尽量资助母亲,母亲则将钱都拿来给妹妹读书。妹妹因为学历高,得以去上海市区有了个不错的工作。
这姐妹两人都是美人胎子,突然有一天妹妹被杀人死了,弃尸荒野,体内还发现男人的精液。
当时怀疑是奸杀案,奇怪的是妹妹身上并没有暴力伤痕,死因也不明。
后来废了很大力气侦破,才发现真相。
原来长期艰苦压抑的生活,让姐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还是嫉妒妹妹的一份风顺,觉得这是牺牲自己的幸福换来的。
此时妹妹当年调到香港的老爸,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老板,委托人寻找这个女儿,要带到香港去享福。
当年他老爸留下一个东西给女儿,用来识别身份,目前放在姐姐那里。
妹妹知道以后,就去向姐姐索要,奇怪的是姐姐用各种理由拒绝拿出来,导致认亲迟迟不能进行。
心胸狭窄的妹妹明白姐姐是嫉妒自己,决定报复她。她明白姐姐目前人生中唯一只得高兴的,就是夫妻感情还不错,丈夫明知道他不能生育仍然对他体贴。
同时,妹妹一直对姐夫有三分喜欢,两人关系亲密。一次趁着姐姐不在家,妹妹竟然主动勾引了姐夫,两人发生了不正当的性关系。
姐夫也没想到,妹妹是借机报复姐姐。
有一次,妹妹算好时间,故意让姐姐看到两人在床上一幕。姐姐精神受到巨大刺激,觉得人生已经毫无留恋的地方。她本来就是电工,同妹妹撕打时用电将其弄死。
见妹妹已死,姐夫非常后悔,只能尽量挽回。他随后抛尸野外,并且在刑警追捕时说是自己干的,目的是强奸。因姐夫不懂得用电,803很快拆穿了他,抓走了姐姐。
然而,姐姐到了拘留所第一天,就趁着别人不背,上吊自杀了。
这个故事同《半生缘》大同小异,都是姐姐嫉妒妹妹,最终心态失衡的事情。
如果顾曼璐没有让丈夫霸王硬上弓强奸妹妹这件事,她就是一个完美的受气包。
顾曼璐生活在一个很垃圾的家庭,家里并不属于大富大贵,生活却颇为奢侈,而且依赖父亲一人。
突然一天,父亲暴毙,这个家瞬间完蛋。家庭不但经济崩溃,也失去了主心骨。
当时这个家有奶奶、母亲,2个女儿和3个儿子,孩子们都没有成年。
最大的就是姐姐顾曼璐,也不过17岁。她本来在中学读书,还有个关系很好的男友,已经定了亲。
这种情况下,顾曼璐的母亲表现了极端自私的一面。
说起来,这个女人的长女才17岁,自己最多不过30多岁,放在今天就是职场女强人最好的年龄。
她本可以退掉上海的豪宅大屋,选择带着婆婆和儿女们回到乡下,过平淡但尚且可以维持的日子。
母亲却极为虚荣和贪图享受,不愿意过乡下的生活,也不愿意通过劳力赚钱。
所以,实际上是母亲牺牲了大女儿顾曼璐,推动她走上卖身的道路。
任何一个母亲,至少有三分人性,不可能愿意亲生女儿去做皮肉生意,可见顾曼璐母亲的无良。
对于顾曼璐来说,她其实根本不用管家里的死活,只要等到18岁以后嫁给未婚夫即可。
未婚夫家里也颇有实力,自己的生活是不愁的。
顾曼璐却不忍心看到家人受苦,退学后做起了交际花,未婚夫也愤然解除婚约。
随后10年,顾家就靠着顾曼璐卖身钱维持局面。
而顾曼璐基本丧失了一切,除了女孩最好的10年光阴以外,因为卖身感染了严重的疾病(后来30岁就因此病死),失去了婚姻。
随着年龄的增大,顾曼璐连交际花也做不长了,嫖客从中请年才俊,变为了中年甚至老年人,多是歪瓜裂枣。
此时妹妹从大学毕业,几个弟弟也长大了,顾曼璐才终于在27岁时为自己打算。
由于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不能生育的现实,最终顾曼璐找到了獐头鼠目、人品卑劣的祝鸿才,成为他的姨太太。
然而祝鸿才虽然开始对顾曼璐不错,慢慢也嫌弃她的人老珠黄,借口她不能生育开始在外面乱搞。
当时顾曼璐就陷入极大的惊恐中。她只是个姨太太,甚至没有法律保护,祝鸿才随时可能不要她。祝鸿才是顾曼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旦婚姻也破裂,她恐怕连生活也难以维持,吃饭都成为严重问题。
此时又发生了几件事,让顾曼璐心态彻底失衡,最终选择陷害妹妹顾曼桢,让丈夫使用暴力将其强奸怀孕,逼迫为妾。
这几件事如下:
第一,祝鸿才一直很喜欢顾曼桢,曾多次对顾曼璐提出也要纳她为妾。而顾曼桢对祝鸿才也有三分好感,两人至少有一些亲情,让祝鸿才误以为是爱情。其实顾曼桢性格较为懦弱,不懂得拒绝,处理感情事情又犹犹豫豫。
这让顾曼璐认为,就算丈夫用暴力对付妹妹,将生米做成熟饭,妹妹恋在以前的情谊也会认可现实。
第二,顾曼桢同顾曼璐的前未婚夫关系密切。
这个情况,让顾曼璐难以接受。可以说,同前未婚夫张豫瑾的几年亲密时间,是顾曼璐一生中唯一的甜蜜回忆。
未婚夫张豫瑾现在娶了别的女人,顾曼璐眼不见也就算了。而现在亲妹妹竟然同张豫瑾勾搭在一起,还很有可能结婚,这对顾曼璐是极大的刺激,想一想就觉得难以忍受,普通女人都难以接受。顾曼璐也认为,妹妹如此行为,说明根本没将自己放在眼里,也没考虑过自己的感受。
第三,顾曼璐急着找一个人借腹生子。
由于不能生育,顾曼璐几乎等同于被抛弃。一旦失去祝鸿才的经济支持,顾曼璐恐怕还得去卖淫。此时他人老珠黄,恐怕只能成为站街女,贱卖自己的肉体。
这个借腹生子的点子,其实还是顾曼璐母亲想出来的。
就是找个亲戚女人,有点血缘关系的,让她同祝鸿才发生性关系后怀孕。
接着顾曼璐收养这个孩子,算作自己亲生的,祝鸿才可以接受,而顾曼璐也可以接受,借此维持婚姻。
只是,找一个有血缘关系、自愿借腹生子的女人谈何容易?这可是封建的民国时代。
顾曼璐眼见自己就要被抛弃,焦急之下干脆向亲妹妹下手。
第四,顾曼璐彻底看清了一切。
通过母亲撮合前未婚夫和妹妹,顾曼璐彻底看清了家里的真相,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被牺牲的可怜虫而已。
就母亲来说,应该明白将前未婚夫张豫瑾撮合给妹妹,是非常不合适的,这对姐姐会是非常大的打击。
然而,母亲和其他人似乎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也就是压根没有把顾曼璐当做人看。
对于顾曼璐10年卖身养家的牺牲,母亲并没有任何内疚或者敢动,反而当作是应该的。
妹妹借助自己的卖身读完大学,成为美丽的女大学生,成为众多富家公子追逐的对象,未来可以成为富裕人家地位很高的太太。
相反,顾曼璐则只能守着猥琐的丈夫过日子,受着亲友的蔑视和背后指指点点,说不定哪天就被抛弃后无法生活。
同时,虽然妹妹顾曼桢嘴上不说,心里也是蔑视姐姐的。她认为姐姐的钱来的不干净,甚至认为姐姐的职业对自己工作和恋爱造成不好的影响。试问的,当时姐姐供你读大学的时候,你怎么不觉得钱不干净?
这种情况下,顾曼璐心态失衡也不牺牲,她想要报复,妹妹就首当其冲。
而且,顾曼璐毕竟是在风月场所滚打了10年。那里面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从业者基本都不是好人。顾曼璐耳濡目染10年之久,做出点坏事就毫不稀奇。
顾曼璐也没有想将妹妹置于死地,只是让她也成为同自己一样地位的姨太太而已。
其实,说来说去 ,这个事情中顾家母亲的责任最大。
丈夫死后,顾家母亲明知道大女儿卖身,还心安理得的享受了10年这种生活。作为一个30多岁的女人,看着17岁女儿去接客都不愿意出门工作赚几个钱,整天游手好闲在家装太太,这还是人吗?说难听的,要卖淫,顾家母亲怎么不出去卖?她当年也是有几分姿色的。
后来顾曼璐姐妹闹翻后,顾家母亲还不是带着几个儿子回到了六安老家,生活完全过得去。那么,当初你干嘛去了,为什么死赖在上海不走?还不是虚荣心作祟吗!
顾曼璐的一句话,可以解释她陷害妹妹的根本性原因:“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姊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样过地步”。
金粉世家为什么叫金粉?
金是指,金钱势力和残酷的封建意识,不同的生活背景——现实主义
粉是指,每个人的追求浪漫、对情感的欲望——理想主义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个矛盾的冲突体,由此,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碰撞就形成了该剧的标题。
《金粉世家》是现代小说家张恨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金铨封建大家族为背景,以金铨之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子冷清秋由恋爱、结婚到反目、离异的婚姻为主线,揭露了封建官僚及其妻妾子女空虚、堕落的精神世界和没落腐朽的生活,为豪门贵族描写了一部活生生的兴衰史。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