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仿制的督军,s3装备哪里换?
tbc s装备可以在沙城部落排战场的地方对面 、纳格兰排JJC的地方、黑石深渊酒吧(美酒节任务开BOSS的地方)、占星者/奥尔多高地换,其中,S1-S3和仿制大元帅/高阶督军都在虚空风暴的52区购买,S3可以用T6组件在奎尔丹纳斯岛兑换,S4-S8在达拉然的套装正义商人处有卖,S9-S11在暴风城/奥格瑞玛的荣誉大厅购买。
为什么中国没有放大量列装冲锋枪?
中国二战之前曾经有不少军阀武装列装了相当规模的冲锋枪,但抗战一爆发,这些冲锋枪就很快消耗殆尽了。
二战时的冲锋枪是低成本大规模制造的典范,苏联、英国、美国、德国都大规模的生产了冲锋枪,然后将之海量的投入到战场,极大的支持了战争的进行。
但是,冲锋枪的大规模制造看似简单,那也得看是谁来制造,孱弱贫弊的旧中国可不怎么具备这种实力。
大规模的工业制造,非常考验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能力,包括重工业、加工业,冶炼能力、资源富集度,以及产业工人水平和规模。
有完备的相关工业体系和资源,生产冲锋枪并不比生产一套饭盒慢多少,大量的冲压件加上最简单的机械设计,就能高产量的狂造冲锋枪。
比如美国,开头嫌汤普森冲锋枪昂贵,很快就设计出M3冲锋枪,用通用汽车进行转产,极尽粗陋之能事,居然也能制造出性能优良的武器。
还有英国,被德国人在法国揍得落水狗一般逃回岛子上去,武器辎重丢了个精光,为了能尽快武装部队,他们造出了被称为“水管工艺”的斯登冲锋枪。后来德国人给逼急了,也学着造出了MP3008。
苏联人更是造冲锋枪的好手,PPSh-41“波波沙”被斯大林要求能用最低端的工艺生产出来,将高端产能让给坦克飞机大炮,所以苏联连制造烛台的作坊都能进行零件加工。
后来的PPS-43更猛,这种经典冲锋枪完全是被德军团团包围的列宁格勒城自己研发、生产的。
可是呢,英国、美国、苏联、德国,无一例外是当时的工业强国,中国则完全不具备这种工业实力,当时的中国是个超乎现代人想象的落后的农业国。
中华民国极端落后,工业能力比大清都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相当多原本已经发展出来的制造业在民国期间遭到瓜分、拆毁,或者干脆经营不善倒闭。
横行的买办洋行用各种倾销的商品摧毁了国产制造,小到钉子火柴锤子镐头,大到机器造船炼钢,几乎统统都让买办的洋行给挤兑了个遍,生存相当艰难。
比如清朝时大名鼎鼎的汉阳铁厂,在民国时就是被买办洋行的钢材折磨得苦不堪言。
1908年,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重组为“汉冶萍煤矿厂矿有限公司”,开头不断靠借日贷为生,也就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春风,在1917-1919年略有小赚,到民国11年就不得不停工了,连大冶铁厂后来也跟着被关闭。
军阀混战时期,各路军阀虽然也有大力兴办军工的想法,但多数还是依靠从洋行购买武器为主,毕竟工业发展并非一夕之功,投入亦令人咂舌,倒不如走短平快路线。
不过,国产冲锋枪在民国混战时期并不鲜见,比如奉系军阀在1924年打直系时,就曾经于玉麟山派出过全员冲锋枪的突击队,杀得直系落荒而逃。红军长征时也多次靠冲锋枪开道,杀出了条条血路。抗日战争时期,冲锋枪也多有露脸。
但随着中国在抗战中要地被夺、国民经济陷入停滞,自产冲锋枪就渐渐没有了,有也是外援。
就连普通步枪的生产在当时的中国都算“高科技”,步枪子弹都供不上,那还谈什么冲锋枪呢?
当年的国产冲锋枪中,阎锡山的“晋造汤普森”就是个好例子,就连八路军都跟着沾光。
1926年山西机械局引进了汤普森的早期技术,由太原兵工厂量产M1921型汤普森冲锋枪,称为“晋造汤普森”,晋军比美军装备该枪的时间还早。
晋造汤普森的产量不算低,高峰时年产达1万支,据说晋军平均每班能配到2支,而且除了自用,还能外销。不过阎老西儿为了赚子弹钱,将美制11.43mm口径(.45ACP)称为11.25mm,坑了不少人。
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为何能有如此画风呢?其实还是工业能力的问题。
本身太原兵工厂的底子就来自清朝洋务运动,它是山西省巡抚胡聘之(乔家大院里那个胡大人)观摩张之洞汉阳造后自设的机器局。
胡聘之为了发展机器局,利用北洋的关系,从天津招募了不少技术工人。后来阎锡山成为督军后,接管了工厂,又拉来英国留学的李蒙淑当局长,继续从天津等地大规模扩充工人,购买机器,聘用外国工程师,引进国外管理经验,这才将一个小修械所级别的作坊,变成了与奉天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齐名的太原兵工厂。
除了晋造冲锋枪外,民国最多的是山寨德国伯格曼冲锋枪,从南京到上海到东北到山东到武汉到广东,几乎所有算得上号的兵工厂都仿制过MP1828冲锋枪,甚至大沽造船所还自己改进仿制了一种“大沽造”伯格曼,其弹匣被改到了枪身下面,十足可见当时领域内的中国人并不乏聪明才智。
抗战爆发后,中国沿海的富裕领土连连失陷,东北等著名工业基地更是早在1931年就完蛋了,1937年11月18日太原沦陷,广州在1938年10月21日沦陷,武汉在同年同月26日沦陷,巩县倒是没沦陷,但也落到了前线上天天挨炸,不得不搬迁到重庆。
这些著名的大兵工厂区或搬或停,中国也就失去了大半轻武器制造能力,更别提学人家疯狂制造冲锋枪了。
连自由枪机的弹簧、合规的枪管、造枪的钢铁都难产,怎能大规模造冲锋枪?能把中国军人的栓动步枪供应充足都谢天谢地了,至少不需要用大刀片与人家对砍。
甚至抗战中国军人最缺的还不是枪,是子弹,可供消耗的子弹太少太少,少到不像一场现代战争。就算能大规模配备冲锋枪,如果不能给士兵们供应上可瓢泼的子弹,那也是白搭。
而且,中国当年与日本的轻武器差距其实并不大,真正的差距是重火力、机械化程度上,这堵断崖不是靠几把冲锋枪就能填平的。
如果鸦片战争发生在康熙年间历史会有什么不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样是惨败。
诚然,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满清国力有所削弱,而英国实力则有较大增强。
但是,康熙年间的清军也未必强大。
康熙时期,满清军队其实并没有打过强敌,打的都是比自己弱的小怪兽。比如噶尔丹、台湾、吴三桂,都算不上什么很强的军队。
唯一可以检验强弱的,就是雅克萨的俄军。
雅克萨战役分为两次。
第一次,在1685年6月,沙俄只有托尔布津的450人武装,炮3门,鸟枪300支。
而所谓的雅克萨城完全是木制,说白了就是一个山寨。
而这些哥萨克武装也不是俄军正规军,属于半正规军性质的民兵。在著名的拿破仑入侵沙俄时,哥萨克骑兵只能起到骚扰作用。
而即便是这450人,也并不是哥萨克,还有来屯垦和做皮毛生意的猎人、开荒者和商人,都被托尔布津组织起来。
说白了,托尔布津的武装,实力其实非常弱小。
而清军有3000人,包托括原本驻防黑龙江的一千多满洲八旗兵,京营八旗兵近200人,山东、山西、河南的汉军500人,由精于骑射的东北赫哲、达斡尔等族组成的“新满洲”官兵500人,以及由福建籍官兵组成的500藤牌兵。
为了此次作战已经准备了3年之久。
清廷修成从墨尔根(今嫩江县)到雅克萨对岸总计25站,全长1300里的驿站;建立了黑龙江水师,建造了500余艘战船和运输船,存储军粮七千石,足够三千兵士食用三年。
第一次雅克萨战役,最终清军大胜。
原因很简单,清军火炮有优势。这不是说俄军火炮不行,而是他们3门火炮炮弹奇缺,几乎不能反击。
满清则有近百门大炮,其中20门“红衣大炮”威力最强,包括8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与12门“神威将军”炮。
在满清火炮轰击下,俄军没有对等武器还击,木质山寨又不能阻挡炮火,这才战败。
但是,1686年第二次雅克萨战役,俄军就聪明了。
他们将兵力增加到826人,拥有火绳枪100支,先进的燧发枪850支,还配备了12门大炮,炮弹充足。他们还将雅克萨城堡升级为土木混合结构,具有较强的抗炮击能力。
但是,这826人也是只有一部分是军人,其余还是搜罗来的沙俄老百姓。
这次清军出兵2000多人(另外还有2000人作为预备),火炮上没有绝对优势,不能摧毁雅克萨城,开炮还会遭到沙俄火炮还击。
如果依靠步兵冲锋,清军火枪只有50支,根本不是城内沙俄军队火器的对手,白白伤亡而已。
万般无奈下,沙俄被迫只能长期围困。
从1686年8月起,清军围困雅克萨城堡长达10个月,沙俄缺乏足够的粮食和干净的饮用水,出现了大量疾病。直到1687年5月16日,俄军被围困近一年,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最终投降。
可见,如果不是雅克萨距离沙俄核心地区过远,不可能长达10个月得不到救兵。
面对沙俄区区几百人规模的开拓部队,满清尚且打成这种德性。
如果沙俄和两次鸦片战争一样,出动2万正规部队,配备大量重武器杀过来?
满清能够挡得住吗?
满清需要感谢当年没有铁路,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到亚洲部分也没有水运可以利用。
要不然,恐怕还真难说。
最后说一句,大家知道雅克萨现在在哪里吗?
仿制的高阶督军赶猪棒?
高阶督军的赶猪棒不能幻化但52区出售的仿制的高阶督军的赶猪棒可以幻化顺便SOO14号地狱咆哮掉落的敏捷长柄传家宝是可以幻化的
张作霖为何能在东北搞出中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民国四大兵工厂,最大的就是东北兵工厂,可是命运也是最坎坷。
这四大兵工厂,分别是东北兵工厂,太原兵工厂,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在抗战爆发之前,这几个厂的规模都很大,东北兵工厂工人最多达到2.5万,太原兵工厂工人最多1.5万,巩县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工人都在数千之数。
东北兵工厂大门
可见,东北兵工厂的规模,远远领先于其他几个小兄弟,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兵工厂。
东北兵工厂不同时期采用的厂徽标志
然而,这个民国兵工老大,遭遇却也是最坎坷的。因为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战火所至,其余几家兵工厂都进行了搬迁,哪怕机器,人员损失损失再大,却总能绝处逢生,另起炉灶,重续香火。
比如太原兵工厂,虽然大部分机器丢了,但是也抢运出少部分机器,可以继续生产军火打日寇,还有一小部分工人,加入了八路军的军工队伍,为我军的兵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汉阳和巩县兵工厂内迁建厂,合二为一,成为大后方军工的重要厂家。
而东北三省,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全盘落在了日本手里,更不用说东北兵工厂了,所有的机器,所有的工人,所有的库存军火,都被日军所拥有,然后日军又用这里生产的军火,去进行更大的侵略战争。。。真是可恶!
看一下当年日军占领东北兵工厂的缴获,你就知道当年日军强取的这个大礼包有多大了:
步枪15万支;
子弹300万发;
迫击炮600门;
迫击炮弹40万发;
山炮,野炮,重炮 250门;
上述炮的炮弹 10万余发;
火药成品 40万磅,约等于19万公斤;
除此之外,当时的东北兵工厂,更是拥有制造105毫米,150毫米重炮的能力,拥有自己制造优质枪管钢的能力。
也就是说,依靠东北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东北兵工厂完全可以做到这边铁矿石进厂,那边枪炮出厂。
所以,日本拿到这份大礼包,简直是心花怒放啊,又进行了一番扩充,到了1937年,达到了3万工人的规模!
就这样,在日军的掠夺统治之下,东北兵工厂成为日军重要的武器生产厂。
由于规模太大,名声在外,所以,为了削减日军战争实力,1944年的时候,美军出动轰炸机群,对东北兵工厂进行了两次轰炸,东北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受到重创。
日本人于是想把东北兵工厂的生产能力进行疏散,从大工厂变成许多小工厂,然而还没来得及实施,苏联红军打过来了!
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打跑了关东军!
可是,苏联撤退的时候,又把东北兵工厂的许多好机器拆走打包,还有许多生产原料,运回苏联了,说要补偿他们的损失。
这就是东北兵工厂的遭遇,被日本抢占了一回,被美国轰炸了一回,被苏联掠夺了一回,真是多灾多难,窝囊到家了!
那么,张作霖当年是怎样建立起这个号称东亚最大的兵工厂的呢?
这个,就要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说起。民国年间,军阀林立,大军阀小军阀和诗人一样多。此话怎讲?各领风骚三五年嘛!
当年的大小军阀,军费来源主要是各种租税,只要有地盘,土地可以收田租,道路可以收商税。支出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养兵发军饷,第二就是买军火。
长期买军火,军阀们就算有矿也觉得贵。于是,纷纷开建兵工厂,来造枪造炮造子弹。因为只要造出军火,不但自己能用,还能卖给别人赚取利润,何乐而不为?
当年社会环境如此。乱世之中,只要家里有点钱的地主们,都会想方设法买些枪弹,用来看家护院。所以,只要造出军火,价格合适,销路那是刚需。
所以,张作霖搞兵工厂,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看住东北这摊家业。你算算,东北军几十万人,就算每个士兵每年实弹训练打10发子弹,那加起来也是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还要准备军阀混战抢地盘呢,那需求,几仓库都不够!
张作霖在1919年的时候,正式将东三省纳入囊中,就从这年开始,张作霖想着自己办军火。
于是,他利用清朝留下的工业设施,奉天造币厂的基础,在附近另外划出1800亩地,用来建设兵工厂,旁边划出800亩地,成立工程处,开始建造火药厂,枪厂,枪弹厂。
刚开始,不得其门,工程进展很慢。这年秋天,张作霖任命原军械厂厂长陶治平为兵工厂总办,此人是个工程人才,建厂房,买设备,一口气把枪厂,枪弹厂,炮厂三个厂都搞起来了。当时这几个厂聘请丹麦公司承建,洋人还派出技师在厂,负责安装设备,建厂经费都来自于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经费很充裕。
就在兵工厂刚刚起步的时候,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的奉系被直系击败,败回东三省老家。年轻的张学良此时已经是奉系的旅长,对于现代武器的重要性,已经深有体会。于是他对父亲张作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大力发展现代兵工制造能力,造出先进装备。
张作霖深以为然,自此之后,对于兵工厂的财力支持更是毫不吝惜。他斥巨资引进外国专家,来源有俄,日,奥,德,瑞典等等,尽皆重用!
不但如此,对于中方人员,张作霖也是出手就是壕!有一次,忽然有人通知弹药厂和枪弹厂负责人叶禾和吴伯琴去见大帅张作霖,二人心里不安,心想莫非是大帅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不满意?
谁知见到张作霖之后,张作霖一番言语抚慰,勉励二人好好干,临走各送了一张五万元支票!
张作霖如此慷慨,下面的人自然努力,兵工厂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1923年的时候,韩麟春担任总办,为时一年,其后杨宇霆继之。
韩麟春
杨宇霆此人搞工业很有一手。他看到兵工厂里洋人很多,华人很少,于是定下章程,培养华人人才。
他设立了兵工小学和兵工学校,规定学员分为初中,高中,专门三部,初中毕业,进厂担任三等技手,服务三年;高中毕业,进厂为练习生,可升一等技手;专门部毕业等于大学毕业,可以担任一等技手或者技士。
如此施行数年,兵工厂聘用的外国技师就逐年减少,而华人技师就逐渐增加了。等于给厂子建立了人才造血机能,可以源源不断产生专门人才。
在杨宇霆手里,兵工厂取得了极大发展,增建了枪厂和轻机枪厂,已经拥有8000多部机器,规模已经跃升为全国第一兵工厂。此时,兵工厂厂区长达2.5公里,宽达1公里,已经拥有生产150毫米口径重炮的能力。
杨宇霆
仅仅1926年,兵工厂就可以月产迫击炮80门,炮弹4万发。
杨宇霆足智多谋,号称小诸葛,只是过于自大,在张作霖皇姑屯身死之后,企图夺权,被张学良解决掉了。
杨宇霆之后,张学良又委派臧式毅管兵工厂,直到九一八事件发生。
以上就是张作霖一手创办东北兵工厂的过程。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