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学物理到底有啥用?听听教授怎么说
高考情报局 学霸不是“陪”出来的 高三就得砸手机?
讲座回顾:新就业形势下文科生如何正确选专业
高考报志愿 往年考生去向查询 高考失误60分报志愿如何挽回
解密专业30期:学前教育 琴棋书画样样通
解密专业 旅游管理 交通运输
一般来说,高三下学期大概会组织三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比较难,而且是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复习完的情况下考试,所以一般来说成绩会比平时会差一点;
通常二模的难易程度接近高考,大多数人将二模的成绩作为高考参考;
第三次模拟成绩比较容易一点,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所以如果高考要估分的话,大概会在一模和二模之间,但也会上下浮动。
在每一次考试完之后,常常会听老师们说,高考的成绩和平常的考试成绩会有所出入,那么到底会有多少出入呢?今天查查就和大家聊一聊。
高考与平时考试的区别
1 出题人不一样
平时考试时各校老师出题,而高考试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2 考试目的不一样
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3 评分规则不一样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4 考试性质不一样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而平时的考试一般是考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
为什么平时考试与高考成绩存在差别呢?因为平时考试试题的命题角度与高考有一定的差别,虽然命题的形式、题型、知识点有相似,但是从题型的新颖程度、立意角度等来看,平时考试与高考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高考成绩远不如平时模拟考
1 忽略基础,过于浮躁
片面强调复习效率和短期内追求总分大幅提高易使人心浮气躁,追求短线行为,一会儿翻这本参考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习题集,一晚做几十道题还嫌少……其实都是流于表面。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成的。衡量复习效果的高低也不是以看书多少做题多少为标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谛”,精做一题胜过泛做十题,精透一页知识胜过粗翻一本书。
2 高考奋斗的目标不明确
“我想考上大学”“我想考上名牌大学”只不过是一种笼统而泛化的高考目标,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不大,高三总复习更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建立强力的高考奋斗目标。
3 主线复习进度未能紧跟老师的复习战略
在高三总复习中,完全撇开老师的复习安排独立搞自己的复习计划是最容易多走弯路步入歧路的行为,这方面惨重失败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就连自学能力极强扎实全面的高考状元们都以亲身的教训再三告诫同学们:自己的复习小计划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大计划,千万不要甩开老师另搞自己的一套。
4 没有系统化的整理、归纳、梳理知识
许多同学总以参考资料上面已系统化整理好复习内容为借口,不愿意动手做扎实细致的复习计划,不愿意将所学内容系统化的整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自己动手整理的系统化知识笔记是自己的脑力思维结晶,深扎在大脑深处,与大脑神经元记忆系统钩链成网,潜意识对其有感性的“亲切”熟知感,看参考书上整理出来的内容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5 未能及时做好复习信息的反馈汇总
复习中的错题、疑问、焦点、疏漏等反馈错源信息都是很宝贵的增分“矿源”。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过多的无用功。
6 不善于制定科学的计划
时间安排不当,缺乏计划,自我复习漫天撒网,没有阶段性复习目标。或者自我支配时间安排过紧,缺乏弹性、机动性。紧跟着老师走是“大锅烩”,自己的计划是“小勺喂”,“大锅烩”要吃饱,“小灶菜”要喂好。制订一份弹性的小计划是每一位考生应切实考虑的。
7 没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演员大脑的特定部位贴上微电极,然后按内容不同要求演员们表演各种电影情节。当他们演出与灰色、无精打采、消极、沮丧、愤怒有关的情节时,实验监测仪显示脑啡肽的含量随之降低,当剧情进入欢乐、健康、愉快、喜悦、自信的内容时,脑啡肽的含量也随之上升。脑啡肽是调节学习心态的天然快乐剂。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大脑分泌脑啡肽的增加。不要总是纠结于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考试。
8 精力分散,缺乏专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电灯光源,光源照得范围太广,则光线散乱,亮度暗淡。唯有把光线聚焦成光束,才能提高亮度,穿透黑暗。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像激光一样聚焦投注于学习中去,可以钻透各科学习中阻碍成绩提高的任何“瓶颈口”,顺利完成差科弱科的复习升级。
9 忽视各科复习中的客观增分规律
成绩的提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各科记忆知识的梳理成网,分类解题收获的总结积累、文科复习注重知识的反刍,理科复习侧向思维迁移……遵循各科的增分规律去用功复习,就等于找到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实习编辑:陈琳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众号高考家长圈(Id:sinagkjzq)。获取往届优秀家长经验、志愿填报技巧、考生心理辅导方法、考前营养搭配等诸多优质内容!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 文章目录
- 繁
讲座回顾:新就业形势下文科生如何正确选专业
高考报志愿 往年考生去向查询 高考失误60分报志愿如何挽回
解密专业30期:学前教育 琴棋书画样样通
解密专业 旅游管理 交通运输
一般来说,高三下学期大概会组织三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比较难,而且是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复习完的情况下考试,所以一般来说成绩会比平时会差一点;
通常二模的难易程度接近高考,大多数人将二模的成绩作为高考参考;
第三次模拟成绩比较容易一点,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所以如果高考要估分的话,大概会在一模和二模之间,但也会上下浮动。
在每一次考试完之后,常常会听老师们说,高考的成绩和平常的考试成绩会有所出入,那么到底会有多少出入呢?今天查查就和大家聊一聊。
高考与平时考试的区别
1 出题人不一样
平时考试时各校老师出题,而高考试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2 考试目的不一样
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3 评分规则不一样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4 考试性质不一样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而平时的考试一般是考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
为什么平时考试与高考成绩存在差别呢?因为平时考试试题的命题角度与高考有一定的差别,虽然命题的形式、题型、知识点有相似,但是从题型的新颖程度、立意角度等来看,平时考试与高考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高考成绩远不如平时模拟考
1 忽略基础,过于浮躁
片面强调复习效率和短期内追求总分大幅提高易使人心浮气躁,追求短线行为,一会儿翻这本参考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习题集,一晚做几十道题还嫌少……其实都是流于表面。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成的。衡量复习效果的高低也不是以看书多少做题多少为标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谛”,精做一题胜过泛做十题,精透一页知识胜过粗翻一本书。
2 高考奋斗的目标不明确
“我想考上大学”“我想考上名牌大学”只不过是一种笼统而泛化的高考目标,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不大,高三总复习更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建立强力的高考奋斗目标。
3 主线复习进度未能紧跟老师的复习战略
在高三总复习中,完全撇开老师的复习安排独立搞自己的复习计划是最容易多走弯路步入歧路的行为,这方面惨重失败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就连自学能力极强扎实全面的高考状元们都以亲身的教训再三告诫同学们:自己的复习小计划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大计划,千万不要甩开老师另搞自己的一套。
4 没有系统化的整理、归纳、梳理知识
许多同学总以参考资料上面已系统化整理好复习内容为借口,不愿意动手做扎实细致的复习计划,不愿意将所学内容系统化的整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自己动手整理的系统化知识笔记是自己的脑力思维结晶,深扎在大脑深处,与大脑神经元记忆系统钩链成网,潜意识对其有感性的“亲切”熟知感,看参考书上整理出来的内容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5 未能及时做好复习信息的反馈汇总
复习中的错题、疑问、焦点、疏漏等反馈错源信息都是很宝贵的增分“矿源”。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过多的无用功。
6 不善于制定科学的计划
时间安排不当,缺乏计划,自我复习漫天撒网,没有阶段性复习目标。或者自我支配时间安排过紧,缺乏弹性、机动性。紧跟着老师走是“大锅烩”,自己的计划是“小勺喂”,“大锅烩”要吃饱,“小灶菜”要喂好。制订一份弹性的小计划是每一位考生应切实考虑的。
7 没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演员大脑的特定部位贴上微电极,然后按内容不同要求演员们表演各种电影情节。当他们演出与灰色、无精打采、消极、沮丧、愤怒有关的情节时,实验监测仪显示脑啡肽的含量随之降低,当剧情进入欢乐、健康、愉快、喜悦、自信的内容时,脑啡肽的含量也随之上升。脑啡肽是调节学习心态的天然快乐剂。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大脑分泌脑啡肽的增加。不要总是纠结于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考试。
8 精力分散,缺乏专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电灯光源,光源照得范围太广,则光线散乱,亮度暗淡。唯有把光线聚焦成光束,才能提高亮度,穿透黑暗。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像激光一样聚焦投注于学习中去,可以钻透各科学习中阻碍成绩提高的任何“瓶颈口”,顺利完成差科弱科的复习升级。
9 忽视各科复习中的客观增分规律
成绩的提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各科记忆知识的梳理成网,分类解题收获的总结积累、文科复习注重知识的反刍,理科复习侧向思维迁移……遵循各科的增分规律去用功复习,就等于找到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实习编辑:陈琳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众号高考家长圈(Id:sinagkjzq)。获取往届优秀家长经验、志愿填报技巧、考生心理辅导方法、考前营养搭配等诸多优质内容!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解密专业30期:学前教育 琴棋书画样样通
解密专业 旅游管理 交通运输
一般来说,高三下学期大概会组织三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比较难,而且是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复习完的情况下考试,所以一般来说成绩会比平时会差一点;
通常二模的难易程度接近高考,大多数人将二模的成绩作为高考参考;
第三次模拟成绩比较容易一点,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所以如果高考要估分的话,大概会在一模和二模之间,但也会上下浮动。
在每一次考试完之后,常常会听老师们说,高考的成绩和平常的考试成绩会有所出入,那么到底会有多少出入呢?今天查查就和大家聊一聊。
高考与平时考试的区别
1 出题人不一样
平时考试时各校老师出题,而高考试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2 考试目的不一样
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3 评分规则不一样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4 考试性质不一样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而平时的考试一般是考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
为什么平时考试与高考成绩存在差别呢?因为平时考试试题的命题角度与高考有一定的差别,虽然命题的形式、题型、知识点有相似,但是从题型的新颖程度、立意角度等来看,平时考试与高考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高考成绩远不如平时模拟考
1 忽略基础,过于浮躁
片面强调复习效率和短期内追求总分大幅提高易使人心浮气躁,追求短线行为,一会儿翻这本参考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习题集,一晚做几十道题还嫌少……其实都是流于表面。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成的。衡量复习效果的高低也不是以看书多少做题多少为标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谛”,精做一题胜过泛做十题,精透一页知识胜过粗翻一本书。
2 高考奋斗的目标不明确
“我想考上大学”“我想考上名牌大学”只不过是一种笼统而泛化的高考目标,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不大,高三总复习更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建立强力的高考奋斗目标。
3 主线复习进度未能紧跟老师的复习战略
在高三总复习中,完全撇开老师的复习安排独立搞自己的复习计划是最容易多走弯路步入歧路的行为,这方面惨重失败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就连自学能力极强扎实全面的高考状元们都以亲身的教训再三告诫同学们:自己的复习小计划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大计划,千万不要甩开老师另搞自己的一套。
4 没有系统化的整理、归纳、梳理知识
许多同学总以参考资料上面已系统化整理好复习内容为借口,不愿意动手做扎实细致的复习计划,不愿意将所学内容系统化的整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自己动手整理的系统化知识笔记是自己的脑力思维结晶,深扎在大脑深处,与大脑神经元记忆系统钩链成网,潜意识对其有感性的“亲切”熟知感,看参考书上整理出来的内容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5 未能及时做好复习信息的反馈汇总
复习中的错题、疑问、焦点、疏漏等反馈错源信息都是很宝贵的增分“矿源”。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过多的无用功。
6 不善于制定科学的计划
时间安排不当,缺乏计划,自我复习漫天撒网,没有阶段性复习目标。或者自我支配时间安排过紧,缺乏弹性、机动性。紧跟着老师走是“大锅烩”,自己的计划是“小勺喂”,“大锅烩”要吃饱,“小灶菜”要喂好。制订一份弹性的小计划是每一位考生应切实考虑的。
7 没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演员大脑的特定部位贴上微电极,然后按内容不同要求演员们表演各种电影情节。当他们演出与灰色、无精打采、消极、沮丧、愤怒有关的情节时,实验监测仪显示脑啡肽的含量随之降低,当剧情进入欢乐、健康、愉快、喜悦、自信的内容时,脑啡肽的含量也随之上升。脑啡肽是调节学习心态的天然快乐剂。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大脑分泌脑啡肽的增加。不要总是纠结于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考试。
8 精力分散,缺乏专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电灯光源,光源照得范围太广,则光线散乱,亮度暗淡。唯有把光线聚焦成光束,才能提高亮度,穿透黑暗。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像激光一样聚焦投注于学习中去,可以钻透各科学习中阻碍成绩提高的任何“瓶颈口”,顺利完成差科弱科的复习升级。
9 忽视各科复习中的客观增分规律
成绩的提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各科记忆知识的梳理成网,分类解题收获的总结积累、文科复习注重知识的反刍,理科复习侧向思维迁移……遵循各科的增分规律去用功复习,就等于找到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实习编辑:陈琳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众号高考家长圈(Id:sinagkjzq)。获取往届优秀家长经验、志愿填报技巧、考生心理辅导方法、考前营养搭配等诸多优质内容!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一般来说,高三下学期大概会组织三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比较难,而且是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复习完的情况下考试,所以一般来说成绩会比平时会差一点;
通常二模的难易程度接近高考,大多数人将二模的成绩作为高考参考;
第三次模拟成绩比较容易一点,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所以如果高考要估分的话,大概会在一模和二模之间,但也会上下浮动。
在每一次考试完之后,常常会听老师们说,高考的成绩和平常的考试成绩会有所出入,那么到底会有多少出入呢?今天查查就和大家聊一聊。
高考与平时考试的区别
1 出题人不一样
平时考试时各校老师出题,而高考试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2 考试目的不一样
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3 评分规则不一样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4 考试性质不一样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而平时的考试一般是考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
为什么平时考试与高考成绩存在差别呢?因为平时考试试题的命题角度与高考有一定的差别,虽然命题的形式、题型、知识点有相似,但是从题型的新颖程度、立意角度等来看,平时考试与高考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高考成绩远不如平时模拟考
1 忽略基础,过于浮躁
片面强调复习效率和短期内追求总分大幅提高易使人心浮气躁,追求短线行为,一会儿翻这本参考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习题集,一晚做几十道题还嫌少……其实都是流于表面。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成的。衡量复习效果的高低也不是以看书多少做题多少为标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谛”,精做一题胜过泛做十题,精透一页知识胜过粗翻一本书。
2 高考奋斗的目标不明确
“我想考上大学”“我想考上名牌大学”只不过是一种笼统而泛化的高考目标,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不大,高三总复习更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建立强力的高考奋斗目标。
3 主线复习进度未能紧跟老师的复习战略
在高三总复习中,完全撇开老师的复习安排独立搞自己的复习计划是最容易多走弯路步入歧路的行为,这方面惨重失败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就连自学能力极强扎实全面的高考状元们都以亲身的教训再三告诫同学们:自己的复习小计划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大计划,千万不要甩开老师另搞自己的一套。
4 没有系统化的整理、归纳、梳理知识
许多同学总以参考资料上面已系统化整理好复习内容为借口,不愿意动手做扎实细致的复习计划,不愿意将所学内容系统化的整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自己动手整理的系统化知识笔记是自己的脑力思维结晶,深扎在大脑深处,与大脑神经元记忆系统钩链成网,潜意识对其有感性的“亲切”熟知感,看参考书上整理出来的内容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5 未能及时做好复习信息的反馈汇总
复习中的错题、疑问、焦点、疏漏等反馈错源信息都是很宝贵的增分“矿源”。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过多的无用功。
6 不善于制定科学的计划
时间安排不当,缺乏计划,自我复习漫天撒网,没有阶段性复习目标。或者自我支配时间安排过紧,缺乏弹性、机动性。紧跟着老师走是“大锅烩”,自己的计划是“小勺喂”,“大锅烩”要吃饱,“小灶菜”要喂好。制订一份弹性的小计划是每一位考生应切实考虑的。
7 没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演员大脑的特定部位贴上微电极,然后按内容不同要求演员们表演各种电影情节。当他们演出与灰色、无精打采、消极、沮丧、愤怒有关的情节时,实验监测仪显示脑啡肽的含量随之降低,当剧情进入欢乐、健康、愉快、喜悦、自信的内容时,脑啡肽的含量也随之上升。脑啡肽是调节学习心态的天然快乐剂。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大脑分泌脑啡肽的增加。不要总是纠结于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考试。
8 精力分散,缺乏专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电灯光源,光源照得范围太广,则光线散乱,亮度暗淡。唯有把光线聚焦成光束,才能提高亮度,穿透黑暗。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像激光一样聚焦投注于学习中去,可以钻透各科学习中阻碍成绩提高的任何“瓶颈口”,顺利完成差科弱科的复习升级。
9 忽视各科复习中的客观增分规律
成绩的提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各科记忆知识的梳理成网,分类解题收获的总结积累、文科复习注重知识的反刍,理科复习侧向思维迁移……遵循各科的增分规律去用功复习,就等于找到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实习编辑:陈琳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众号高考家长圈(Id:sinagkjzq)。获取往届优秀家长经验、志愿填报技巧、考生心理辅导方法、考前营养搭配等诸多优质内容!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