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仓皇而逃,牛市真的来了吗?
在以券商为首的金融股连续大涨后,A股市场彻底被点燃。沪指站稳3300,深成指和创业板连续创下新高,成交量创1.5万亿,散户排队开户,券商交易软件罕见出现宕机。
作为大多数股票投资者,对目前的行情肯定充满疑惑,今天为什么涨的这么好?现在到底是不是牛市?接下来指数应该怎样走?牛市旗手券商股还能不能追?小白要不要开户上车?下面就上述问题作出解答,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具备投资建议。
1.今天(7月6日)指数为何涨的这么好?
今日沪指涨5.71%,拉出罕见大阳线,究其原因,券商、银行和保险三大银行板块功不可没。
从今日行业板块涨幅来看,银行、保险、券商的涨幅都在9%以上,能够跑赢沪指的板块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在拖指数后腿。所以,如果你没有持有金融股,走出“独立行情”跑输沪指很正常。
实际上以券商为首的金融股已经连续暴涨3个交易日,周六日虽然不开盘,但“牛市”的氛围在股民之中持续发酵,今日情绪宣泄之下,主力顺势而为,掀起金融股涨停潮。除此之外,以银行为首的金融股在估值方面与医药和食品饮料板块相比确实存在低估,近期的上涨是对金融股长期的低估值进行修复。
2.现在到底是不是牛市?
大家都知道,券商是牛市的旗手,但凡牛市来,券商都会先涨。
我们对券商板块近几年的上涨行情做个分析:
(1)券商板块在2014年年底,2019年年初和当下出现过三波明显上涨的行情。
(2)当下行情券商板块的涨幅已经与2019年年初那券商行情相差无几,但在气势上券商板块连续三根大阳线明显比2019年更胜一筹。
(3)今日光大H股涨幅超30%,A股因涨停板制度无法一步涨到位,券商板块99%还要涨!大概率涨幅超2019年年初行情。
(4)当前券商板块与2014年年底那轮行情在气势上和技术面更相似,券商股天天涨停,投资者敢问不敢买。但差别在2014年年底有强烈的改革牛预期,当前疫情之下经济复苏是否存在预期差存在不确定性。
(5)2014年底的券商行情龙头是中信证券,本轮龙头是光大和招商,这两轮都是真枪实弹,2019年年初的那轮券商龙头是中信建投为首的次新券商,因未完全解禁,拉起来会不需要太大资金。
从以上分析上看,券商还要涨,在金融股的带领下沪指涨到3600点可能性极大。牛市是什么?在大多数投资者眼中,上证指数涨才叫牛市!
实际上,2019年年初至今,创业板和深成指的震荡中枢一直在提升,创业板从1200点已经涨到了现在的2500点,已经牛市一年半了。但在投资者眼中,由于上证指数的不给力,对股市的印象一直是沪指反复冲击2900点。
板块分化的也很厉害,包括医药、白酒、食品饮料等板块其实早已走出逆天行情。只不过在金融地产等权重的拖累下,沪指一直被按在地上摩擦。
综上分析,现在就是牛市!
3.接下来指数应该怎样走?牛市旗手券商股还能不能追?
从技术面看,沪指上方已经没有阻力,大概率会一路飙升到前高3587点,也可能小幅技术面调整后拉升到前高压力位处。3587点是个明显的前高压力位,但如果金融股能保持强势的行情,也存在一举突破的可能。
深成指的上涨行情在连续小阳线后变成连续中阳线,今日一根大阳线技术面存在阶段性见顶的嫌疑。
对于已经入场券商股和银行股的朋友,恭喜了,肯定是赚到钱了。操作起来也不难,只要连续上涨,不放巨量下跌,不出现一周以上的横盘滞涨即可耐心持有。一旦出现见顶迹象,金融股切换到滞涨板块的绩优小票即可,比如当前行情下的木业家具板块,很多个股没怎么涨,估值低且基本面有保障。
对于还未入场券商股朋友这里不推荐追高,对于券商行业而言,本质上并不存在大的利好,此番上涨不会像白酒板块一样“不可逆”,当前券商股的上涨已经成为题材和技术面的博弈,未来大概率高点横盘后会大幅下跌。短期追高后一旦出现大幅下跌,没人能准确给出持有还是割肉的建议。
对于银行股而言比较考验选股能力,银行股基本面好于券商,有基本面的支撑,但一些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存在问题,一轮普涨后未来走势或出现分化。今日招行涨停,信仰粉得以翻身,以招行、平安银行为首的优质银行股值得深入研究。
4.小白要不要开户上车?
现在我们无法判断2020年是否会像2015年和2007年一样出现牛市,我们也无法精准判断目前是像2015年一样普涨的全面牛,还是会像美股一样走出以基本面为基础的结构牛。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这样的牛市,一生遇到3-5次,就够了。
稳妥的选择是:满仓抵御上行风险,选股抵御下行风险!
作为成熟的投资者,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入场开户,而是如何在拥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条件下,选出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优质上市公司。即使未来出现下跌,也可以对手中的股票有足够信心,从容面对,而非仓皇而逃,忍痛割肉。
而近1-2个月暴涨过的个股,或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上涨空间,此时的牛市恐怕难有作为,或为主力提供更好的出货条件,不应为我们的选择。
股市获取超额收益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低价从“傻子”手里买来股票,然后合理价格卖给聪明人;第二种是某个价格买入股票,然后高价卖给“傻子”。目前市场上的文章好多都是在教大家如何以第二种方式赚钱,但第一种方式的钱或许更安全,因为从长期而言市场一定会变聪明。
每一只伟大的股票都是从创历史新高开始,茅台、美的、腾讯、五粮液这样的具备胜出者优势的公司,或为最稳妥的选择。
拔腿就跑相似的成语?
抱头鼠窜
释义:
形容慌张逃走的狼狈相。
出处:
《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例句:
敌军遭遇我军埋伏,被打得抱头鼠窜,溃不成军。
溜之大吉
【解释】:溜:趁人看不见走开;吉:吉祥。偷偷地跑掉为妙。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稚燕趁着他们扰乱的时候,也就溜之大吉。”
以诗选美三行诗?
朋友,是春天了
驱散忧愁,揩去泪水
向着太阳微笑
虽然还没有花的洪流
冲毁冬的镣铐
奔泻着酩酊的芬芳
泛滥在平原、山坳
虽然还没有鸟的歌瀑
飞溅起万千银珠
四散在雾蒙蒙的拂晓
滚动在黄昏的林荫道
但等着吧
一旦惊雷起
乌云便仓皇而逃
那是最美最好的梦呵
也许在一夜间辉煌地来到
是还有寒意
还有霜似的烦恼
如果你侧耳倾听
五老峰上,狂风还在呼啸
战栗的山谷呵
仿佛一起嚎啕
但已有几朵小小的杜鹃
如吹不灭的火苗
使天地温暖
连云儿也不再他飘
友人,让我们说
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饶
是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
华雄是曹操的人吗?
华雄不是曹操的人
华雄是西凉董卓手下的一员猛将,据演义中描述,他身材高大魁梧,用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来形容他都不为过。从身形上来看,他是个十分彪悍之人,曾为董卓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公元前191年,在汜水关,袁绍组织十八路诸侯前来结盟,商量共同讨伐董卓,此时华雄在关前大展身手,一直叫嚣袁绍等人。
在此之前,孙坚曾率领手下的四员大将进攻汜水关,而且这四员大将在当时都是十分厉害的人物,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黄盖。董卓当时派的华雄前去迎战孙坚,华雄在前往汜水关的路上,就将一员大将鲍忠给斩杀了,后华雄只用了一个回合,就把孙坚手下四员大将之一的祖茂用刀给辟杀了,孙坚大败华雄而归。由此可见,华雄是位十分勇猛的大将。
华雄在当时简直是无人能敌,十分的目中无人,出尽了风头。华雄见孙坚带领部下仓皇而逃,他便乘胜追击,一直杀到袁绍的大本营虎牢关,他在关外不停地叫阵。袁绍的部下俞涉,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士,第一个出来迎战华雄,没想到不到三个回合,就被华雄斩杀马下。紧接着是太守韩馥的上将潘凤出来迎战,出战没过多久,也被华雄斩杀于马下。
华雄一路连斩四员大将,如此惊人的战绩,令十八路诸侯都不敢前去迎战华雄了,此时关羽主动出来迎战,诸位诸侯都认为关羽无疑去送死。曹操站起来递给关羽一杯温酒,然关羽却说一会儿再喝,不一会儿的功夫,关羽就将华雄的首级带了回来,与此同时,喝下了曹操的那一杯酒,此时酒还是温的。
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清朝亡了,那些总督们自然也不会有太好的结局。
明清时期实行督抚制度,一般以巡抚或者总督为地方长官,统管辖区内行政、军事以及经济大权,堪称封疆大吏。而在巡抚和总督两个职务中,又以总督地位稍高一筹,其无论是官衔还是辖区范围,往往都要高于巡抚。比如巡抚一般只节制一省,而总督则是监管数省。
有清一朝,一共设立了11位总督,其中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比较特殊,主要是为清朝的水系运输和治理服务,不大涉及地方行政事务。其余的九大总督,则全部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是清朝地方统治的顶梁柱。这九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东三省总督、四川总督、两江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
直隶总督
直隶即直隶省,辖区相当于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分。
关于直隶地区的行政体系,有过许多变迁。例如顺治五年,直隶与山东、河南三省,共置同一总督。而在顺治十五年,又设直隶巡抚单独统辖;顺治十八年,又复设总督。总而言之,在清朝统治早期,各项行政体系还在摸索试验之中,关于直隶总督这个官职,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延续。直到雍正登基之后,直隶总督才被确定下来,再也没有改过。
诏嘉李维钧勤慎,特授总督,自是为永制。
直隶省地处天子脚下,为京畿屏障,所以历来都是清朝统治的核心区域,其重要程度,仅次于京师。那么作为直隶地区的负责人,直隶总督自然是备受瞩目。其地位之高,职责之重,堪称九大总督之首。自雍正元年李维钧上任直隶总督开始,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无一不是清朝名臣。
我统计了一下,从1723年雍正设立直隶总督一职到1912年清帝退位,187年的时间里,一共有74人担任过直隶总督这个位置。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李 卫、孙嘉淦、英廉、刘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等。
其中李鸿章在这个位置上做得最久,他分别于同治九年、光绪九年以及光绪二十六年,三度出任直隶总督一职,总计在任时间长达24年。甚至于李鸿章去世时,都还挂着直隶总督的官职。而在任时间最短的人是张镇芳,其于宣统三年署理直隶总督,上任10天后,清帝退位,他自然也就丢了饭碗,成为了末代直隶总督。
值得一提的是,张镇芳和袁世凯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姐姐乃是袁世凯的嫂子。得益于这样一层关系,在清朝灭亡之后,丢了饭碗的张镇芳,很快便有了新工作。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总统,张镇芳则为委任为河南都督,成为了一方军阀,时人称其为张帅。袁世凯倒台后,张镇芳失去了靠山,便又逐渐脱离政坛,改为经商,成为了当时中国有名的富豪。1933年,张镇芳去世,享年70岁。不得不说,张镇芳这样的结局,在九大末代总督里面,算是比较好的了。
东三省总督
东三省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里面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东三省作为清朝八旗故地,在清军入关之后,长期实行封闭式管理。在那里,清朝没有像关内一样推行行省制度,自然也就没有督抚官员职位。当时东三省的行政长官是奉天府尹,军事长官则是八旗驻防将军。表面上看来是军政分离,但实际上却是八旗驻防将军主管一切,奉天府尹只是起到一个辅佐作用。
清朝末年,东三省因为日俄等列强的殖民威胁,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而其军政分离,民辖于兵的自我封闭体系,使得这种危机愈发严重,于是清政府开始着手改变行政体制,设立与内地相同的行省制度,由此来加强清朝政府对于东三省的管制。
于是在1907年4月,清政府正式裁撤盛京将军,改由东三省总督接任,统管三省将军事务。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东三省还增设了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但与内地行省督抚平级不同的是,东三省总督在当地具有最高掌控权,三省巡抚也有受其节制。换句话讲,东三省督抚是从属关系,巡抚是总督的属官,这一点也算是东三省总督的一大特点。
截止清朝灭亡,东三省一共出过三任总督,分别是徐世昌、锡良以及赵尔巽。这三人都是大有来头,其中首任总督徐世昌,当过大总统。而锡良则是晚清名臣,三朝元老。至于末代总督赵尔巽,也是清末民初的名人。他在担任东三省总督之前,当过湖南巡抚和四川总督,是一名老资格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是一个典型的清朝拥护者,其在担任东三省总督时,对于当地的叛党,实行严厉的管控抓捕。所以,清帝退位后, 赵尔巽也随之隐退。后来袁世凯曾邀请过他出山,但是被赵尔巽以“不当贰臣”为由拒绝了。不过后来赵尔巽还是出任了国史馆长一职,主编了《清史稿》。所以,在史学界,赵尔巽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1927年,赵尔巽在编撰完《清史稿》之后病逝,享年83岁。
陕甘总督
陕甘总督的辖区主要是陕西和甘肃,在部分时间里还包括伊犁以及四川。
在清朝九大总督里面,陕甘总督应该是最能打的。因为其地处西北边疆,时常需要处理边患,比如漠西的准噶尔汗国,天山的大小和卓,以及陕甘的回部,所以担任此职的大都有着一定的军事背景,甚至是清朝名将。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年羹尧、岳钟琪 、左宗棠等等。
同样是因为边患,当地的行政系统时长会因为边疆作战的需要作出调整,所以在清朝前期,陕甘总督的辖区职权变更是非常频繁的。时而独辖陕西,时而兼并四川,甚至于扔掉甘肃,改称川陕总督。直到乾隆年间,准噶尔汗国与大小和卓相继被平,西北边患趋于平静,陕甘总督这个位置才真正得以确定下来。
陕甘末代总督是长庚,满洲人,长期在西北做官,与沙俄斗智斗勇,为保全新疆做出来不小的贡献。宣统元年,长庚被任命为陕甘总督,三年后,随着清帝宣布逊位诏书,长庚也随之离职,并于两年后去世,享年71岁。
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里面最有油水的一个位置,因为管辖着当时中国最为富庶的两个省,即江南省和江西省。其中江南省包含了如今的江苏、安徽以及上海等地,其前身乃是明朝的“南直隶”。在明清时期,这里乃是当时全国最富裕的地区,没有之一。在清朝年间,仅仅江南一省的赋税,就可以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盐政税收占到了全国的一半。
此外,江南省还是个文化大省,几乎每一届科举的上榜举子,江南省都要占一半,因此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而正是因为江南省的体量太过庞大,后面才被清朝给拆分,形成了江苏省与安徽省。
所以在清朝九大总督里,两江总督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几乎是仅次于直隶总督的存在。所以有清一朝,担任两江总督的大臣,那都是有着不小的背景,随便一抓都是清朝名臣。比如满族第一状元麻勒吉,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禁烟英雄林则徐,此外,有着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称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四人,全部都做过这个位置。似乎没有当过两江总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臣。
清朝九大末代总督中,两江总督应该是最出名,其乃是著名的辫子将军张勋。于1912年1月23日上任,当了二十天的两江总督。张勋这个人,在民初可是有着相当高的出场率。清朝灭亡后,他是少有的依然坚持效忠清廷的军阀,为了表示自己仍效忠清室,他不准麾下部卒剪去发辫。所以,张勋的部队在当时被称为辫子军,而张勋也被称为“辫帅”。
1917年6月,张勋率领自己的辫子军北上入京,拉着溥仪和清朝遗老们,上演了一出复辟闹剧,史称“丁巳复辟”。复辟失败后,张勋失势,辫子军不复存在。于是张勋改投商界,短短数年,积累家产数千万。看来比起从政,张勋更适合经商。
1923年9月,张勋去世,享年69岁。而他到死也没有剪掉身上的辫子,溥仪感念其忠心,特赐谥号“忠武”。
四川总督
四川总督是清朝关内八大总督最为年轻的一个,其在清朝前期,长期是处于陕甘或者湖广总督管辖,甚至于一度出现了川陕总督或者川湖总督这样的职务。虽然在康熙年间,四川一度也有过自理,但清政府只是设立了巡抚一职,并没有特设总督。因为当时四川需要为西北战事服务,其军务长期被陕甘总督或者抚远大将军把持。
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朝因为需要对四川当地的大小金川用兵,便将四川总督定为专缺,军政一把抓。而在四川战事结束后,四川总督又开始和陕西这些搅合在一起,长期改缺。直到同治皇帝继位,四川总督一职才再度成为专缺。
所以,四川总督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百年。而担任四川总督的人数,也就二十来个。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年羹尧、骆秉章、赵尔巽等等。其末代总督名为赵尔丰,于1911年上任。
赵尔丰也算是清末名臣,其担任过驻藏大臣,挫败了西藏叛乱,力保西藏不失,对于维护国家领土是做出了贡献的。不过,赵尔丰在担任四川总督时,刚好碰上了四川保路运动,赵尔丰奉旨镇压。结果赵尔丰镇压不利,导致事态扩大,清政府不得不调派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而湖北新军入川,导致了湖北兵力空虚,为后续的武昌起义提供了可能。
武昌起义之后,四川也随之成立军政府,宣布脱离清朝。而忠于清朝的赵尔丰则被军政府处决,时年66岁。
值得一提的是,赵尔丰的哥哥就是东三省末代总督赵尔巽,他的死对赵尔巽的打击很大,是故一度不愿出山为民国做事。直到后来袁世凯答应赵尔巽,为赵尔丰洗刷冤屈,赵尔巽这才答应出任国史馆长一职,并有了《清史稿》流传后世。
云贵总督
云贵总督在清朝初年是属于虚衔,因为当时清朝对于西南地区掌控力度并不大。比如顺治时期那边是张献忠和南明的地盘,而在康熙年间,又有吴三桂坐镇云贵。所以虽然早在顺治年间,就已经设立了这个官职,但其实际意义并不大。也正是这个原因,是的云贵总督在前期,多是由汉人担任。这在清朝九大总督里面,是比较罕见的。
当然了,随着吴三桂的平定,以及西南边陲的守土需要,云贵总督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因为与缅甸的战争,所以担任云贵总督的大都是清朝八旗贵族,或者满洲重臣。比如阿桂、福康安等。
云贵总督的最后一任是李经羲,于1909年升任云贵总督。虽然李经羲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他却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叔叔。李经羲出生于合肥李家,其父名为李鹤章,而李鹤章的二哥叫做李鸿章。所以,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亲侄,这个背景不可谓不深。
或许是因为李鸿章的缘故,再加上李经羲又是汉臣,所以清朝灭亡后,他的结局也不算太差。云南宣布脱离清朝后,蔡锷并没有为难李经羲,将其礼送出云南。之后李经羲进入了北洋政府,当过袁世凯的幕僚,甚至还在黎元洪罢免段祺瑞之后,当过几天国务总理,也算是仕途圆满了。
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去世,享年65岁。
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顾名思义就是管辖福建、浙江两地。其在顺治二年就以及设立,当时还叫福建总督,但是兼管浙江,所以实际职权并没有太多不同。直到顺治十五年,单独设立浙江总督,福建才和浙江分治。其后福建与浙江便陷入了一个分分合合的怪圈,一会儿是闽浙分治,一会儿又是闽浙合一。
直到乾隆三年,福建总督及浙江总督合并为闽浙总督,遂成定制。总的说来,闽浙总督的存在感并不高,历任总督里面比较出名的,也就李卫、左宗棠,还有一个姚启圣,在清朝九大总督中属于地位较低的那一批。总体来讲四个字,乏善可陈。
末代闽浙总督名叫松寿,出身于满洲八旗贵族佟佳氏,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担任闽浙总督。1911年11月8日,福建新军起义,松寿兵败自尽,以身殉国。对于清朝来说,也算是忠烈了,清廷追谥忠节,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湖广总督
听到湖广总督,一般我们会认为其管辖的区域中会有广西或者广东。但事实上,湖广总督统辖的只有湖南和湖北两省。其之所以被称为湖广总督,湖南、湖北两省在明朝时同属湖广省。
湖广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里面资历最老的,其在顺治元年便已经设立。虽然在康熙年间有过短暂被废,但总体存在时间还是位居九大总督之首。而在这期间,湖广总督任上也出过不少名人,比如林则徐、李鸿章、张之洞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戊戌变法中英勇就义的谭嗣同,其父谭继洵也曾担任过湖广总督一职。
湖广总督最后一任总督是段祺瑞,于1911年11月17日被委任为湖广总督,不过当时武昌起义已经爆发,段祺瑞根本就没去上任。不仅他没去,在他前面的四任湖广总督都没有到任,这四人分别是袁世凯、魏光焘、王士珍和段芝贵。
最后一位实际在任的湖广总督名为博尔济吉特·瑞澄,于1910年升任湖广总督。瑞澄出身名门,祖父是大学士琦善,父亲是黑龙江将军恭镗。按理来说,这样的人应该是清廷的坚定拥护者。面对武昌起义,不说要像松寿那样以身殉国,但至少也要挣扎一下。可是这个瑞澄毫无骨气,武昌起义时,他率先弃城而逃。半路上听闻朝廷要降罪于他,他又出海逃到了日本避难,直到清朝彻底灭亡后才回来。假如当初瑞澄不逃,或许武昌起义就无法成功。
按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
从这个角度而言,瑞澄还算是武昌起义的功臣了。所以瑞澄从日本回来之后,也没人为难他。1915年,瑞澄去世,享年52岁。
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的前身是广东总督,于顺治元年设立,兼辖广西。与闽浙总督一样,两广总督也有过一段分分合合的故事,广西总督裁撤复立,折腾了不少年。甚至于在雍正年间,为了方便西南军务,广西还被划归到云贵总督管理。两广总督真正成为定缺,是在雍正十二年。
因为闭关锁国,两广总督在清朝前中期的存在感并不高,甚至还不如云贵。直到清朝后期,国门被打开,两广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地位逐渐攀升。到了洋务运动期间,两广总督已经是仅次于直隶总督的实权派。因为一般两广总督除了统管两广军政事务以外,还兼领南洋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和南洋水师。刘坤一、张之洞都曾担任过两广总督一职。
两广末代总督是张鸣岐,于1910年升任两广总督。此人也是个软骨头,甚至于比瑞澄都还不如。张鸣岐当初是靠着贿赂庆亲王奕劻当上的两广总督,后来清朝灭亡,张鸣岐先是携款潜逃日本,后又跑回来到袁世凯手下任职,成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坚定拥护者。更为可恶的是,抗战爆发后,张鸣岐又当起了汉奸,为日本人做事。
日本投降后,张鸣岐成了过街老鼠,最终一片骂声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享年享年70岁。
以上,便是清朝九大末代总督的结局!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