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乌药叶,以及乌药叶杜仲雄花油凝胶糖果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草药:乌药叶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叶
(《本草拾遗》)
【异名】蒡箕茶(《医林纂要》)。
【来源】樟科植物乌药,植物形态详"乌药"条。
【功用主治】温中,理气,止痛。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数,食积,风湿关节痛。
①《本草拾遗》:"炙研煎饮代茗,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
②《本草蒙筌》:"下气。"
③《医林纂要》:"温中燥脾,消食杀蛔。治腹中寒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选方】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乌药鲜叶捣烂酒炒敷患处。(《广西中药志》)
提醒您:乌药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乌药叶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辞典》·乌药叶
3.1 乌药叶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功能主治
4 《*辞典》·乌药叶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乌药叶的别名 4.4 来源 4.5 原形态 4.6 功能主治 4.7 乌药叶的用法用量 4.8 附方
5 新资源食品
5.1 中文名称 5.2 拉丁名称 5.3 来源 5.4 食用部位 5.5 食用量 5.6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乌药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乌药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乌药叶
1 拼音
wū yào yè
2 英文参考
bined spicebush leaf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乌药叶
乌药叶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拾遗》[1]。
3.1 乌药叶的别名
蒡箕茶[1]。
3.2 来源及产地
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叶[1]。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1]。
3.3 功能主治
温中燥脾,理气,止痛[1]。
1.治腹中寒痛,食积,小便滑数[1]。煎服:4.5~9g[1]。
2.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1]。鲜叶捣烂酒炒敷[1]。
4 《*辞典》·乌药叶 4.1 出处
《本草拾遗》
4.2 拼音名
Wū Yào Yè
4.3 乌药叶的别名
蒡箕茶(《医林纂要》)。
4.4 来源
樟科植物乌药的叶。
4.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乌药"条。
4.6 功能主治
温中,理气,止痛。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数,食积,风湿关节痛。
①《本草拾遗》:"炙研煎饮代茗,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
②《本草蒙筌》:"下气。"
③《医林纂要》:"温中燥脾,消食杀蛔。治腹中寒痛。"
4.7 乌药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4.8 附方
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乌药鲜叶捣烂酒炒敷患处。(《广西中药志》)
5 新资源食品
2012年11月12日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9号批准乌药叶为新资源食品。
5.1 中文名称
乌药叶
5.2 拉丁名称
Linderae aggregate leaf
5.3 来源
樟科植物乌药( Linderae aggregate )
5.4 食用部位
嫩叶
5.5 食用量
≤5克/天
5.6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婴幼儿、儿童、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
你知道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吗?你对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欢迎阅读。
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
1、疏散风邪类: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类:桂枝、川乌、草乌、熟附子、细辛。
3、除湿蠲痹类: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苍术、蚕砂、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类:忍冬藤、银花、连翘、黄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蓝根。
5、通经活络类:豨莶草、清风藤、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节、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甲、姜黄。
6、搜风剔络类:全蝎、蜈蚣、地龙、蕲蛇、乌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蚕、蜂房。
7、活血化淤类: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8、化痰散结类:半夏、茯苓、陈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贝。
9、益气养血类: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
10、补肾壮骨类:熟地、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狗脊、续断、杜仲、桑寄生、牛膝、仙灵脾、鹿茸、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
正气元金傦丹
尽早选择尽早摆脱疼痛困扰
成分:乌梢蛇、木瓜、八角、山楂、白芷、乌药叶、葛根、枸杞子等
乌梢蛇:重庆璧山野生乌梢蛇。
乌梢蛇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风等顽固性疾病的首选天然药材。
木瓜:选自海南野木瓜。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强筋骨、下冷气、祛湿舒筋,具有消清热,祛风的功效;
八角:选自广西的大容山优质八角。
八角味辛甘,性温,温阳,散寒,理气。治中寒腰痛。
山楂:选自燕山山脉万亩山楂生产基地。
山楂,酸甘,微温。有行气散瘀,滞血痛胀,活血通络等功效。
白芷:选自四川优质白芷。
白芷味辛,温,有祛游走之风、周身寒、湿疼痛之功效。
乌药叶:选自浙江天台"天台乌药"。
乌药叶味辛,性温。主要功效温中理气,消肿止痛。
葛根:选自湖南张家界正宗野生老柴葛根。
葛根味甘、辛,性凉。用于腰脐不利,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除湿舒筋。
枸杞:选自宁夏中宁上等枸杞。枸杞甘寒性润,坚筋耐老,补益筋骨,去虚劳,据书皆载强筋健骨。
做乌米饭的植物
中文学名: 乌饭树
拉丁学名: Vaccinium bracteatum
别称: 南烛,西烛叶、乌米饭、苞越桔,沙沙面、零丁子,古称染菽
目: 杜鹃花目
科: 杜鹃花科
属: 越橘属(乌饭树属)
亚属: 越橘亚属
种: 乌饭树
乌饭树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为常绿植物树种,夏日叶色翠绿,秋季叶色微红,萌发力强,喜光耐旱、耐瘠薄,树高1m~3m,多分枝,枝条细,灰褐带红色,幼枝有灰褐色细柔毛,老叶脱落。 叶革质,椭圆状卵形、狭椭圆形或卵形,长2.5—6厘米宽1—2.5厘米,顶端急尖,边缘具有稀疏尖锯齿,基部楔状,有光泽,中脉两面多少疏生短毛;叶柄短而不明显,总状花序腋生2cm~5cm,具有10余花,有微柔毛;苞片披针形,长1cm,边缘具不明显锯齿。花柄长0。2cm,具绒毛、萼钟状、5浅裂,外被绒毛,花冠白色,壶状,长5mm~7mm,具绒毛;先端5裂片反卷,雄蕊10枚,花药先端伸长,成管状,花丝有白绒毛,子房下位;花柱长6mm,浆果球,成熟时紫黑色,直径约5mm,萼齿宿存,内含白色种子数颗,花期6~7月,果期8~9月。味甜,可生食。果实味甜可食,江淮一带,每于寒食节采树叶煮成乌饭,故名。
乌药叶跟平卧菊三七是一种植物根和叶子吗
乌药叶跟平卧菊三七不是一种植物的根和叶子。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乌药叶属樟科,平卧菊三七属菊科,不是同一种植物。
中草药: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文名】乌药(《本草拾遗》)
【类别】根类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
【植物形态】乌药,又名:旁其(《本草拾遗》),鳑魮、矮樟(《纲目》),香叶子树、白叶柴、吹风散、青竹香、钱蜞柴、钱柴头、盐鱼子柴。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米。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念珠状。树皮灰绿色。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广倒卵形,长3~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后变光滑,叶脉3条,基出,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梗长1.5~3毫米,被毛,簇生多数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花被6片,大小几相等,广椭圆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轮,最内一轮的基部有腺体,花药2室;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核果近球形,初绿色,成熟后变黑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于荒山灌木林中或高草丛中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处。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叶(乌药叶)、果实(乌药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广西地区另有一种乌药,植物为白胶木,形态与本种相似,主要区别:其老叶下面密生金 *** 或锈色贴伏柔毛,有光泽。参见"千打锤"条。
【采集】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商品称为"乌药个"。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称为"乌药片"。
【药材】①乌药个
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
②乌药片
分薄片与厚片,均为类圆形片状,厚片有时斜切成椭圆形,直径1~2厘米,厚约1.5毫米;薄片厚1毫米以下。平整而有弹性。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以平整不卷、色淡、无黑斑、不破碎者为佳。
主产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此外,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地亦产。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更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化学成份】根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香樟烯、香樟内酯、羟基香樟内酯、乌药醇、乌药醚、异乌药醚、乌药酮。
【炮制】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
【性味】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辛带微苦,性温。"
【归经】入脾、肺、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④《本草从新》:"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
【功用主治】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①《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
③王好古:"理元气。"
④《纲目》:"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
⑤《本草通玄》:"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⑥《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磨汁或入丸、散。
【宜忌】气虚、内热者忌服。
①《医学入门》:"疏散宣通,甚于香附,不可多服。"
②《本草经疏》:"病属气虚者忌之。""妇人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内热,口渴,口干、舌苦,不得眠,一切阴虚内热之病,皆不宜服。"
③《本经逢源》:"不可见火。"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选方】①治风气攻疰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呜: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局方》乌药顺气散)
②治冷气、血气、肥气、息贲气、伏梁气、奔豚气,抢心切痛,冷汗,喘息欲绝:天台乌药(小者,酒浸一夜,炒)、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温酒、童便调下。(《卫生家宝方》)
③治心腹气痛:乌药,水磨浓汁一盏,入橘皮一片,苏一叶,煎服。(《濒湖集简方》)
④治胀满痞塞,七情忧思所致:天台乌药、香附、沉香、砂仁、橘红、半夏,为末。每服二钱,灯心汤调。(《亦水玄珠》乌药顺气散)
⑤治浑身胀痛,气血凝滞者:香附(盐、酒、便、醋四分制之)、乌药,共细末,酒下四、五分。(《慎斋遗书》香附散)
⑥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妨闷不食: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上药各浓磨水,和作七分盏,煎三、五沸,放温服。(《济生方》四磨汤)
⑦治气厥头痛,妇人气盛头痛及产后头痛:川芎藭、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纲目》)
⑧治产后逆气,食滞胀痛:陈皮、藿香、枳壳各钱半,厚朴一钱,泽泻、乌药、香附各二钱,木香七分至一钱,煎服。(《沈氏尊生书》排气饮)
⑨治胎前产后血气不和,腹胀痛:乌药、香附、当归、川芎(俱酒炒)各三钱。水煎服。(《本草切要》)
⑩治产后腹痛:天台乌药、杜当归,为末,豆淋酒调下。(《朱氏集验医方》乌药散)
⑾治小肠疝气乌药一两,升麻八钱。水二钟,煎一钟,露一宿,空心热服。(《孙天仁集效方》)
⑿治干湿脚气乌药一两,莳萝一分(二味炒令 *** )。同为末,温酒下二钱。若是干脚气,用苦楝子一个,柏浆水一升,煎至五合,调下。(《博济方》乌药散)
⒀治脚气掣痛,初发时:土乌药,不犯铁器,布揩去土,瓷瓦刮屑,好酒浸一宿,次早空心温服,溏泄即愈,入麝少许尤佳,痛入腹者,以乌药同鸡子,瓦罐中水煮一日,去鸡子,切片蘸食,以汤送下。(《永类钤力》)
⒁治肾经虚寒,小便滑数及白浊等疾:天台乌药(细锉)、益智子(大者,去皮,炒)。上等分,为末,别用山药炒黄为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五十丸,嚼茴香数十粒,盐汤或盐酒下。(《魏氏家藏方》固真丹,即《妇人良方》缩泉丸)
⒂治小儿慢惊,昏沉或搐:乌药磨水灌之。(《济急仙方》)
⒃治小儿疳积:天台乌药、鸡内金、五谷虫各等分,加入青黛%5(例如台乌药净末用一两,青黛用五分)。共研细末,和匀。每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一至三钱,连服一月。(《浙江中医杂志》乌金散。12:32(560),1958)
⒄治泻血,血痢:乌药不以多少,炭火烧存性,捣罗为末,陈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圣济总录》乌金丸)
⒅治跌打损伤(背部伤尤宜):乌药一两,威灵仙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⒆风湿麻痹。用乌药一百两、沈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姜盐汤送下。此方名"乌沈汤"。
⒇一切气痛。用乌药(酒浸一夜后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以温酒加童便调下。
(21)几种常见病。用香附、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一至二钱,饮食不进,姜枣汤送下;疟疾,干姜白盐汤送下;腹中有虫,槟榔汤送下;头风虚肿,茶汤送下;妇女冷气,米汤送下;产后血攻心、脾痛。童便送下;妇女血海痛,男子疝痛,茴香汤送下。
(22)小肠疝气。用乌药一两、升麻八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露一宿,煨热,空心服。
(23)脚气扯痛。用乌药刮屑,浸酒中一宿,次早空心温服。溏泄好愈。加麝香少许更好。
(24)血痢。用乌药烧存性,研为末,加陈米饭做成刃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25)咽喉闭痛。用生乌药,加酸醋二碗,煎成一碗,先噙后咽,吐出痰涎好愈。
提醒您:乌药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乌药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乌药叶杜仲雄花油凝胶糖果作用、乌药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